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29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属于导引头光学舱的平台框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上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第一框架为U型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为弧形框架,其两端设有与第一框架对接的连接块;共口径光学镜头安装在第一框架内,且共口径光学镜头的轴线与第一框架底面的通孔轴线垂直,上轴穿过第一框架底面的通孔后,安装在共口径光学镜头侧面的接口处,且上轴通过第一轴承及上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框架上;第二框架同轴安装在U型第一框架的开口处,且第二框架的连接块分别与第一框架的侧面对接后形成矩形框架;该框架能够解决红外成像/半主动激光共口径光学镜头的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A split frame adjustment frame for optical le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ptical lens for the split adjustment framework, including the seeker platform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module frame, first frame, a second frame, an upper shaft,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bearing seat and a lower bearing seat; the first frame type U framework; the second framework for curved frame,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first frame docking; common aperture optical lens mounted o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lens aperture is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vertical axis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on the first shaft, interface mounted on the side of the common aperture optical lens on the first, and shaft through the bearing and the upper bearing seat is mounted on the first frame; second frame coaxially mounted on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frame of the U type, and the second frame connection bloc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rame The rectangular frame is formed after the side docking,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installation space for the infrared imaging / semi-active laser common aperture optical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引头光学舱的平台框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攻防对抗变的越来越激烈,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单一模式的制导武器将难于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因此,新一代制导武器将通过多模复合制导的方式,其中红外成像/半主动激光共口径制导技术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而由于现有红外成像/半主动激光共口径光学镜头的下部存在一个半主动激光光学系统,造成整个镜头尺寸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传统的俯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若采用该俯仰框架结构与其配合,二者的占用空间更大,导致红外成像/半主动激光共口径光学镜头的安装空间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能够解决红外成像/半主动激光共口径光学镜头的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待配合安装的部件为共口径光学镜头,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上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第一框架为U型框架,其底面加工有通孔;所述第二框架为弧形框架,其两端的端面分别延伸出与第一框架对接的两个连接块;整体连接关系如下:共口径光学镜头安装在第一框架内,且共口径光学镜头的轴线与第一框架底面的通孔轴线垂直,上轴穿过第一框架底面的通孔后,安装在共口径光学镜头侧面的接口处,且上轴通过第一轴承及上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框架上;第二框架同轴安装在U型第一框架的开口处,且第二框架的两个连接块分别与第一框架的两个侧面对接后形成矩形框架。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销和连接螺钉,第二框架的两个连接块分别通过定位销与第一框架的两个侧面定位后,通过连接螺钉将所述连接块与第一框架的两个侧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的相对两个侧面分别加工有通孔;且该通孔内分别安装有与共口径光学镜头连接的转轴。进一步的,安装时,先将共口径光学镜头安装在第一框架内后,再将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对接,进而安装在共口径光学镜头的外部,实现调整框架的分体式安装。有益效果:(1)由于共口径镜头的下部存在一个半主动激光光学系统,造成整个镜头尺寸较大,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俯仰框架进行分体式结构设计,分别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具有结构紧凑、便于装配的特点,有效的解决了所述共口径光学镜头的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框架的两个侧面的通孔内安装的与共口径光学镜头连接的转轴,能够实现共口径光学镜头的俯仰运动;通过上轴能够实现共口径光学镜头沿上轴轴线的转动,即方位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其中,1-共口径光学镜头,2-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连接螺钉,5-定位销,6-上轴,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上轴承座,10-下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参见附图1和2,包括: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连接螺钉4、定位销5、上轴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上轴承座9和下轴承座10;待配合安装的部件为共口径光学镜头1;所述第一框架2为U型框架,其三个面分别加工有通孔,其中,相对两个侧面的通孔内安装有与共口径光学镜头1连接的转轴;所述第二框架3为弧形框架,其两端的端面分别延伸出与第一框架2对接的两个连接块;整体连接关系如下:共口径光学镜头1安装在第一框架2内,且共口径光学镜头1的轴线与第一框架2底面的通孔轴线垂直,上轴6穿过第一框架2底面的通孔后,安装在共口径光学镜头1侧面的接口处,且上轴6通过第一轴承7及上轴承座9安装在第一框架2上;第二框架3同轴安装在U型第一框架2的开口处,且第二框架3的两个连接块分别通过定位销5与第一框架2的两个侧面定位后,通过六个连接螺钉4将所述连接块与第一框架2的两个侧面对接后形成矩形框架;第二轴承8与共口径光学镜头1侧面的对应的轴配合,并通过下轴承座10安装在第二框架3上;安装时,先将共口径光学镜头1安装在第一框架2内后,再将第二框架3与第一框架2对接,进而安装在共口径光学镜头1的外部,实现调整框架的分体式安装。工作原理:参见附图2-3,第一框架2的两个侧面的通孔内的转轴在外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共口径光学镜头1进行俯仰运动;当所述上轴6在外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共口径光学镜头1沿上轴6轴线的转动,即方位运动。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待配合安装的部件为共口径光学镜头(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上轴(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上轴承座(9)和下轴承座(10);所述第一框架(2)为U型框架,其底面加工有通孔;所述第二框架(3)为弧形框架,其两端的端面分别延伸出与第一框架(2)对接的两个连接块;整体连接关系如下:共口径光学镜头(1)安装在第一框架(2)内,且共口径光学镜头(1)的轴线与第一框架(2)底面的通孔轴线垂直,上轴(6)穿过第一框架(2)底面的通孔后,安装在共口径光学镜头(1)侧面的接口处,且上轴(6)通过第一轴承(7)及上轴承座(9)安装在第一框架(2)上;第二框架(3)同轴安装在U型第一框架(2)的开口处,且第二框架(3)的两个连接块分别与第一框架(2)的两个侧面对接后形成矩形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分体式调整框架,待配合安装的部件为共口径光学镜头(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上轴(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上轴承座(9)和下轴承座(10);所述第一框架(2)为U型框架,其底面加工有通孔;所述第二框架(3)为弧形框架,其两端的端面分别延伸出与第一框架(2)对接的两个连接块;整体连接关系如下:共口径光学镜头(1)安装在第一框架(2)内,且共口径光学镜头(1)的轴线与第一框架(2)底面的通孔轴线垂直,上轴(6)穿过第一框架(2)底面的通孔后,安装在共口径光学镜头(1)侧面的接口处,且上轴(6)通过第一轴承(7)及上轴承座(9)安装在第一框架(2)上;第二框架(3)同轴安装在U型第一框架(2)的开口处,且第二框架(3)的两个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大林周立媛蔡鹏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