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083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包括主油缸、弯芯、两个侧油缸、两个跨距调节装置、跨距调节装置轨道和导轨,所述主油缸中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通过导杆与弯芯连接,所述导杆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两个侧油缸中设有第二活塞杆,且通过第二活塞杆分别与两个跨距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分别位于跨距调节装置轨道的两端,且均与跨距调节装置轨道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的内部均安装有侧压块,内侧均设置有试样放置平台,试样放置平台上放置的试样位于弯芯的正下方,试验时,弯芯退出试样后两个侧压块依然给予试样两侧一定压力,使其以被弯曲后的角度夹在中间,防止弯芯退出后试样回弹,避免了二次弯曲。

A metal material bending tes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tal material bending test device, including the main cylinder, bent core, two side cylinder, two span span adjust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and guide rail, the main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uide rod bent core through the guide. Th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rail; the two sid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ylinder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rod are respectively by second and two span adjus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he two ends of the two span span adjust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track, and they span adjustable sliding rail connection device; the inside of the two span adjustment devic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blank holder, is provided with the specimen placed just below the platform, placing the specimen specimen placed on the platform at the core bending test, two lateral bending core sample after exit The pressure is still given to both sides of the specimen, so that it can be clamped in the middle with the bending angle, so as to prevent the springback of the core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the core and avoid the two be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的弯曲试验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检测中常用的一种工艺试验,其方法是将试样两臂的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让试样经受弯曲塑性变形,不改变力的方向直至将试样弯曲至要求的角度,观察弯曲表面是否产生裂纹。目前常用的弯曲试验机解决了板材的弯曲试验需求,但随着管材行业的发展,常见的弯曲试验机不适用于小尺寸管材弯曲试验,使管试样的弯曲试样难以进行,导致小尺寸管材的弯曲性能检测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申请号为CN201320131192.0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弯曲试验机,包括油缸、丝杆,所述油缸中设置有活塞杆,该活塞杆底部安装有压头,所述丝杆右侧安装有右支辊座,该右支辊座上安装有右支辊,丝杆左侧安装有左支辊座和成形油缸,左支辊座上安装有左支辊,所述成形油缸的活塞杆与左支辊连接;所述左支辊和右支辊之间设置有试样,且所述试样位于压头的正下方。该专利虽然解决了取样不方便的问题,但是其还存在的缺点为:在进行试样弯曲试验,压头退出试样时,试样没有了外力作用,由于惯性试样的弯曲角度会产生回弹,回弹后的弯曲角度可能会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二次弯曲试验,这也是目前大多弯曲试验机存在的问题。加上常见的立式弯曲试验机,使用时由于弯芯(即压头)运动方向垂直向下,导致操作人员更换弯芯时极为不便,受弯芯运行空间,以及更换方式的限制,其不可能使用大直径的弯芯模具,导致无法进行大壁厚的弯曲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采用该弯曲试验装置不仅避免了弯曲试验后试样的回弹,而且将弯芯模具直径范围扩大至Φ180mm,可进行大壁厚大管径试样的弯曲试验;同时该弯曲试验装置可方便操作人员快捷、安全地进行弯芯模具以及导杆的更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包括主油缸、弯芯、两个侧油缸、两个跨距调节装置、跨距调节装置轨道和导轨,所述主油缸中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通过导杆与所述弯芯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两个侧油缸中设有第二活塞杆,且通过第二活塞杆分别与两个跨距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的两端,且均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的内部均安装有侧压块,内侧均设置有试样放置平台,所述试样放置平台上放置的试样位于所述弯芯的正下方。上述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还包括跨距调节标尺和两个内限位块,所述跨距调节标尺和两个内限位块均位于试样放置平台一侧,所述两个内限位块通过螺丝连接在跨距调节标尺的内侧,且分别通过位移传感器与两个侧油缸连接。上述跨距调节标尺的外侧通过螺丝连接有两个外限位块,所述两个外限位块分别通过位移传感器与两个侧油缸连接。上述导杆与弯芯采用T槽过盈配合连接。上述第一活塞杆通过连接块与导杆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导杆采用T槽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跨距调节装置的内部安装有侧压块,试验后,由于弯芯退出试样后两个侧压块继续将试样牢牢压紧,依然给予试样两侧一定的压力,使其以被弯曲后的角度夹在中间,防止弯芯退出后试样回弹,造成弯曲角度不达标的情况,避免了二次弯曲。2、本技术导杆及弯芯的连接都是“T”槽过盈配合,更换十分便利,这样不仅可以根据被弯试样的要求更加快捷、安全的更换弯芯,而且还可以更换导杆,以保证使用距离,解决了由于大尺寸的板材、管材需要使用大的弯芯导致的运动空间狭小或试验装置占地面积过大的情况,使弯芯模具直径范围扩大至Φ180mm。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油缸和跨距调节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跨距调节标尺和内限位块以及外限位块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油缸、2弯芯、3侧油缸、4跨距调节装置、5侧压块、6位移传感器、7跨距调节装置轨道、8跨距调节标尺、9内限位块、10外限位块、11第一活塞杆、12导杆、13导轨、14连接块、31第二活塞杆、41试样放置平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包括主油缸1、弯芯2、两个侧油缸3、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和导轨13,所述主油缸1中设有第一活塞杆11,所述第一活塞杆11通过导杆12与所述弯芯2连接,所述导杆12与所述导轨13滑动连接;所述两个侧油缸3中设有第二活塞杆31,且通过第二活塞杆31分别与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分别位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的两端,且均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的内部均安装有侧压块5,内侧均设置有试样放置平台41,所述试样放置平台41上放置的试样位于所述弯芯2的正下方。使用本技术进行板材或管材弯曲实验时,试验前,先根据试样尺寸启动两侧油缸3,两侧油缸3推动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和侧压块5至合适的跨距,这时将试样放置在试样放置平台41上;然后启动主油缸1,主油缸1通过与其连接的导杆12推动弯芯2沿着导轨13向前滑动,直至将试样压至相应的弯曲角度,本技术管材的最大弯曲角度为90°,板材的最大弯曲角度为180°;试验完成后,主油缸1带动弯芯2沿着导轨13向后滑动,退出试样。由于弯芯2退出试样后两个侧压块5继续将试样牢牢压紧,依然给予试样两侧一定的压力,使其以被弯曲后的角度夹在中间,防止弯芯2退出后试样回弹,造成弯曲角度不达标的情况,当两个侧压块5将试样保持弯曲角度加紧一段时间后,点击侧油缸3后退。为了更加准确的控制跨距,所述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还包括跨距调节标尺8和两个内限位块9,所述跨距调节标尺8和两个内限位块9均位于试样放置平台41一侧,所述两个内限位块9通过螺丝连接在跨距调节标尺8的内侧,且分别通过位移传感器6与两个侧油缸3连接,如图3所示。试验前,在跨距调节标尺8上调节内限位块9的位置至试样要求的跨距,与内限位块9连接的位移传感器6将感应到的内限位块9的位置信号传给侧油缸3,侧油缸3则根据内限位块9的位置自动调节跨距,从而达到精准的控制跨距。本技术所述跨距调节标尺8的外侧通过螺丝连接有两个外限位块10,所述两个外限位块10分别通过位移传感器与两个侧油缸3连接。试验后,当两个侧压块5将试样保持弯曲角度加紧一段时间后,点击侧油缸3,这时与两个外限位块10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就会将两个外限位块10的位置信号传给侧油缸3,侧油缸3就会拉动跨距调节装置4和侧压块5退到相应位置。本技术所述导杆12与弯芯2通过T槽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11通过连接块14与导杆12连接,所述连接块14与导杆12采用T槽过盈配合。由于导杆12及弯芯2的连接都是“T”槽过盈配合,更换十分便利,这样不仅可以根据被弯试样的要求更加快捷、安全的更换弯芯2,而且还可以更换导杆12,以保证使用距离,解决了由于大尺寸的板材、管材需要使用大的弯芯导致的运动空间狭小或试验装置占地面积过大的情况,使弯芯模具直径范围扩大至Φ18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缸(1)、弯芯(2)、两个侧油缸(3)、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和导轨(13),所述主油缸(1)中设有第一活塞杆(11),所述第一活塞杆(11)通过导杆(12)与所述弯芯(2)连接,所述导杆(12)与所述导轨(13)滑动连接;所述两个侧油缸(3)中设有第二活塞杆(31),且通过第二活塞杆(31)分别与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分别位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的两端,且均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的内部均安装有侧压块(5),内侧均设置有试样放置平台(41),所述试样放置平台(41)上放置的试样位于所述弯芯(2)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缸(1)、弯芯(2)、两个侧油缸(3)、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和导轨(13),所述主油缸(1)中设有第一活塞杆(11),所述第一活塞杆(11)通过导杆(12)与所述弯芯(2)连接,所述导杆(12)与所述导轨(13)滑动连接;所述两个侧油缸(3)中设有第二活塞杆(31),且通过第二活塞杆(31)分别与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分别位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的两端,且均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轨道(7)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跨距调节装置(4)的内部均安装有侧压块(5),内侧均设置有试样放置平台(41),所述试样放置平台(41)上放置的试样位于所述弯芯(2)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盛刘云杨红彭春明胡卫国刘亚明张超赵西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