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式无后坐力炮,属于武器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无后坐炮的喷管结构与炮身是结合在一起的,炮身较重,长度大,单兵携带及使用相对困难。其次,由于无后坐力炮上存在喷管,炮身结构复杂,装填炮弹步骤较多,装填速度不够理想。同时,高温燃气后喷会烧蚀喷管导致喉部面积增大,火炮发射可能出现前冲现象,并影响内弹道稳定性。鉴于此,专利技术了一种去除喷管结构的新型无后坐力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最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操作,配合新式炮弹,弹丸发射后能稳定飞行,无后坐力炮后坐力极小或没有后坐力,能够实现弹药的快速装填、更换,并可实现不同类型弹药在同一火炮发射。避免传统无后坐力炮在多次发射后出现喷管喉部烧蚀现象,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身管、卡槽,所述的卡槽设置在所述身管的尾部,且所述无后坐力炮不包括喷管。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槽关于身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槽能够与相配套的新式炮弹上的卡扣配合连接,使得弹体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其特征在于,包括身管(1)、卡槽(2),所述的卡槽(2)设置在所述身管(1)的尾部,且所述无后坐力炮不包括喷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其特征在于,包括身管(1)、卡槽(2),所述的卡槽(2)设置在所述身管(1)的尾部,且所述无后坐力炮不包括喷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喷一体式无后坐力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2)关于身管(1)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喷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增虎,何永,马宏伟,张陈曦,吴胜权,罗念,黄进,刘泽熙,杨莹,薄学纲,章若晨,陈勇,王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