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49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婴儿车,包括:底板、挡板(2)、背板(6)、第一伸缩杆(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和第二伸缩杆(13),挡板(2)一端固接于的底板,并围绕底板的周向方向形成一个兜状,挡板(2)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相配合的滑槽;第一伸缩杆(11)的侧面固接于背板(6),且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背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第二伸缩杆(13)的一端铰接于背板(6)的下表面,且另一端与挡板(2)上所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该婴儿车克服了方便了将读物或是ipad固定住以让婴儿观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的功能多样化,具体地,涉及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玩的是婴儿车,2岁以上玩的是有带轮子的玩具车,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然而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主要是依照载重量为标准,一般测试标准为九到十五公斤。一般的婴儿车大约可使用四到五年。近年来,婴儿车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单一了,婴儿在婴儿车里只能平躺着休息,这样使得婴儿一般不愿意在婴儿车里呆着。为了提高婴儿车的多样化,增加婴儿车的功能,需要设计一种可多功能化的婴儿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功能比较单一,婴儿在婴儿车里面只能平躺着的问题,方便了将读物或是ipad固定住以让婴儿观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包括:底板、挡板、背板、第一伸缩杆、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二伸缩杆,所述挡板一端固接于所述的底板,并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向方向形成一个兜状,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侧面固接于所述背板,且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背板的下表面,且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上所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段和套接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段上设置有第二滑轮。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柔性材料。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配合的套孔;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套接有止挡环,所述止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套孔的内径。优选地,该婴儿车还包括:底座、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都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机构铰接于所述挡板上;所述转动机构铰接于所述挡板,并带动所述底板和挡板以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挡板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旋转。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都固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挡板的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挡板上的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称的第二外侧面上。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转臂、减速器、驱动电机、电源、正反转开关和固定杆,所述转臂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以带动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侧面的周向方向自由转动,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侧面固接于所述转臂的一端,所述转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挡板的外表面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正反转开关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电源,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正反转。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婴儿车可以实现读物杂志、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放置,在婴儿参加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可随时进行读物的读取;在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收起,挡住婴儿,防止婴儿的掉落,从而提高婴儿车的安全性,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意调整位置,满足不同需求的婴儿查看。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婴儿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挡板、背板、第一伸缩杆、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挡板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第一连杆6背板8转臂9驱动电机10固定杆11第一伸缩杆12第一滑轮13第二伸缩杆14止挡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包括:底板、挡板2、背板6、第一伸缩杆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和第二伸缩杆13,所述挡板2一端固接于所述的底板,并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向方向形成一个兜状,所述挡板2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侧面固接于所述背板6,且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所述背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背板6的下表面,且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上所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婴儿车可以实现读物杂志、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放置,在婴儿参加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可随时进行读物的读取;在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收起,挡住婴儿,防止婴儿的掉落,从而提高婴儿车的安全性,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意调整位置,满足不同需求的婴儿查看。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本技术的适用范围,特别使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杆11可以包括:第一段和套接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轮12;所述第二段上设置有第二滑轮。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伸缩杆11的伸缩,当然第二伸缩杆13也可采用上述的结构方式,在本技术中,由于挡板2形成的滑槽形状的不确定性,采用上述的伸缩方式,可以匹配任何结构的挡板2,当然需要满足本技术对于尺寸的需求,即伸缩杆的长度必须大于背板6上连接第一伸缩杆11一侧的宽度。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婴儿睡得更加的舒服,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柔性材料。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11相配合的套孔;且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两端套接有止挡环14,所述止挡环14的外径大于所述套孔的内径。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将背板6固定在两个止挡环14之间,使得背板6不会滑落,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装置的安全性。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婴儿车还可以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都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支撑机构铰接于所述挡板2上;所述转动机构铰接于所述挡板2,并带动所述底板和挡板2以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挡板2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旋转。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婴儿车实现了挡板2和底板所形成的座椅的调节,对于操作者而言,只需对婴儿车进行人工操作,对座椅旋转一定的角度,无论是需要什么样的角度,都可以达到,从而方便了婴儿对婴儿车外部或者是背板6上读物的观望,提高了婴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婴儿车包括:底板、挡板(2)、背板(6)、第一伸缩杆(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和第二伸缩杆(13),所述挡板(2)一端固接于所述的底板,并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向方向形成一个兜状,所述挡板(2)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侧面固接于所述背板(6),且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所述背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背板(6)的下表面,且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上所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婴儿车包括:底板、挡板(2)、背板(6)、第一伸缩杆(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和第二伸缩杆(13),所述挡板(2)一端固接于所述的底板,并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向方向形成一个兜状,所述挡板(2)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侧面固接于所述背板(6),且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有可自转的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所述背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背板(6)的下表面,且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上所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11)包括:第一段和套接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轮(12);所述第二段上设置有第二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柔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11)相配合的套孔;且所述第一伸缩杆(11)的两端套接有止挡环(14),所述止挡环(14)的外径大于所述套孔的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婴儿车还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都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支撑机构铰接于所述挡板(2)上;所述转动机构铰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弢廖文龙黄定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酷哇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