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所述机体包括有一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一机体和第三机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机体分别设有至少3段,且每相邻两段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橡胶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弹压带相对应连接,能够将机体设置成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和第三机体三部分,并且能够利用弹压带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利用弹压带的弯曲变形从而能够实现了机体在线管内的折弯处进行折弯,进一步提高穿线效率。
Wall wire tube automatic wire fee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line wire wall tube automatic threading device, wherein the body comprises a second body,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body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ody and a third body,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and the third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t least 3 segments, and between each of the two adjacent sections of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and the third body respectively through a rubber ring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rresponding to a pressing belt respectively through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and the third body, the body can be set to the first body, the second body and third the three part of the body, and can connec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use of repression, so as to be able to use the elastic bending deformation zone so as to achieve the body position bending tube for online Bending, further improving the lin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壁电线线管自动穿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线穿线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线管内折弯滑动的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在家居生活中电线是必不可少的导电材料之一,从而能够利用电线对家庭内的电器设备进行供电,其中在现在电线布线过程中大多都是将电线布设在墙壁内预埋好的线管中,从而能够进一步对电线进行布设,在传统的电线布设过程中都是利用铁丝将对电线进行抽拉,从而进一步的方便将电线设置到线管内,由于在布设电线前首先要将铁丝穿入到线管内,然后将电线连接到铁丝上从而能够将电线拉入到线管内,由于将铁丝穿入到线管的过程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就进一步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并且也进一步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对于上述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并加以改进,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188513.5,申请公布号CN103227435A,公开了一种长套管自动穿线器,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穿线工具操作费时费力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主体内固定有直流电机、电路板及电池,主体内设有齿轮室和滚轮安装架,齿轮室内设有大齿盘、换向轴及穿过齿轮室的驱动轴,换向轴的两端分别连有中间锥齿轮,驱动轴上设有输出锥齿轮,主体侧壁沿母线方向设有通槽,滚轮总成中的轮体位于通槽内。该长套管自动穿线器采用电动的车体牵引软导线,具有操作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及穿线效率高的特点。对于一种长套管自动穿线器的专利技术虽然能够解决穿线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穿线器在工作过程中是在线管内滑动的,主要是利用滚轮在线管内壁上的摩擦力来使穿线器能够在线管内滑动,但是对于自动穿线器的专利技术并不能将滚轮压紧在线管的内壁上,就会造成滚轮在线管内壁上打滑,从而就造成了穿线器在线管内滑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造成穿线器的穿线效率低。2、由于线管在墙壁内铺设的过程中会有折弯现象,所以对于对应自动穿线器的专利技术并不能实现折弯,从而就很容易在线管内的折弯处卡住,从而就造成了穿线器无法正常穿线的结果。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将机体设置成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和第三机体三部分,并且能够利用弹压带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利用弹压带的弯曲变形从而能够实现了机体在线管内的折弯处进行折弯,从而保证到机体的正常穿线,并且能够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分别对第二压杆和第一压杆进行弹压,从而能够使压紧轮始终压紧在线线腔内壁上,从而进一步增大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穿线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包括有一线管,所述线管内设有一线腔,所述线腔内设有一在所述线腔内滑动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有一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一机体和第三机体,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分别设有至少3段,且每相邻两段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橡胶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内分别设有一动力腔,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上分别设有至少4排与所述动力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机体孔和第二机体孔,所述第一机体孔与所述第二机体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与所述第二压杆的一端分别设有一转动的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线管相对应压紧连接,所述第一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压杆上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三驱动轮,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驱动轮相对应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动力腔内还设有一电机驱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压杆的另一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对应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弹压带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内还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二压杆和所述第一压杆的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分别设置有至少3段,并且每相邻两段之间分别通过一橡胶环进行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实现了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机体的自主的弯曲折弯,从而能够进一步方便通过折弯的线管,所述第一机体孔与所述第二机体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在所述第一压杆与所述第二压杆上分别设有一压紧轮,从而能够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分别对第二压杆和第一压杆进行弹压,从而能够将压紧轮压紧到线管内壁上,从而防止了压紧轮与线管内壁之间打滑摩擦造成的穿线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在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弹压带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机体之间的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机体之间的折弯,从而能够进一步方便所述机体通过线管的折弯处,进一步提高机体的穿线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机体孔相对应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一压杆上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三弹簧设在所述滑槽内,且弹压所述滑动轴,所述第二机体孔呈梯形设置,且所述第一弹簧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杆两端,所述第二压杆在所述第二机体孔内左右滑动。能够利用第三弹簧对滑动轴进行弹压,从而能够对第一压杆进行弹压,能够将压紧轮压紧在线管内壁上,从而进一步的增大压紧轮与线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打滑问题的发生,并且能够在第二压杆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弹簧,从而能够实现第二压杆在第二机体孔内的左右滑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压力将压紧轮压紧到线管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转槽,所述转槽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轮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皮带卡槽,所述皮带卡槽内设有一第二皮带,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第三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相对应连接。能够在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上分别设置一呈凹形的皮带卡槽,并且能够利用第二皮带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利用第二驱动轮带动压紧轮的转动,能够利用皮带卡槽与第二皮带进行相对应的连接后实现压紧轮与线管内壁进行相对应的摩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腔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机体孔相对应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压杆在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能够利用第四锥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驱动轮的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分别设有两个呈凹形的皮带卡槽,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分别通过一第一皮带相对应连接,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上分别设置两个呈凹形的皮带卡槽,从而能够利用第一皮带分别对应连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包括有一线管,所述线管内设有一线腔,所述线腔内设有一在所述线腔内滑动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有一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一机体和第三机体,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分别设有至少3段,且每相邻两段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橡胶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内分别设有一动力腔,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上分别设有至少4排与所述动力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机体孔和第二机体孔,所述第一机体孔与所述第二机体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与所述第二压杆的一端分别设有一转动的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线管相对应压紧连接,所述第一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压杆上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三驱动轮,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驱动轮相对应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动力腔内还设有一电机驱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压杆的另一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对应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弹压带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内还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二压杆和所述第一压杆的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机体孔相对应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一压杆上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三弹簧设在所述滑槽内,且弹压所述滑动轴,所述第二机体孔呈梯形设置,且所述第一弹簧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杆两端,所述第二压杆在所述第二机体孔内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转槽,所述转槽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压紧轮连接在一端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三驱动轮分别对应连接在另一端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皮带卡槽,所述皮带卡槽内设有一第二皮带,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第三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相对应连接;所述动力腔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机体孔相对应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压杆在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分别设有两个呈凹形的皮带卡槽,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分别通过一第一皮带相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线墙壁线管自动穿线器,包括有一线管,所述线管内设有一线腔,所述线腔内设有一在所述线腔内滑动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有一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一机体和第三机体,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分别设有至少3段,且每相邻两段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分别通过一橡胶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内分别设有一动力腔,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上分别设有至少4排与所述动力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机体孔和第二机体孔,所述第一机体孔与所述第二机体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与所述第二压杆的一端分别设有一转动的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所述线管相对应压紧连接,所述第一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压紧轮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压杆上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三驱动轮,所述第三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驱动轮相对应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动力腔内还设有一电机驱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压杆的另一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对应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第三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姜红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