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0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包括沿电热丝生产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放线机构、第一定向机构、退火机构、第二定向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退火机构包括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组件后端的冷却组件和向加热组件注入保护气体的充气组件,所述导线管两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处还分别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为中空柱型结构,所述引导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引导件分别螺接套设在进线端和出线端。其可有效减少电热丝和导线管管壁的接触,减少摩擦,保证电热丝表面光滑度,也可有效降低管径内保护气体的散失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热丝在光亮退火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导线管管径一致,往往会造成电热丝在运行过程中与内部的管壁造成摩擦,从而影响电热丝的表面的光滑度,且由于管径一致,造成保护气体的散失速度较快,造成保护气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其可有效减少电热丝和导线管管壁的接触,减少摩擦,保证电热丝表面光滑度,也可有效降低管径内保护气体的散失速度,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包括沿电热丝生产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放线机构、第一定向机构、退火机构、第二定向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退火机构包括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组件后端的冷却组件和向加热组件注入保护气体的充气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箱层、隔热层、保温层、热反射层、加热件和导线管,所述外箱层、隔热层、保温层和热反射层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热反射层构成内部加热腔,所述加热件和导线管设置在加热腔内,所述导线管贯穿加热腔且延伸穿过冷却组件;所述导线管两端的进线端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电热丝生产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放线机构、第一定向机构、退火机构、第二定向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退火机构包括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组件后端的冷却组件和向加热组件注入保护气体的充气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箱层、隔热层、保温层、热反射层、加热件和导线管,所述外箱层、隔热层、保温层和热反射层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热反射层构成内部加热腔,所述加热件和导线管设置在加热腔内,所述导线管贯穿加热腔且延伸穿过冷却组件;所述导线管两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处还分别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为中空柱型结构,所述引导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引导件分别螺接套设在进线端和出线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电热丝生产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放线机构、第一定向机构、退火机构、第二定向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退火机构包括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组件后端的冷却组件和向加热组件注入保护气体的充气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箱层、隔热层、保温层、热反射层、加热件和导线管,所述外箱层、隔热层、保温层和热反射层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热反射层构成内部加热腔,所述加热件和导线管设置在加热腔内,所述导线管贯穿加热腔且延伸穿过冷却组件;所述导线管两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处还分别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为中空柱型结构,所述引导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引导件分别螺接套设在进线端和出线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丝光亮退火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端的内径,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红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迪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