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清浩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顺序依次连接的前后炉墙相对布置粉体燃烧器、有机载体辐射受热面、SNCR脱硝装置、蒸汽对流换热管束、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与蒸汽对流换热管束上部的蒸汽上锅筒之间连通有补水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个粉体燃烧的炉膛燃烧室,便可实现同时生产高温有机载体和蒸汽的目的,满足对于同时需要高温有机载体和蒸汽的用户需求。并可以实现烟气的超低氮氧化物排放,节约投资,管理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锅炉,尤其是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载体锅炉因为具有低压、高温的特点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热载体锅炉,又称导热油锅炉,利用有机热载体或热介质油,作为中间传热介质在工业换热过程中的应用已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利用热油循环油泵强制介质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具有在低的压力下获得高的工作温度,并且能对介质运行进行高精密控制工作。系统热利用率高,运行维修方便,循环供热与大气相通,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蒸汽锅炉在工业生产中很多需要用使用蒸汽的工艺中,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为了同时获得高温低压的有机载体和蒸汽,企业往往需要同时投资有机载体锅炉和蒸汽锅炉系统,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和管理困难。此外,传统的有机载体锅炉和工业蒸汽锅炉均采用层燃方式,热效率底下,尾部烟气的环保处理困难。专利号2012103382193,公开了一种集蒸汽锅炉、有机热载体对流换热器、热空气换热器为一体的循环流化床蒸汽、有机热载体、热空气三合一锅炉,其采用循环流化床的方式,解决了结合有机热载体锅炉时易磨损的问题,将有机热载体锅炉和蒸汽锅炉结合,但其缺陷是: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鼓风机功率较高,电耗较大,脱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仍然不理想,燃烧效率不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有机载体锅炉和蒸汽锅炉需要分开建设及层燃方式效率低下环保不达标的不足,电耗较大,脱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仍然不理想,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锅炉利用粉体燃烧的方式,可同时生产高温低压的有机载体和蒸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顺序依次连接的前后炉墙相对布置的粉体燃烧器、有机载体辐射受热面、SNCR脱硝装置、蒸汽对流换热管束、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与蒸汽对流换热管束上部的蒸汽上锅筒之间连通有补水管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SNCR脱硝装置的出口与SCR脱硝装置的进口之间设有旁通烟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载体辐射受热面上部分别设有有机热载体进口和泄爆口,下部分别设有有机热载体出口和落灰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对流换热管束下部设有落灰斗。本专利技术SCR脱硝装置由液氨存储与供应、氨/空气喷雾系统、气流调节装置、气流混合装置、SCR反应器、SCR控制系统和SCR吹灰和输灰等部分组成。首先,液氨由槽车运送到后存储到液氨储管中,输出的液氨经氨蒸发器后变成气氨并存于缓冲槽备用。缓冲槽中气氨经减压后送入气氨/空气混合器中,与空气预热气出来的热空气混合,喷氨格栅的喷嘴将氨水或尿素溶液以微小的雾滴喷入来自锅炉的烟道内,气流调节装置使喷嘴处的气流保持均匀稳定,由气流混合装置将氨气与烟气充分混合,继而进入SCR反应器。当烟气流经SCR反应器催化层时,与雾化氨/空气发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N2)。去除NOX后的烟气经电除尘器进入湿法脱硫系统进一步净化,净化合格后的尾气通过排气筒排放到大气中。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整套SCR系统运行,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前提下防止过量的氨溢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SCR烟气脱硝控制系统依据确定的NH3/NOx摩尔比来提供所需要的气氨流量,通过在不同负荷下的对气氨流量的调整,找到最佳的喷氨量。进口NOx浓度和烟气流量的乘积产生NOx流量信号,此信号乘上所需NH3/NOx摩尔比就是基本氨气流量信号(前馈信号),根据烟气脱硝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一摩尔氨和一摩尔NOx进行反应。摩尔比对应关系的决定是在现场调试期间来决定并记录在气氨流量控制系统的程序上。所计算出的气氨流量需求信号送到DCS控制器并和真实气氨流量的信号相比较,所产生的误差信号经比例加积分动作处理送氨气流量控制阀进行定位。同时根据设计脱硝38.0%,依据入口NOx浓度和设计中要求的最大≤5.0ppm的氨逃逸率计算出修正的摩尔率(反馈信号)并输入在气氨流量控制系统的程序上,SCR控制系统根据计算出的氨气流量需求信号去定位气氨流量控制阀,实现对脱硝的自动控制。本专利技术SNCR装置选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烟气脱硝》2012年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物中的技术。(以上内容是我在网上搜的现有的SCR和SNCR脱硝技术,咱们使用的是否是现有技术,有自己创新的技术的话最好详细提供一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采用一个燃烧室同时获得高温低压的有机载体和蒸汽,节约大量投资,系统简单操作方便。2、本专利技术锅炉设计了SNCR脱硝和SCR脱硝,可以使得氮氧化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在SCR脱硝前设计了旁通烟道,解决了工业锅炉负荷波动,使得SCR反应无法高效进行的问题,在锅炉负荷波动时通过自动调节旁通烟道上的阀门开度,保证进入SCR的烟气温度维持在300-400的反应温度。3、本专利技术燃烧室有机载体辐射换热面,油冷壁采用方形螺旋盘管油冷壁,传热强度大,锅炉热效率整体热效率高。4、本专利技术负荷调节特性好,可在2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5、本专利技术粉体燃料燃尽率高,可达到98%以上或者。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电耗低、脱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效果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粉体燃烧器,2.有机载体辐射换热面,3.蒸汽对流换热面,4.省煤器,5.空气预热器,6.SNCR脱硝,7.SCR脱硝,8.落灰斗,9.泄爆口,10.旁通烟道,11.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顺序依次连接的前后炉墙相对布置的粉体燃烧器、有机载体辐射受热面、SNCR脱硝装置、蒸汽对流换热管束、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与蒸汽对流换热管束上部的蒸汽上锅筒之间连通有补水管道(图中并无该连接关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SNCR脱硝装置的出口与SCR脱硝装置的进口之间设有旁通烟道。本专利技术旁通烟道上设有调节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载体辐射受热面上部分别设有有机热载体进口和泄爆口,下部分别设有有机热载体出口和落灰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对流换热管束下部设有落灰斗。本专利技术有机载体从有机载体换热面上部进入,被加热至300℃左右从下部流出去有机载体用热设备。锅炉补水在省煤器预热后进入蒸汽对流换热面的上锅筒,被加热至需求温度后由上锅筒主蒸汽阀排出去蒸汽用热设备。本专利技术粉体燃料由相对布置的燃烧器燃烧后形成火焰和高温烟气,依次经过有机载体辐射面,蒸汽对流换热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有机热载体和蒸汽,有机载体辐射面和对流换热管束之间设有SNCR脱硝装置,在对流换热管束与省煤器之间设有SCR脱硝装置,SNCR脱硝装置的出口与SCR脱硝装置的进口之间设有旁通烟道;烟气经过SNCR脱硝装置及SCR脱硝装置后达到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标准,有机热载体辐射面对流换热管束下部、分别设有落灰斗。有机载体从辐射面的上部进入,进过辐射面加热后下部流出;补水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蒸汽上锅筒,经过对流管束加热后产生的蒸汽由上锅筒的上部流出。本专利技术相对于原有的循环流化床一体锅炉在耗电量、脱硝效果、氮氧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顺序依次连接的前后炉墙相对布置粉体燃烧器、有机载体辐射受热面、SNCR脱硝装置、蒸汽对流换热管束、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与蒸汽对流换热管束上部的蒸汽上锅筒之间连通有补水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顺序依次连接的前后炉墙相对布置粉体燃烧器、有机载体辐射受热面、SNCR脱硝装置、蒸汽对流换热管束、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与蒸汽对流换热管束上部的蒸汽上锅筒之间连通有补水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氮粉体燃烧有机载体—蒸汽联合循环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N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浩
申请(专利权)人:陈清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