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20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管,包括管体、蒸发段、绝热段、以及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腔体中部周向均布有4个液体工质腔,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至少有2个相对设置的液体工质腔设置为空腔,与所述空腔相邻的液体工质腔内设置有液体工质,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外围的管体内设置有金属颗粒填充体,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与所述冷凝段贯通设置。以此结构设计散热管,当蒸发段受热,液体工质气化后,通过冷凝段流入相对的两个空腔中,之后在回流至蒸发端,经金属颗粒填充体吸附气化,在冷凝段又重新流入与空腔相邻的液体工质腔内,以此通过改变液体工质的存储位置,有效提升散热管的气液转换效率,提升散热管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管。
技术介绍
散热管因其具有较高传热量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具较大发热量的电子组件中。散热管工作时,利用管体内部近似真空状态下,填充的作动液沸点较低的特性,使其工作液体在其蒸发部吸收发热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汽化,带着热量运动至冷凝部,并在冷凝部液化凝结将热量释放出去,从而实现对电子组件进行散热。该汽化后的工作介质在散热管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流至蒸发部,继续被蒸发汽化及液化凝结,使工作介质在散热管内部循环运动,将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传导出去。现有技术下,由于蒸发段受内壁结构较为单一,蒸发面积较小,气液转换效率低等因素影响,因此使得散热管的导热效果较差。新型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转换效率高,导热效果好的散热管。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管,包括管体、沿所述管体的腔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蒸发段、绝热段、以及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腔体中部周向均布有4个液体工质腔,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至少有2个相对设置的液体工质腔设置为空腔,与所述空腔相邻的液体工质腔内设置有液体工质,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外围的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热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沿所述管体的腔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蒸发段、绝热段、以及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腔体中部周向均布有4个液体工质腔,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至少有2个相对设置的液体工质腔设置为空腔,与所述空腔相邻的液体工质腔内设置有液体工质,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外围的管体内设置有金属颗粒填充体,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与所述冷凝段贯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沿所述管体的腔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蒸发段、绝热段、以及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腔体中部周向均布有4个液体工质腔,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至少有2个相对设置的液体工质腔设置为空腔,与所述空腔相邻的液体工质腔内设置有液体工质,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外围的管体内设置有金属颗粒填充体,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与所述冷凝段贯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颗粒填充体与所述4个液体工质腔采用金属一体烧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