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88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0:56
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一舱房顶部,包括一定位底板,所述的定位底板上设置有一套筒,所述的套筒内底部设置有一排风扇,所述的套筒中部内径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递增,所述的套筒内设置有一截面为倒置梯形的阀体,所述的阀体中部安装有一丝杆,所述的套筒上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丝杆穿出盖板顶部采用螺母活动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采用相应的可调式排风机构,进行相应废气排放,实现了舱房内空气的洁净性,保证了压缩机在工作时的稳定高效性能。

An exhaust gas discharging device for compressor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压缩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压缩机,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BOG压缩机就是用于压缩BOG的压缩机,一般BOG压缩机采用无油润滑往复式压缩机,工作原理与普通的往复式压缩机一样,不同的是BOG压缩机的入口吸入的是低温气体,因此压缩机的一级缸体、活塞等必须耐低温,还要防止结冰,无油润滑一般采用迷宫密封或特制的活塞环来实现,压缩机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其实际的性能需求,通常都设置在一舱房内部,从而实现实际的安全性能提升的需求,但是有与压缩机本身在工作时,其包含大量的废气,必须由舱房内进行排放,因此设置相应的废气排放装置,是压缩机舱房不可或缺的机构之一,而现有技术中,舱房的实际废气排放装置设计并不合理,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放效果显著,使用效果好的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一舱房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底板,所述的定位底板上设置有一套筒,所述的套筒内底部设置有一排风扇,所述的套筒中部内径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递增,所述的套筒内设置有一截面为倒置梯形的阀体,所述的阀体中部安装有一丝杆,所述的套筒上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丝杆穿出盖板顶部采用螺母活动限位。所述的盖板与套筒之间采用多组支杆固定,保证盖板与套筒之间通风性的需求,更加实用。所述的套筒顶部内腔体内安装有一倒置碗形的导流圈,起到废气排放后的集中排放,更加便捷。所述的盖板设置为伞状,起到防雨的效果同时,还便于沥水,更加便捷实用。所述的排放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并排安装于舱房顶部,多组同时使用,确保了使用高效性能。本技术在使用时:排风扇进行工作的同时,将舱房内的废气直接由套筒向外抽离,通过调节丝杆的位置,将阀体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废气沿着套筒内壁的边缘处进行流动,且可以调节实际流道的流量,便捷高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采用相应的可调式排风机构,进行相应废气排放,实现了舱房内空气的洁净性,保证了压缩机在工作时的稳定高效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一舱房1顶部,包括一定位底板2,定位底板2上设置有一套筒3,套筒3内底部设置有一排风扇4,套筒3中部内径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递增,套筒3内设置有一截面为倒置梯形的阀体5,阀体5中部安装有一丝杆6,套筒3上端设置有一盖板7,丝杆6穿出盖板7顶部采用螺母8活动限位,这样设置后,排风扇4进行工作的同时,将舱房1内的废气直接由套筒3向外抽离,通过调节丝杆6的位置,将阀体5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废气沿着套筒3内壁的边缘处进行流动,且可以调节实际流道的流量,便捷高效,盖板7设置为伞状,起到防雨的效果同时,还便于沥水,更加便捷实用,排放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并排安装于舱房1顶部,多组同时使用,确保了使用高效性能。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一舱房1顶部,包括一定位底板2,定位底板2上设置有一套筒3,套筒3内底部设置有一排风扇4,套筒3中部内径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递增,套筒3内设置有一截面为倒置梯形的阀体5,阀体5中部安装有一丝杆6,套筒3上端设置有一盖板7,丝杆6穿出盖板7顶部采用螺母8活动限位,这样设置后,排风扇4进行工作的同时,将舱房1内的废气直接由套筒3向外抽离,通过调节丝杆6的位置,将阀体5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废气沿着套筒3内壁的边缘处进行流动,且可以调节实际流道的流量,便捷高效,盖板7与套筒3之间采用多组支杆9固定,保证盖板7与套筒3之间通风性的需求,更加实用,套筒3顶部内腔体内安装有一倒置碗形的导流圈10,起到废气排放后的集中排放,更加便捷。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一舱房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底板,所述的定位底板上设置有一套筒,所述的套筒内底部设置有一排风扇,所述的套筒中部内径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递增,所述的套筒内设置有一截面为倒置梯形的阀体,所述的阀体中部安装有一丝杆,所述的套筒上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丝杆穿出盖板顶部采用螺母活动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一舱房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底板,所述的定位底板上设置有一套筒,所述的套筒内底部设置有一排风扇,所述的套筒中部内径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递增,所述的套筒内设置有一截面为倒置梯形的阀体,所述的阀体中部安装有一丝杆,所述的套筒上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丝杆穿出盖板顶部采用螺母活动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舱房的废气排放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育红
申请(专利权)人:凤阳汇通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