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复位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4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复位模块,包括一扭簧、一驱动轴、一驱动机构和一扭簧锁止机构,扭簧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上,驱动机构部分与驱动轴周向固定,扭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扭簧锁止机构,扭簧锁止机构用于对扭簧的第二端进行锁止或解锁,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锁止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固定,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被限位于所述驱动轴周向的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解锁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弹簧复位模块,具有耗能低、安装便捷、便于运输储存、更换简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复位模块
本技术涉及平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复位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平开门复位机构中的扭簧通常有一端与门轴周向固定,从而使得平开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需要克服扭簧的弹性势能,从而需要耗费更多的外力或更多电机的功耗;同时复位弹簧频繁的扭动,将影响复位弹簧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扭簧需要在安装现场进行加载调试,较大程度地增加了平开门的安装难度和调试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复位模块,其工作过程中扭簧与驱动轴周向不产生直接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平开门在转动过程中无需耗费额外的外力或电机功耗,且能够在安装于平开门前实现扭簧的预加载,具有耗能低、安装便捷、便于运输储存、更换简易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复位模块,包括一扭簧和一驱动轴,所述扭簧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还包括一驱动机构和一扭簧锁止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部分与所述驱动轴周向固定,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扭簧锁止机构,所述扭簧锁止机构用于对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进行锁止或解锁,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锁止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固定,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被限位于所述驱动轴周向的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解锁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固定于一第一扭簧座,所述扭簧的第二端固定于一第二扭簧座,所述第一扭簧座和所述第二扭簧座分别通过一第一轴承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扭簧座与所述扭簧锁止机构固定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一预加载机构,所述预加载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轴的一旋转角度并对所述驱动轴周向锁止或解锁。优选地,所述预加载机构包括一底座和一限位销,所述底座通过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且所述底座与所述驱动轴形成相互对应的销孔,所述限位销的外径与所述销孔内径配合。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扭簧座形成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优选地,还包括一限位转动块和至少一限位调节块,所述限位转动块形成一限位部,所述限位转动块套设于所述驱动轴,所述限位调节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限位部被至少一所述限位调节块限位。优选地,所述限位调节块沿轴向形成一第二连接孔,且所述限位调节块的侧面呈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轴的距离自所述限位调节块第一端向所述限位调节块第二端渐变。优选地,所述扭簧锁止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驱动轴的一壳体、一电磁刹车和一第一驱动块,所述电磁刹车和所述第一驱动块分别通过一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电磁刹车的一定子和所述第一扭簧座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电磁刹车的一转子与所述第一驱动块紧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与所述第二扭簧座周向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块邻近所述第二扭簧座的一面形成或固定有向所述第二扭簧座方向延伸的一驱动件,所述第二扭簧座形成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至少一驱动槽,所述驱动件插设于所述驱动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块邻近所述第二扭簧座的一面形成一第一凸块,所述驱动件形成或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块邻近所述第二扭簧的一面上。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凸块和一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二驱动块套设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二扭簧座之间;所述第二驱动块外围沿径向形成一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周向对所述第二凸块限位。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沿所述驱动轴径向的截面呈扇环状,且所述第二凸块的最小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凸块的最小半径,所述第二凸块的最大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块的最小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块的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邻的两侧面和/或所述第二凸块的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邻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缓冲垫。优选地,还包括一门轴连接件,所述门轴连接件套设固定于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优选地,所述门轴连接件中部形成一轴接孔,所述门轴连接件通过所述轴接孔套设于所述驱动轴并与所述驱动轴周向固定,所述轴接孔的外围沿周向均匀分布形成多个插接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扭簧锁止机构和扭簧配合,实现当扭簧的第二端被扭簧锁止机构锁止时,扭簧保持被锁止时的扭力,且该扭力对驱动轴不产生任何影响,驱动轴可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无干涉地灵活转动,无需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为克服扭簧弹性势能而施加的额外的外力或电机功耗;同时在当扭簧的第二端被扭簧锁止机构解锁时,实现扭簧对驱动轴的传动。缓冲垫用于对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直接的接触和撞击的缓冲,防止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由于接触撞击而可能造成的损坏。由于预加载机构的采用,实现了弹簧复位模块的扭力预加载功能,从而不需要现场进行扭簧的加载调试,大大节省了安装调试的时间与难度。限位转动块和两限位调节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在预加载时对驱动轴的进一步限位。侧面与第二连接孔中轴的距离自限位调节块第一端向限位调节块第二端渐变,实现了对驱动轴限位角度的微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复位模块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块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块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驱动块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扭簧座的正视图;图7为图6的A-A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门轴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A-A截面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复位模块的右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位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位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复位模块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1~图13,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弹簧复位模块92,包括一扭簧1、一驱动轴2、一扭簧锁止机构3和一驱动机构4。其中,扭簧1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2上,扭簧1的第一端固定于一第一扭簧座11,扭簧1的第二端固定于一第二扭簧座12,第一扭簧座11和第二扭簧座12分别通过一第一轴承13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3采用角接触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3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轴承组合来实现。第一扭簧座11与扭簧锁止机构3固定连接。扭簧1通过第一扭簧座11和第二扭簧座12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2上,使得扭簧1与驱动轴2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周向作用力。扭簧锁止机构3用于对扭簧1的第二端进行锁止或解锁,当扭簧1的第二端被扭簧锁止机构3锁止时,扭簧1的第二端与扭簧1的第一端周向固定,驱动轴2通过驱动机构4被限位于驱动轴2周向的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当扭簧1的第二端被扭簧锁止机构3解锁时,扭簧1的第二端相对于扭簧1的第一端周向可转动,且驱动轴2通过驱动机构4与扭簧1的第二端传动连接。扭簧锁止机构3和扭簧1配合,实现当扭簧1的第二端被扭簧锁止机构3锁止时,扭簧1保持被锁止时的扭力,且该扭力对驱动轴2不产生任何影响,驱动轴2可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无干涉地灵活转动,无需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为克服扭簧1弹性势能而施加的额外的外力或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弹簧复位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复位模块,包括一扭簧和一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还包括一驱动机构和一扭簧锁止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部分与所述驱动轴周向固定,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扭簧锁止机构,所述扭簧锁止机构用于对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进行锁止或解锁,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锁止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固定,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被限位于所述驱动轴周向的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解锁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复位模块,包括一扭簧和一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还包括一驱动机构和一扭簧锁止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部分与所述驱动轴周向固定,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扭簧锁止机构,所述扭簧锁止机构用于对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进行锁止或解锁,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锁止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固定,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被限位于所述驱动轴周向的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当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扭簧锁止机构解锁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周向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复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固定于一第一扭簧座,所述扭簧的第二端固定于一第二扭簧座,所述第一扭簧座和所述第二扭簧座分别通过一第一轴承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扭簧座与所述扭簧锁止机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复位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预加载机构,所述预加载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轴的一旋转角度并对所述驱动轴周向锁止或解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复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加载机构包括一底座和一限位销,所述底座通过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且所述底座与所述驱动轴形成相互对应的销孔,所述限位销的外径与所述销孔内径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复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扭簧座形成对应的第一连接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复位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限位转动块和至少一限位调节块,所述限位转动块形成一限位部,所述限位转动块套设于所述驱动轴,所述限位调节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限位部被至少一所述限位调节块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复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块沿轴向形成一第二连接孔,且所述限位调节块的侧面呈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轴的距离自所述限位调节块第一端向所述限位调节块第二端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王鑫徐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