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66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使遥控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主要包括船体、面盖,船体上方具有气囊,船体一侧设有进水仓,船体内部还设有电池仓贴近进水仓壁近船体尾部,进水仓的锐角端部于船体表面开有第一通孔,进水仓中段于船体底部的台阶面开有第二通孔,进水仓延伸至船体尾部为贯通的进水口,通过以上结构利用物体密度、空气流动、浮力等科学手段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使遥控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用上述结构,在不使用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翻船时可在1秒内自动迅速翻正,使其具有较高地可玩性,更适和于竞技类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遥控模型船
,尤其是指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航模模型船,如公布号为CN103657109A的中国专利文献“一种使模型船船体翻正的方法及使用方法的模型船”,公开了一种使模型船船体翻正的方法,模型船包括船体及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1)具有一遥控器,船体配备的驱动电机能够在遥控器的控制下进行正反转;2)通过遥控器控制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内的转子进行持续空转;3)控制驱动电机转子反向转动,在转子反向转动过程中,转子由于惯性会对定子产生一扭力,当;4)船体配备的驱动电机变向转动时,定子产生的扭力大于使船体在水中翻转的摩擦力时;5)扭力驱动定子带动船体,使处于翻倒的船体转动翻正。以上公开的方法是通过电机扭动的惯性使船体翻正,若使用的电池电量不足或者操控者不熟练,需多次试验,才可以成功翻转,翻转效果差。另一种遥控模型船是通过采用吸塑模成型,将各部件采用防水胶粘合,过程极为复杂,不良报废率极高,单船体粘合次数多达4次,船底与隔水仓是采用3道工序粘合,工人不易操作,吸塑模具虽然造价便宜,但是吸塑的成型工序多,单品造价高。另外,传统模型船体,主要是采用吸塑或玻纤布制造成型,通常侧面大多有两个以上的排水和排气孔,孔位设计不科学,而进水孔在船体中部且相对较小,导致翻船时船体无法快速翻回,需依靠电机瞬间加速的扭力作用下才可以实现翻转。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习知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利用专业眼光与专业知识,提出一个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故提出本案之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为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主要包括船体、面盖,所述船体上方具有气囊,所述船体一侧设有进水仓,船体内部还设有电池仓贴近进水仓壁,所述进水仓的锐角端部于船体表面开有第一通孔,进水仓中段于船体底部的台阶面开有第二通孔,进水仓延伸至船体尾部为贯通的进水口。进一步地,进水口的截面大于进水仓的截面。进一步地,进水仓锐角端部上设有防水盖。进一步地,船体为注塑一体成型。进一步地,面盖为注塑一体成型,且船体与面盖相互粘合。进一步地,电池仓与进水仓占船体1/2宽度。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方法,主要包括船体、面盖,所述船体上方具有气囊。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船体上方具有气囊,当模型船翻倒气囊内部空气浮力能够将船头抬离水面;2)船体内部具有进水仓,并设有电池仓贴近进水仓壁近船体尾部,使船体偏电池仓一边的形成倾斜,此时水便从进水口大量流入进水仓内,水流迫使进水仓内部的空气通过船体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排除;3)进水仓内部的空气在排出过程中,空气于进水仓内形成气泡,气泡利用浮力的惯性促使本已倾斜的船体翻正,并从第一通孔排出空气;4)翻正后的船,在船推进动力下,外部的空气从第一通孔进入船体进水仓,在空气和推进动力的后坐力下,进水仓内的水顺势从进水仓设有进水口和第二通孔排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船体与盖面均采用注塑成型,减少胶粘合工序,更利于船体防水;2.通过利用翻船时气囊使船体形成的角度结合电池重量使船体快速倾斜,加大进水仓的吃水量,空气流动顺序及空气流动形成的气泡浮力,实现快速自翻正,回翻速度不超过一秒;3.结构其原理是包括物体密度、空气流动、浮力等科学知识技术,通过利用该进水仓结构、电池仓重量及位置和船体上方具有气囊等方案结合,具有教育意义。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主要包括船体1、面盖2,所述船体1上方具有气囊10,气囊10的体积为整船总体积的4/100-5/100,通过气囊10的浮力将翻转的船头抬高,而船体1为注塑一体成型,主要是为了减少船体内部的多次粘合,面盖2同样为注塑一体成型,只需后期再将船体1与面盖2相互粘合即可,其表面外观图案需要经多道工序后道喷涂,注塑成型的成品恰合精度高。船体1一侧设有进水仓3,船体1内部还设有电池仓4贴近进水仓3壁,电池仓4与进水仓3占船体1/2宽度,主要在翻船时,通过电池仓4重量使船体1倾斜,配合进水仓的快速吃水,使船体迅速回翻,电池仓的整体重心近进水仓,且偏靠船尾,可以加快翻正速度。进水仓3的锐角端部于船体1表面开有第一通孔11,进水仓3中段于船体1底部的台阶面开有第二通孔12,当然,第二通孔12可根据船体1底部的台阶结构设置为两个,进水仓3延伸至船体1尾部为贯通的进水口13,且进水口13的截面大于进水仓3的截面,进水仓3锐角端部上设有防水盖31,其中进水口13的截面大于进水仓3的截面是为了更利于进水仓3的进水加快速度。船正常行驶时:空气通过第一通孔11进入,由第二通孔12或进水口13排出,船体3所受空气阻力小,速度快,当翻正后在空气和船体加速的作用力下,进水仓3内的水可以更快的从进水口13和第二通孔12排出。翻船时:在气囊10的作用下,船头抬高,电池仓4的重量使船体1往进水仓3方向倾斜,这时进水口13大量进水,将进水仓3中的空气往第二通孔12排出,当水蔓延到第二通孔12时,第二通孔12出一同进水,空气往第一通孔11排出,直至进水仓3中完全充满水,船体1严重倾斜直至回翻,经检测,其中位于进水仓3的锐角端部于船体1表面开有第一通孔11,半密封进水仓3中的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远小于水的密度会往第二通孔12和第一通孔11方向跑出,空气在跑出的过程中在水中会产生浮力,促使翻正时第一通孔11会产生自动向上水面的浮力,当重力小于浮力时东西就会飘在上面,当船体1中进水仓3水满时是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会沉下去,船体进水仓3的进水量的体积为约7/100-8/100,由于进水速度非常快,整个回翻过程不到1秒。当然,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的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主要包括船体(1)、面盖(2),所述船体(1)上方具有气囊(10),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一侧设有进水仓(3),船体(1)内部还设有电池仓(4)贴近进水仓(3)壁,所述进水仓(3)的锐角端部于船体(1)表面开有第一通孔(11),进水仓(3)中段于船体(1)底部的台阶面开有第二通孔(12),进水仓(3)延伸至船体(1)尾部为贯通的进水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主要包括船体(1)、面盖(2),所述船体(1)上方具有气囊(10),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一侧设有进水仓(3),船体(1)内部还设有电池仓(4)贴近进水仓(3)壁,所述进水仓(3)的锐角端部于船体(1)表面开有第一通孔(11),进水仓(3)中段于船体(1)底部的台阶面开有第二通孔(12),进水仓(3)延伸至船体(1)尾部为贯通的进水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模型船船体自翻正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3)的截面大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巍荣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添翊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