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旋转式炉排的生物质燃料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燃料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旋转式炉排的生物质燃料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煤炭、石油、天燃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日趋短缺,采用传统的燃烧方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生物质材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目前生物质气化技术仅仅停留在利用气化炉生产可燃气体供日常炊事使用,大大限制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目前燃烧再生能源颗粒生物质的环保锅炉正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和应用,但现有的生物质锅炉还存在诸如燃烧不充分、烟气大、不够环保、热效率不高、维修不方便等问题,特别是在燃烧过程中,因生物质锅炉含有较多的氯和碱性物质,这些物质的飞灰颗粒粘结在锅炉本体上,造成锅炉的严重腐蚀,致使锅炉不到一个采暖期就无法运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旋转式炉排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其能够将生物质粉料和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充分混合燃烧,燃烧充分,热量利用率高,节能环保;且燃烧时,炉体内始终形成强度较高的循环风,避免飞灰颗粒粘结在锅炉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旋转式炉排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其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且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之间的距离为16‑25cm,所述第一炉体为一上端开口的桶体结构;所述第二炉体为一密闭筒体结构,且所述第二炉体的内顶面为弧形,所述第一炉体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第二炉体的内顶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cm;所述第二炉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其轴向倾斜排列的多个开口槽,所述多个开口槽的开口正对所述第一炉体的外侧壁设置,且所述多个开口槽的开口边沿与所述第一炉体的外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5cm,每个开口槽的横截面为梯形;可旋转式炉排,其通过旋转轴可旋转的竖直设置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旋转式炉排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其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且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之间的距离为16-25cm,所述第一炉体为一上端开口的桶体结构;所述第二炉体为一密闭筒体结构,且所述第二炉体的内顶面为弧形,所述第一炉体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第二炉体的内顶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cm;所述第二炉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其轴向倾斜排列的多个开口槽,所述多个开口槽的开口正对所述第一炉体的外侧壁设置,且所述多个开口槽的开口边沿与所述第一炉体的外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5cm,每个开口槽的横截面为梯形;可旋转式炉排,其通过旋转轴可旋转的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内;所述可旋转式炉排包括多个燃料托盘,其为开口朝上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侧壁为金属板材质,所述槽体的底部为金属网结构,多个燃料托盘沿所述轴的轴向上依次间隔开排列设置,且自所述第一炉体的顶部向底部,所述多个燃料托盘的金属网结构的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成对翅片,其呈螺旋状对称设置在所述轴的两侧,且依次贯穿所述多个燃料托盘;气动生物质粉料入料管,其一端贯穿所述炉体并延伸至正对所述翅片设置,且所述气动生物质粉料入料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翅片以所述轴为圆心的旋转周缘外侧;生物质颗粒入料口,其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且所述颗粒入料口的下端正对第一炉体的顶部的第一个燃料托盘;模式水冷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的侧壁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多个开口槽之间;收渣槽,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可旋转式炉排的底部,且所述收渣槽的底面向所述炉体底部的出渣口倾斜延伸设置,且所述收渣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炉体的内直径相适应;多个循环口,其呈环形均匀间隔开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的侧壁上,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循环口的下边沿高于所述收渣槽的上端开口,所述多个循环口正对多个开口槽的下端;排烟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的侧壁上正对相邻两个循环口的间隙处;底座,其设置在所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