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出光角的透镜组合,将对应的LED灯带的光线分层均匀地照射在黑板上,可以实现黑板灯的超近距离照明,达到黑板高均匀度照明效果。同时由于照射距离较近,LED黑板灯的出射光线无法直接射入人眼,可以有效的降低对老师和学生的眩光。支撑架可升降及伸缩,以适应实际不同需求,而且支撑架与灯体的连接处采用转动连接,用以调节整灯的整体照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每个透镜中心与LED一一对应,将出射方向控制到呈旋转对称的小角度配光曲线,可以使更多的光线落在黑板上,对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长条型透镜,整灯光效更高、独立透镜组合更加自由灵活和能量利用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育照明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
技术介绍
传统的教室黑板照明,采用的是传统的T8灯管,T8管的光线通过大面积的反射罩直接和间接反射至黑板面,为了将光线覆盖整个黑板,则需要将灯具设置在较远程的距离,通过远距离照射黑板,才能将整个黑板照亮。但远距离照明容易造成光线直接进入老师的眼睛,将对老师造成严重眩光。随着LED照明的快速发展,LED黑板灯也很随之产生,但普遍的LED黑板灯采用条状透镜或单一透镜多头组合的光学方式,但这些光学方案始终需要远距离照明,才能照亮整个黑板,由于LED是点发光,光强比T8灯管更强,因此所造成的眩光更重。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710113940.5提出一种高亮度及高均匀度的LED黑板灯,包括:灯支架、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铝型安装条、沿铝型安装条的长度方向套嵌安装于铝型安装条内的LED灯条、透镜以及设置于铝型安装条两端的调节端盖;所述的LED灯条与透镜对应安装,于LED灯条和透镜之间填充有能提高光效的高导光半固体半液体硅胶,透镜正对于LED灯条的一面形成有棱形面,相对另一面成型有磨砂的弧形面。可见,上述专利技术仍然存在需要远距离照明,造成的眩光更严重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近距离照明、光照均匀、避免眩光的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包括支撑架、灯体,灯体包括至少两排LED灯带,对应LED灯带上的每个LED设置有一个透镜;同一排LED灯带对应设置的透镜的出光角相同;至少有两排LED灯带对应设置的透镜的出光角不同。作为优选,较靠近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小于较远离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作为优选,设置有两排LED灯带与两排透镜,较靠近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5°~20°,较远离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5°~30°;或者设置有三排LED灯带与三排透镜,距离黑板由近到远,透镜的出光角分别为5°~20°、5°~30°、5°~40°。作为优选,当设置两排透镜时,较靠近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10°,较远离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16°;当设置三排透镜时,距离黑板由近到远,透镜的出光角分别为10°、16°、18°。作为优选,灯体的发光面朝向黑板倾斜。作为优选,灯体的发光面的倾斜角度为5°。作为优选,所有透镜设置为一体的透镜板,所有LED灯带设置为一体的光源板。作为优选,光源板上相邻的两排LED灯带之间通过斜面形成弯折过渡。作为优选,支撑架包括横向伸缩臂、纵向伸缩臂,灯体与纵向伸缩臂的底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横向伸缩臂包括横向套管、横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滑动套装于横向套管内;纵向伸缩臂包括纵向套管、纵向伸缩杆,纵向伸缩杆滑动套装于纵向套管内;纵向套管连接于横向伸缩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出光角的透镜组合,将对应的LED灯带的光线分层均匀地照射在黑板上,可以实现黑板灯的超近距离照明,达到黑板高均匀度照明效果。同时由于照射距离较近,LED黑板灯的出射光线无法直接射入人眼,可以有效的降低对老师和学生的眩光。支撑架可升降及伸缩,以适应实际不同需求,而且支撑架与灯体的连接处采用转动连接,用以调节整灯的整体照射角度。本专利技术中,每个透镜中心与LED一一对应,将出射方向控制到呈旋转对称的小角度配光曲线,可以使更多的光线落在黑板上,对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长条型透镜,整灯光效更高、独立透镜组合更加自由灵活和能量利用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灯体为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3是设置两排透镜的透镜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设置三排透镜的透镜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设置两排透镜的透镜板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光曲线图;图6是图5的实施例对应的照度图;图7是设置两排透镜的透镜板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光曲线图;图8是图7的实施例对应的照度图;图9是设置两排透镜的透镜板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光曲线图;图10是图9的实施例对应的照度图;图11是设置两排透镜的透镜板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光曲线图;图12是图11的实施例对应的照度图;图13是设置三排透镜的透镜板的一个实施例的配光曲线图;图14是图13的实施例对应的照度图;图15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支撑架的结构爆炸图;图17是支撑架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0是支撑架,11是横向伸缩臂,111是横向套管,112是横向伸缩杆,113是固定套管,1131是缩口槽,114是封口件,12是纵向伸缩臂,121是纵向套管,1211是横向槽,122是纵向伸缩杆,20是灯体,21是灯架,22是光源板,221是LED灯带,222是斜面,23是透镜板,231是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黑板照明照度不均匀的问题、眩光严重等行业难题,提供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出光角的透镜组合,则较远离黑板的透镜主要用于黑板靠下部分区域照明,较靠近黑板的透镜主要用于黑板靠上部分区域照明。其中,较远离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较小,中心光强照射在黑板下半部分区域,其配光曲线是偏离透镜中心法线角度越大,光强越小。由于照度等于光强与光源距黑板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所以本来黑板靠下部分的上沿距离黑板灯最近的位置,照度应该是高的,但是由于小角度偏离透镜中心法线角度较大,光强较小,刚好消弱了靠下部分的黑板灯上沿的亮度,从而实现区域照明。较靠近黑板的透镜同理实现靠上部分的区域照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黑板灯包括支撑架10、灯体20,灯体20包括灯架21、至少两排LED灯带221,对应LED灯带221上的每个LED设置有一个透镜231;同一排LED灯带221对应设置的透镜231的出光角相同;至少有两排LED灯带221对应设置的透镜231的出光角不同。本专利技术为LED灯带221上的每个LED配置一个透镜231,使得对每个LED的光照效果控制更准确,更能达到均匀照射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每排LED灯带221对应照射一块横向区域,则为了合理分布照射范围,较靠近黑板的透镜231的出光角小于较远离黑板的透镜231的出光角。具体实施时,当设置有两排LED灯带221与两排透镜231时,如图3所示,较靠近黑板的透镜231(称为第一角度透镜)的出光角为5°~20°,较远离黑板的透镜231(称为第二角度透镜)的出光角为5°~30°。如图5至图12所示,第一角度透镜、第二角度透镜的出光角分别为10°、16°,8°、10°,10°、10°,16°、18°。可见,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当设置两排透镜231时,较靠近黑板的透镜231的出光角为10°,较远离黑板的透镜231的出光角为16°。当设置有三排LED灯带221与三排透镜231时,如图4所示,主要形成上半部分区域照明、中部分区域照明和下半部分区域照明,则距离黑板由近到远,透镜231的出光角分别为5°~20°、5°~30°、5°~40°。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当设置三排透镜231时,距离黑板由近到远,透镜231的出光角分别为10°、16°、18°,如图13、图14所示。为了更好地照亮黑板,灯体20的发光面朝向黑板倾斜,较佳倾斜角度为5°。LED灯带221通过混合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包括支撑架、灯体,其特征在于,灯体包括至少两排LED灯带,对应LED灯带上的每个LED设置有一个透镜;同一排LED灯带对应设置的透镜的出光角相同;至少有两排LED灯带对应设置的透镜的出光角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包括支撑架、灯体,其特征在于,灯体包括至少两排LED灯带,对应LED灯带上的每个LED设置有一个透镜;同一排LED灯带对应设置的透镜的出光角相同;至少有两排LED灯带对应设置的透镜的出光角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其特征在于,较靠近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小于较远离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排LED灯带与两排透镜,较靠近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5°~20°,较远离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5°~30°;或者设置有三排LED灯带与三排透镜,距离黑板由近到远,透镜的出光角分别为5°~20°、5°~30°、5°~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当设置两排透镜时,较靠近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10°,较远离黑板的透镜的出光角为16°;当设置三排透镜时,距离黑板由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稳萍,马永墩,林建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