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振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341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振装置及汽车,该隔振装置包括:固定于散热器总成侧壁的隔振垫支架;第一端与所述隔振垫支架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连接的隔振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隔振装置固定在散热器总成的侧壁,从而避免了传统隔振装置固定在散热器总成的底部,由于视线不清楚造成装配不顺利的问题。

A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and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and an automobile, and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vibration isolation cushion bracket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radiator assembly, the firs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cushion bracket, and the second end vibration isolation p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body crossbeam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radiator assembly, thereby avoiding the traditional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being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adiator assembly, resulting in the failure of assembly due to unclear 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振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振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为降低散热器风扇工作时的振动引起车内的不舒适性,通常将散热器总成通过橡胶隔振垫固定在车身上,以此来衰减风扇的振动。一般汽车散热器总成通过上下共四个隔振垫固定。汽车散热器总成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隔振垫,由于视线受到影响,底部的隔振垫不利于装配固定。如图1所示为传统隔振垫的示意图,图2为传统隔振垫的断面示意图;传统隔振垫具有直径不同的两个开孔,第一开孔a和第二开孔b;第一开孔a与散热器总成的定位销配合,第二开孔b为了减小装配力,将隔振垫卡接在车身开孔内,由于隔振垫的与车身开孔卡接的部位厚度较小,容易变形,所以隔振垫的硬度需要设计成很大,但硬度很大的隔振垫,不利于衰减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振装置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隔振垫不利于装配固定以及不利于衰减振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隔振装置,包括:固定于散热器总成侧壁的隔振垫支架;第一端与所述隔振垫支架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连接的隔振垫。进一步地,所述隔振垫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隔振垫支架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具有环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隔振垫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车身下横梁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圆锥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三条凸起筋。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穿过所述车身下横梁上的开孔,卡接在所述车身下横梁上。进一步地,所述隔振垫支架设置有螺栓孔,一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将所述隔振垫支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总成侧壁。依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散热器总成和车身下横梁,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隔振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隔振装置包括隔振垫支架和隔振垫;隔振垫支架固定在散热器总成的侧壁,从而保证了隔振垫在装配时具有很好的视线,方便装配。隔振垫的第一端与隔振垫支架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连接,可以很好的衰减振动。附图说明图1表示传统隔振垫的示意图;图2表示传统隔振垫的断面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振装置断面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振装置示意图之一;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振装置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器总成;2、隔振垫支架;3、车身下横梁;4、隔振垫;41、第一卡接结构;411、环形凹槽;42、第二卡接结构;421、凸起筋;a、第一开孔;b、第二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3-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包括:固定于散热器总成1侧壁的隔振垫支架2;第一端与隔振垫支架2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3连接的隔振垫4。应当说明的是,隔振垫支架2用于安装并固定隔振垫4,将振动传递给隔振垫4,隔振垫4通过隔振垫支架2接收来自散热器总成1的振动,通过自身与车身下横梁3的配合对振动进行衰减,较佳的,隔振垫4为实心结构,并且与车身下横梁3连接处的厚度较大。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振垫支架2固定在散热器总成1的侧壁,从而保证了隔振垫4在装配时具有很好的视线,方便装配。隔振垫4的第一端与隔振垫支架2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3连接,可以很好的衰减振动。在上述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振垫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41,第一卡接结构41与隔振垫支架2卡接。应当说明的是,隔振垫4与隔振垫支架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也可以是螺接,但不仅限于此,当隔振垫4采用卡接的方式与隔振垫支架2进行连接时,第一卡接结构41具有环形凹槽411,隔振垫支架2的与隔振垫4卡接的位置设置有与环形凹槽411配合的卡接孔。较佳的,第一卡接结构41具体包括:条状的卡接部和连接卡接部与隔振垫4本体的柱状连接部,卡接部与连接部互相垂直,并且卡接部的长度大于连接部横截面的直径。卡接部与隔振垫4本体之间形成环形凹槽411。在上述各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振垫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42,第二卡接结构42与车身下横梁3卡接。应当说明的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对隔振垫4进行固定,方便装配。较佳的,第二卡接结构42为圆锥形结构。通过圆锥形的第二卡接结构42与车身下横梁3上的开孔相配合,完成隔振垫4与车身下横梁3的固定。为了防止隔振垫4从车身下横梁3上的开孔滑出,在上述各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卡接结构42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三条凸起筋421,较佳的,凸起筋421均匀分布在第二卡接结构42的侧面。应当说明的是,第二卡接结构42穿过车身下横梁3上的开孔,卡接在车身下横梁3上。隔振垫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41,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42,在第一卡接结构41与第二卡接结构42之间,隔振垫4还设置有隔振部,隔振部为实心的柱状结构,并且高度较大,从而在隔振垫4卡接在车身下横梁3时,不容易变形。隔振部可以采用硬度较小的橡胶,从而可以很好的衰减振动。隔振垫支架2与散热器总成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卡接,当然也可以是螺接,在上述各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振垫支架2设置有螺栓孔,一螺栓穿过螺栓孔将隔振垫支架2固定在散热器总成1侧壁。依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散热器总成和车身下横梁,还包括上述各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振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中的隔振装置中,隔振垫支架固定在散热器总成的侧壁,从而保证了隔振垫在装配时具有很好的视线,方便装配。隔振垫的第一端与隔振垫支架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连接,可以很好的衰减振动。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隔振装置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散热器总成(1)侧壁的隔振垫支架(2);第一端与所述隔振垫支架(2)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3)连接的隔振垫(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散热器总成(1)侧壁的隔振垫支架(2);第一端与所述隔振垫支架(2)连接,第二端与车身下横梁(3)连接的隔振垫(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垫(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41),所述第一卡接结构(41)与所述隔振垫支架(2)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41)具有环形凹槽(4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垫(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42),所述第二卡接结构(42)与所述车身下横梁(3)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42)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猛高原王伟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