In order to solv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ciprocating pedal bicycle, the left and right pedals fro stampede can produce a continuous pedaling force output, can be easily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angle and trample the pedal arm alternating swinging angle to achieve greater pedaling force output, replace the existing bicycle pedal stepping force transfer circular motion of low efficiency, with stepping force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n no dead angle, easy riding,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small, accept the ri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往复踩踏式自行车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
,涉及一种上下往复踩踏式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是在自行车车架下部的中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脚蹬臂及脚蹬,通过骑行者双脚的圆周循环踩踏脚蹬带动中轴上的链轮转动,并通过链条带动后部车轮上的链轮转动来推动自行车向前行进,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存在较大缺点,由于两脚蹬臂之间需要180°设置,在骑行时,需要自行车要先有一定的速度后,两只脚蹬才能越过上止点及下止点形成圆周运动,完成相对平稳的踩踏力输出,且只有越过上止点之后向前踩动踏板约100°的角度范围内时才能有踩踏力输出,且因大部分踩踏力的角度不易调整至接近链轮外圆切线方向来形成更大的踩踏转动力矩,只有约50°的角度范围能产生较大踩踏转动力矩,其余的260°角度转动基本是做无用功,且因其脚蹬力在每一圈的做功角度较小且必须转动一周才能做功一次,从而造成了踩踏力严重浪费,且受人体双腿运动距离和脚蹬最小离地间隙的限制,其脚蹬臂的设计长度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无法形成更大的转动力矩,最终造成骑行者在骑行时体能消耗大、上坡时费力、操作沉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往复踩踏式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车架中轴的钢管内设有左中轴与右中轴,其中左中轴与左中轴套筒刚性连接,在左中轴穿过固定在车架中轴钢管上的左端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脚蹬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在左中轴套筒上设有平行于轴向横截面的弧形通槽,设有可转动的中间伞齿轮的中间伞齿轮轴穿过弧形通槽固定在车架中轴的钢管上,在右中轴外与右中轴同轴设有链轮轴套,其穿过固定在车架中轴钢管上的右端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链轮,另一端与左中轴套筒之间设有棘轮,在右中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脚蹬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且在右中轴与链轮轴套之间设有棘轮,左中轴伞齿轮与右中轴伞齿轮通过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往复踩踏式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车架中轴的钢管内设有左中轴与右中轴,其中左中轴与左中轴套筒刚性连接,在左中轴穿过固定在车架中轴钢管上的左端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脚蹬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在左中轴套筒上设有平行于轴向横截面的弧形通槽,设有可转动的中间伞齿轮的中间伞齿轮轴穿过弧形通槽固定在车架中轴的钢管上,在右中轴外与右中轴同轴设有链轮轴套,其穿过固定在车架中轴钢管上的右端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链轮,另一端与左中轴套筒之间设有棘轮,在右中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脚蹬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且在右中轴与链轮轴套之间设有棘轮,左中轴伞齿轮与右中轴伞齿轮通过与中间伞齿轮啮合可互为逆向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往复踩踏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车架中轴的钢管内设有内套,在内套内设有左中轴与右中轴,其中左中轴与左中轴套筒刚性连接,左中轴穿过固定在车架中轴钢管上的左端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脚蹬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在左中轴套筒上设有平行于轴向横截面的弧形通槽,设有可转动的中间伞齿轮的中间伞齿轮轴穿过弧形通槽固定在内套上,内套通过螺丝固定在车架中轴的钢管上,在右中轴外与右中轴同轴设有链轮轴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