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20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管体长侧边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倾斜板、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倾斜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对称分布在管体中心线两侧,第二凸条位于上方的倾斜板下方,第一凸条位于下方的倾斜板下方,所述管体长侧边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四凸条、第五凸条和第六凸条,第四凸条位于第五凸条上方,第五凸条位于第六凸条上方,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治具,所述治具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治具另一侧设置为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凹槽凸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生产时极早发现包装管挤出不良现象,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
本技术涉及包装管
,具体是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
技术介绍
Tube管在挤出成型时,偶尔出现变形的无法及时发现,导致大批量tube管流入下道工序。现有技术中,无法及时发现变形tube管卡件问题,浪费人工、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管体长侧边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倾斜板、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倾斜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对称分布在管体中心线两侧,第二凸条位于上方的倾斜板下方,第一凸条位于下方的倾斜板下方,所述管体长侧边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四凸条、第五凸条和第六凸条,第四凸条位于第五凸条上方,第五凸条位于第六凸条上方,所述管体顶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三凸条,所述管体底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七凸条,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治具,所述治具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治具另一侧设置为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凹槽凸条。优选的,所述治具的高度设置为61.98mm,治具的宽度设置为12.78mm,治具的长度设置为10mm,所述治具的壁厚设置为1.5mm。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设置为3.22mm,第一凹槽的横向深度设置为1.91mm,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设置为5.76mm,所述第二凹槽的横向深度设置为1.91mm,所述第三凹槽距治具顶端的距离设置为4.32mm,第三凹槽距治具顶端的距离设置为3.98mm。优选的,所述凹槽凸条的横向高度设置为1.52mm。优选的,所述管体的长度设置为383mm,管体的高度设置为66.75mm,所述第五凸条的横向宽度设置为3.8mm所述第四凸条的横向宽度设置为2.8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挤出成型时治具按产品件正常位置装入包装管中推至牵引机末端支架处并用强磁铁在包装管外表面吸住,防止治具随包装管一起移动,使检测治具停留在支架处连续检测包装管内径尺寸达到要求不卡件。如果在包装管生产过程中有变形情况就会卡住治具随包装管一起移动掉出,及早发现不良卡件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治具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治具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治具的主视图。图中:1-管体;2-腔体;3-倾斜板;4-第一凸条;5-第二凸条;6-第三凸条;7-第四凸条;8-第五凸条;9-第六凸条;10-第七凸条;11-治具;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三凹槽;15-凹槽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包括管体1,管体1内部设置有腔体2,管体1长侧边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倾斜板3、第一凸条4和第二凸条5,倾斜板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3对称分布在管体1中心线两侧,第二凸条5位于上方的倾斜板3下方,第一凸条4位于下方的倾斜板3下方,管体1长侧边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四凸条7、第五凸条8和第六凸条9,第四凸条7位于第五凸条8上方,第五凸条8位于第六凸条9上方,管体1顶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三凸条6,管体1底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七凸条10,管体1内部设置有治具11,治具11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治具11另一侧设置为第三凹槽14,第三凹槽14内设置有凹槽凸条15,治具11的高度设置为61.98mm,治具11的宽度设置为12.78mm,治具11的长度设置为10mm,治具11的壁厚设置为1.5mm,第一凹槽12的高度设置为3.22mm,第一凹槽12的横向深度设置为1.91mm,第二凹槽13的高度设置为5.76mm,第二凹槽13的横向深度设置为1.91mm,第三凹槽14距治具11顶端的距离设置为4.32mm,第三凹槽14距治具11顶端的距离设置为3.98mm,凹槽凸条15的横向高度设置为1.52mm,管体1的长度设置为383mm,管体1的高度设置为66.75mm,第五凸条8的横向宽度设置为3.8mm第四凸条7的横向宽度设置为2.85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挤出成型时治具11按产品件正常位置装入包装管中推至牵引机末端支架处并用强磁铁在包装管外表面吸住,防止治具11随包装管一起移动,使治具11停留在支架处连续检测包装管内径尺寸达到要求不卡件。如果在包装管生产过程中有变形情况就会卡住治具11随包装管一起移动掉出,及早发现不良卡件情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腔体(2),所述管体(1)长侧边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倾斜板(3)、第一凸条(4)和第二凸条(5),倾斜板(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3)对称分布在管体(1)中心线两侧,第二凸条(5)位于上方的倾斜板(3)下方,第一凸条(4)位于下方的倾斜板(3)下方,所述管体(1)长侧边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四凸条(7)、第五凸条(8)和第六凸条(9),第四凸条(7)位于第五凸条(8)上方,第五凸条(8)位于第六凸条(9)上方,所述管体(1)顶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三凸条(6),所述管体(1)底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七凸条(10),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治具(11),所述治具(11)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治具(11)另一侧设置为第三凹槽(14),第三凹槽(14)内设置有凹槽凸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腔体(2),所述管体(1)长侧边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倾斜板(3)、第一凸条(4)和第二凸条(5),倾斜板(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3)对称分布在管体(1)中心线两侧,第二凸条(5)位于上方的倾斜板(3)下方,第一凸条(4)位于下方的倾斜板(3)下方,所述管体(1)长侧边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四凸条(7)、第五凸条(8)和第六凸条(9),第四凸条(7)位于第五凸条(8)上方,第五凸条(8)位于第六凸条(9)上方,所述管体(1)顶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三凸条(6),所述管体(1)底端内壁上设置为第七凸条(10),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治具(11),所述治具(11)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治具(11)另一侧设置为第三凹槽(14),第三凹槽(14)内设置有凹槽凸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治具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竞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赣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