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相钢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双相钢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在我国80年代得以研发,但直至近些年才得以较好地推广应用。因其具有很好的强塑性配合、屈强比低、延伸率和n值高,且无屈服平台,容易加工成形,同时对模具的损耗较小等优点,在汽车节能减排和车身自重减量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热轧双相钢主要分为低温卷取型和中温卷取型两类。低温卷取型热轧双相钢是在低温卷取后完成主要马氏体组织的转变,该种热轧双相钢合金含量相对较少,合金成本低,但其对热轧工艺窗口的控制非常严格;中温卷取型热轧双相钢是依靠稳定奥氏体的合金元素如Cr、Mo等,将钢卷控制在奥氏体亚稳态无相变转变区进行卷取,虽然热轧生产工艺容易控制,但由于该热轧双相钢合金成本高,且含有较高的Si,表面质量和焊接性能差等原因,无法被用户接受。汽车车轮是难成形的安全件,既是承重件又是外观件,对强塑性能的综合要求极高,特别是对表面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一种生产成本较低,表面质量良好的热轧双相钢;但现有热连轧双相钢生产方法,存在难以实 ...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其化学成分为:C:0.05%~0.10%,Si:0.10%~0.25%,Mn:1.20%~1.40%,Cr:0.50%~0.60%,P:0.035%~0.070%,S≤0.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其化学成分为:C:0.05%~0.10%,Si:0.10%~0.25%,Mn:1.20%~1.40%,Cr:0.50%~0.60%,P:0.035%~0.070%,S≤0.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的组织包括:铁素体和马氏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素体的体积分数为75%~90%,所述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为10%~25%,且铁素体和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之和为10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的屈服强度为300~460MPa,屈强比为0.50~0.65。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轮用热轧双相钢的抗拉强度为580~680MPa,断后总伸长率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菊环,肖尧,徐权,张开华,左军,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