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人工气囊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745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内人工气囊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手柄支架及气囊;所述的外壳为一个管状物,具有一个中空通道;所述的手柄支架具有一个贯穿全长的空气通道,气囊连接在手柄支架的一端且气囊内腔与手柄支架的空气通道连通,手柄支架连同连接其上的气囊一起活动套置在外壳内,手柄支架的另一端可外接气源且位于外壳中空通道的外部。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外壳、手柄支架及气囊等几个部件组成,结构十分简单;手柄支架可将气囊推入眼内,外部气源可通过手柄支架向气囊充气,起到一种隔离屏障及衬托作用,操作十分方便。

Intraocular artificial air bag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raocular airbag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handle bracket and an airbag; the shell is a tubular structure and has a hollow channel; the handle bracket has a through air channel length, channel air bag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bracket and one end cavity and the airbag the handl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bag, the handl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sleeve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external handle bracket and the other ends of outer air source and the outer shell hollow channel.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asing, a handle bracket and airbag and several other parts, the structure is very simple; the handle bracket can be pushed into the air bag eye, inflatable balloon to an external source through a handle bracket, an isolation barrier and play a background role, the operation is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内人工气囊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眼内人工气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穿透性角膜移植常见于严重角膜疤痕,角膜白斑。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病例,由于缺乏自身玻璃体胶冻状物质的支撑,穿透性角膜移植常发生低眼压,甚至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风险。临床上往往将角膜植床分层剥离,预留后弹力层维持眼压,待植片缝合固定后,在去除预留植床的后弹力层。由此带来手术操作难度大,耗时久,影响植片内皮细胞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眼内人工气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眼内人工气囊,包括外壳、手柄支架及气囊;所述的外壳为一个管状物,具有一个中空通道;所述的手柄支架具有一个贯穿全长的空气通道,气囊连接在手柄支架的一端且气囊内腔与手柄支架的空气通道连通,手柄支架连同连接其上的气囊一起活动套置在外壳内,手柄支架的另一端可外接气源且位于外壳中空通道的外部。所述的外壳一端具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台,手柄支架与外接气源端滑接在外壳的滑台上。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人工气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手柄支架的内端外接气源;(2)将手柄支架推出外壳的中空通道,使固定在手柄支架外端的气囊呈收纳状伸入眼内;(3)通过手柄支架向气囊充气,气囊在眼内膨胀,气囊膨胀后,顶着虹膜后表面,起到隔离屏障作用。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外壳、手柄支架及气囊等几个部件组成,结构十分简单;手柄支架可将气囊推入眼内,外部气源可通过手柄支架向气囊充气,起到一种隔离屏障及衬托作用,操作十分方便。在使用时,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眼内人工气囊,使之漂浮于虹膜组织后,可起到一种隔离屏障及衬托作用,维持眼内压力,避免发生低眼压,脉络膜出血等风险,简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并发症。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收合状态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开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伸入眼球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眼球中打开气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眼内人工气囊,包括外壳1、手柄支架2及气囊3。所述的外壳1为一个管状物,具有一个中空通道11,外壳1一端具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台12。所述的手柄支架2具有一个贯穿全长的空气通道,气囊3连接在手柄支架2的一端且气囊3内腔与手柄支架2的空气通道连通,手柄支架2连同连接其上的气囊3一起活动套置在外壳1内,手柄支架2的另一端可外接气源且位于外壳1中空通道11的外部,滑接在外壳1的滑台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1材质为普通塑料,外径为0.6mm,可方便通过23G玻璃体切割套管,内径为0.5mm,可使气囊3收纳。气囊3为高分子纳米材料,通过手柄支架2的空气通道输送气体,可膨胀至直径为3-5mm球体结构。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眼内人工气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手柄支架2的内端外接气源;(2)将手柄支架2推出外壳1的中空通道11,使固定在手柄支架2外端的气囊3呈收纳状伸入眼10内;(3)通过手柄支架2向气囊3充气,气囊3在眼内膨胀,气囊3膨胀后,顶着虹膜101后表面,起到隔离屏障作用,维持眼压,使液体潴留于玻璃体腔,方便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外壳的形状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眼内人工气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内人工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手柄支架及气囊;所述的外壳为一个管状物,具有一个中空通道;所述的手柄支架具有一个贯穿全长的空气通道,气囊连接在手柄支架的一端且气囊内腔与手柄支架的空气通道连通,手柄支架连同连接其上的气囊一起活动套置在外壳内,手柄支架的另一端可外接气源且位于外壳中空通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内人工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手柄支架及气囊;所述的外壳为一个管状物,具有一个中空通道;所述的手柄支架具有一个贯穿全长的空气通道,气囊连接在手柄支架的一端且气囊内腔与手柄支架的空气通道连通,手柄支架连同连接其上的气囊一起活动套置在外壳内,手柄支架的另一端可外接气源且位于外壳中空通道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人工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吴护平蔡锦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