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氰化物水解酶的制备方法。含有氰化物水解酶EC 4.2.1.66号(或者称为甲酰胺水解酶)的某种真菌,能够把氰化物降解为甲酰胺(见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杂志151卷,468~474页,(1972年)以及植物病理学67卷,1001~1006页(1977年)),可参阅下述日本发酵技术杂志45卷,7期,630~636页(1967年);46卷,10期,807~813页(1968年);47卷,10期,639~643页和644~650页(1969年)以及48卷,5期,277~282页和253~290页(1970年)。一般认为这种真菌适用于微生物处理含氰废液(见欧洲专利61249号),为适合此种目的,最好含氰化物水解酶的真菌长时间后仍然稳定,而且具有高活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氰化物水解酶的方法,包括步骤(A)在温度28~34℃,pH值4.5~7.5以及稀释率不大于0.11/小时的条件下,在含碳和适当无机营养物源的液体培养中连续培养需氧微生物菌株。同时,在发酵情况下,连续地把氰离子和/或氰化氢和/或产生氰离子和/或氰化氢的化合物供给当量浓度至少为15毫克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氰化物水解酶的方法,包括步骤(A)在温度28~34℃,pH4.5~7.5以及稀释率不大于0.11/小时的条件下,在含碳和适当无机营养物源的液体培养中,连续培养需氧微生物菌株,同时,在发酵情况下,连续地把氰离子和/或氰化氢和/或产生氰离子和/或氰化氢的化合物供给当量浓度至少为15毫克分子的培养物(完全培养基中的氰离子和/或氰化氢供给培养物),步骤(B)从培养物回收含氰化物水解酶的细胞。
【技术特征摘要】
GB 1986-2-19 86040681.一种制备氰化物水解酶的方法,包括步骤(A)在温度28~34℃,pH4.5~7.5以及稀释率不大于0.11/小时的条件下,在含碳和适当无机营养物源的液体培养中,连续培养需氧微生物菌株。同时,在发酵情况下,连续地把氰离子和/或氰化氢和/或产生氰离子和/或氰化氢的化合物供给当量浓度至少为15毫克分子的培养物(完全培养基中的氰离子和/或氰化氢供给培养物),步骤(B)从培养物回收含氰化物水解酶的细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株是镰刀菌属的菌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株是砖红镰刀菌株CMI 300533或由此得到的变种和突变体。4.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思雷蒙德理查森,彼得莫里斯克拉克,
申请(专利权)人: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