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62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其结构包括废水入口、筒体、原料液入口、隔板、加热室、热管、冷凝水入口、废水出口、循环系统、污水系统,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板式冷凝器、压缩机、一号热泵、热水箱、视液镜、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污水系统包括阀门、二号热泵、污水箱、板式水‑水换热器、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设有冷凝器连接口、热泵工质入口、上升管、下降管、热泵工质蒸汽出口,在采用蒸发器进行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该蒸发器设计为热管式蒸发器,有效的解决了废水处理后,回收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污水与热泵工质交叉污染的问题,并且由于热管的高效传热,对于废热回收效果显著,同时还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
本技术是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属于有机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有机即含碳的,尤指其中氢原子连接到碳原子上的化合物的有机溶剂;事物的各部分互相关连协调而不可分,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有机联系,而废水蒸发器针对化工有机废水高盐分高浓度等特点,基于蒸发浓缩结晶的原理.采用多效减压蒸发浓缩结晶有机废水,对浓缩液中的盐分进行分离后,通过集盐器进行回收,浓缩液进行干燥回收或焚烧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水一般通过后续的生化处理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废水排放的标准,蒸发器每小时蒸发量从小到大分为1-30吨,其中四效蒸发器浓缩比达到10~15%。可以按交钥匙工程交工。蒸发器是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或从溶液中析出晶粒的设备,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加热室中产生的蒸气带有大量液沫,到了较大空间的蒸发室后,这些液体借自身凝聚或除沫器等的作用得以与蒸气分离,通常除沫器设在蒸发室的顶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695168.3的一种用于处理有机溶剂回收脱附废水的有机废水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废水雾化装置、蒸发换热装置、以及排污装置;所述的废水雾化装置的输入口为废水与空气的混合入口,经由雾化喷嘴使废水雾化;所述废水雾化装置得到的雾化态废水经由所述蒸发换热器,经箱体顶部的出风口排出;所述蒸发换热器得到的废水杂质及冷凝水经由排污口排出,本技术所述有机废水蒸发器处理有机废水效果明显,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清理。现有技术在进行有机废水处理时,废水中大量的余热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无法合理有效的利用有机废水中的余热,节能效果差,并且蒸发器在进行回收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废水与热泵工质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有机废水处理时,废水中大量的余热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无法合理有效的利用有机废水中的余热,节能效果差,并且蒸发器在进行回收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废水与热泵工质交叉感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其结构包括废水入口、筒体、原料液入口、隔板、加热室、热管、冷凝水入口、废水出口、循环系统、污水系统,所述筒体通过隔板与加热室焊接在一起,所述加热室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互相贯通的热管,所述原料液入口安装在筒体外表面的左端,所述废水入口安装筒体的上端并与筒体互相贯通,所述加热室的底端分别设有冷凝水入口与废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入口通过加热室与热管连接,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板式冷凝器、压缩机、一号热泵、热水箱、视液镜、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所述热水箱通过管道连接的一号热泵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分别连接有板式冷凝器与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与过滤器之间连接的管道安装有视液镜、膨胀阀,所述过滤器通过板式冷凝器与压缩机连接,所述污水系统包括阀门、二号热泵、污水箱、板式水-水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所述循环系统与污水系统之间连接有热管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通过阀门连通,所述污水箱分别连接有二号热泵与板式水-水换热器,所述热水箱通过板式水-水换热器连接于蒸发器,所述板式水-水换热器与板式冷凝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设有蒸汽入口、固定口、固定板、安装口、管体、蒸汽出口,所述冷凝水入口通过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互相贯通,所述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均热熔连接在固定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为L形结构且设有两个与管体构成一个盘管结构,所述固定板的垂直面上凿设有一个固定口与用于装设螺丝的安装口,所述固定板通过安装口固定在加热室内部的左右两端且采用螺丝连接,所述热管换热器设有冷凝器连接口、热泵工质入口、上升管、下降管、热泵工质蒸汽出口,所述热管换热器通过冷凝器连接口与板式换热器采用管道连接,所述废水入口通过蒸发器由上升管连接于热管换热器,所述热泵工质入口通过热管换热器与热泵工质蒸汽出口互相贯通,所述热管换热器通过下降管连接于蒸发器设有的废水入口并与废水出口相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设有上导杆、垫片、板片、通孔、前端板、轴承盒、螺栓、垫圈、螺母、下导杆、支柱、后端板,所述上导杆与下导杆的左右两端之间机械连接有前端板与后端板并通过支柱固定,所述垫片、板片为一体化结构并通过上导杆与下导杆固定,所述螺栓设有两个并固定在下导杆的底部,所述螺栓的左右端口均通过垫圈与螺母连接,所述轴承盒安装在螺栓的右端且靠近螺母左端的位置上,所述通孔设有两个以上并均匀装设在前端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部设有蒸发室,所述加热室安装有加热蒸汽口。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入口的底端贯通于蒸发室,所述原料液入口与蒸发室相通并与加热室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的一端与加热蒸汽口相配合,所述热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水入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包括热管壳、吸液芯、管芯。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壳嵌套在管芯的外表面,所述管芯的内部安装有吸液芯,所述冷凝水入口通过吸液芯与加热蒸汽口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热管换热器中的制冷剂为R22。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壳设有磷酸盐类粘合剂层、加密玻璃纤维布增强层、芯材层。进一步地,所述芯材层与磷酸盐类粘合剂层之间设有加密玻璃纤维布增强层,所述磷酸盐类粘合剂层与加密玻璃纤维布增强层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芯材层的组成成份为膨胀玻化微珠45~55wt%,低碱硅酸钠胶液30~35wt%,超细锆英石粉5~10wt%,无碱短切玻璃纤维0.2~0.3wt%,甲基含氢硅油乳液0.2~0.3wt%,水9.4~11.4wt%。进一步地,所述加密玻璃纤维布增强层由玻璃制成的连续玻璃纤维纱织造而成,耐热温度可达600℃。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有机废水经过预处理后一部分可当做回用水使用,一部分的废水变为的污水中,可通过蒸发器连接的污水系统与循环系统进行处理,当污水从污水箱中出来,经过一个蒸发器与热管换热器中的R22工质进行换热,R22工质再将热量通过一个板式换热器释放给循环系统中的R22工质,工质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由R22在板式冷凝器中将热量传给需要加热的水,加热后的水通过阀门的调节,与污水换热后进入热水箱,然后再作为热水进口水源进入板式冷凝器循环换热,污水循环中,污水换过热后再进入污水箱,污水箱中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将温度提高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再进热管换热器进行换热,实现了利用多余的有机废水余热来加热生活用水的目的,通过将蒸发器与热管换热器连接使用,板式换热器作为热管换热器的冷凝阶段,蒸发器作为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蒸发器内部的热管的内部的R22吸收管芯内废水的热量蒸发,沿管程上升到板式换热器去,循环系统中的R22换热冷凝,之后回流到蒸发器中循环工作,在整个有机废水处理的系统流程中,热管换热器与蒸发器作为主要的核心结构,因为考虑到污水中含有杂质的情况,不宜采用板式换热器,为避免污水与循环系统中的工质R22交叉污染,可在蒸发器与二号热泵之间采用一个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将其隔离开,通过在蒸发器的内部设有热管,热管的的管壳走污水,管内走R22,避免二号热泵内的制冷剂R22泄漏,导致整个系统停止运行,及时制冷剂泄漏了,只需要更换换热器的某个部件,便可以重新运行,有效的解决了废水处理后多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其结构包括废水入口(1)、筒体(2)、原料液入口(3)、隔板(4)、加热室(5)、热管(6)、冷凝水入口(7)、废水出口(8)、循环系统、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通过隔板(4)与加热室(5)焊接在一起,所述加热室(5)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互相贯通的热管(6),所述原料液入口(3)安装在筒体(2)外表面的左端,所述废水入口(1)安装筒体(2)的上端并与筒体(2)互相贯通,所述加热室(5)的底端分别设有冷凝水入口(7)与废水出口(8),所述冷凝水入口(7)通过加热室(5)与热管(6)连接,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9)、板式冷凝器(10)、压缩机(11)、一号热泵(12)、热水箱(13)、视液镜(14)、膨胀阀(15)、板式换热器(16),所述热水箱(13)通过管道连接的一号热泵(12)与过滤器(9)连接,所述过滤器(9)分别连接有板式冷凝器(10)与板式换热器(16),所述板式换热器(16)与过滤器(9)之间连接的管道安装有视液镜(14)、膨胀阀(15),所述过滤器(9)通过板式冷凝器(10)与压缩机(11)连接,所述污水系统包括阀门(17)、二号热泵(18)、污水箱(19)、板式水‑水换热器(20)、热管换热器(21),所述循环系统与污水系统之间连接有热管换热器(21),所述板式换热器(16)与蒸发器之间通过阀门(17)连通,所述污水箱(19)分别连接有二号热泵(18)与板式水‑水换热器(20),所述热水箱(13)通过板式水‑水换热器(20)连接于蒸发器,所述板式水‑水换热器(20)与板式冷凝器(10)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6)设有蒸汽入口(601)、固定口(602)、固定板(603)、安装口(604)、管体(605)、蒸汽出口(606),所述冷凝水入口(7)通过蒸汽入口(601)与蒸汽出口(606)互相贯通,所述蒸汽入口(601) 与蒸汽出口(606)均热熔连接在固定板(603)的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603)为L形结构且设有两个与管体(605)构成一个盘管结构,所述固定板(603)的垂直面上凿设有一个固定口(602)与用于装设螺丝的安装口(604),所述固定板(603)通过安装口(604)固定在加热室(5)内部的左右两端且采用螺丝连接;所述热管换热器(21)设有冷凝器连接口(211)、热泵工质入口(212)、上升管(213)、下降管(214)、热泵工质蒸汽出口(215),所述热管换热器(21)通过冷凝器连接口(211)与板式换热器(16)采用管道连接,所述废水入口(1)通过蒸发器由上升管(213)连接于热管换热器(21),所述热泵工质入口(212)通过热管换热器(21)与热泵工质蒸汽出口(215)互相贯通,所述热管换热器(21)通过下降管(214)连接于蒸发器设有的废水入口(1)并与废水出口(8)相通;所述板式换热器(16)设有上导杆(161)、垫片(162)、板片(163)、通孔(164)、前端板(165)、轴承盒(166)、螺栓(167)、垫圈(168)、螺母(169)、下导杆(1610)、支柱(1611)、后端板(1612),所述上导杆(161)与下导杆(1610)的左右两端之间机械连接有前端板(165)与后端板(1612)并通过支柱(1611)固定,所述垫片(162)、板片(163)为一体化结构并通过上导杆(161)与下导杆(1610)固定,所述螺栓(167)设有两个并固定在下导杆(1610)的底部,所述螺栓(167)的左右端口均通过垫圈(168)与螺母(169)连接,所述轴承盒(166)安装在螺栓(167)的右端且靠近螺母(169)左端的位置上,所述通孔(164)设有两个以上并均匀装设在前端板(16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蒸发器,其结构包括废水入口(1)、筒体(2)、原料液入口(3)、隔板(4)、加热室(5)、热管(6)、冷凝水入口(7)、废水出口(8)、循环系统、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通过隔板(4)与加热室(5)焊接在一起,所述加热室(5)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互相贯通的热管(6),所述原料液入口(3)安装在筒体(2)外表面的左端,所述废水入口(1)安装筒体(2)的上端并与筒体(2)互相贯通,所述加热室(5)的底端分别设有冷凝水入口(7)与废水出口(8),所述冷凝水入口(7)通过加热室(5)与热管(6)连接,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9)、板式冷凝器(10)、压缩机(11)、一号热泵(12)、热水箱(13)、视液镜(14)、膨胀阀(15)、板式换热器(16),所述热水箱(13)通过管道连接的一号热泵(12)与过滤器(9)连接,所述过滤器(9)分别连接有板式冷凝器(10)与板式换热器(16),所述板式换热器(16)与过滤器(9)之间连接的管道安装有视液镜(14)、膨胀阀(15),所述过滤器(9)通过板式冷凝器(10)与压缩机(11)连接,所述污水系统包括阀门(17)、二号热泵(18)、污水箱(19)、板式水-水换热器(20)、热管换热器(21),所述循环系统与污水系统之间连接有热管换热器(21),所述板式换热器(16)与蒸发器之间通过阀门(17)连通,所述污水箱(19)分别连接有二号热泵(18)与板式水-水换热器(20),所述热水箱(13)通过板式水-水换热器(20)连接于蒸发器,所述板式水-水换热器(20)与板式冷凝器(10)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6)设有蒸汽入口(601)、固定口(602)、固定板(603)、安装口(604)、管体(605)、蒸汽出口(606),所述冷凝水入口(7)通过蒸汽入口(601)与蒸汽出口(606)互相贯通,所述蒸汽入口(601)与蒸汽出口(606)均热熔连接在固定板(603)的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603)为L形结构且设有两个与管体(605)构成一个盘管结构,所述固定板(603)的垂直面上凿设有一个固定口(602)与用于装设螺丝的安装口(604),所述固定板(603)通过安装口(604)固定在加热室(5)内部的左右两端且采用螺丝连接;所述热管换热器(21)设有冷凝器连接口(211)、热泵工质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祥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