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56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和煲体,盖体包括内衬,内衬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煲体与盖体绕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并且煲体包括中板,中板设置有凸出的枢接部,枢接部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第二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二配合部;在盖体盖合在煲体上的状态中,第一阻尼块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阻尼块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使得在盖体相对于煲体打开第一角度时,第一阻尼块开始与第一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在盖体相对于煲体打开第二角度时,第二阻尼块开始与第二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烹饪器具能够缓慢平顺地开盖,防止煲体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烹饪器具在盖体打开的过程中,由于盖体与煲体连接处的弹簧弹性势能的释放会发生锅体抖动或不稳的现象,同时还会产生噪音。尤其是当锅内未盛食物时,抖动的现象更加严重。降低烹饪器具的整体使用寿命。另外当锅内盛有汤时,存在汤溅出后烫伤消费者的隐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内衬,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以及煲体,所述煲体与所述盖体绕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并且所述煲体包括中板,所述中板设置有凸出的枢接部,用于与所述盖体枢接,所述枢接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二配合部;其中,在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状态中,所述第一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使得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煲体打开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阻尼块开始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煲体打开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二阻尼块开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可提供随开盖角度增大而增加的摩擦力,实现开盖的平滑、稳定,避免开盖时烹饪器具晃动甚至侧翻。可选地,在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状态中,所述第一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比所述第二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小1-4mm。由此,可实现安装至第一螺纹柱的第一阻尼块与第一配合部的接触先于安装至第二螺纹柱的第二阻尼块与第二配合部的接触。可选地,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煲体打开第三角度时,所述第一阻尼块和所述第二阻尼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产生的摩擦力使所述盖体停止枢转。由此,第一阻尼块与第一配合部之间的摩擦力和第二阻尼块与第二配合部之间的摩擦力两者可使得盖体在第三角度时相对于煲体的旋转停止。可选地,所述第一角度为45-75度。可选地,所述第二角度为55-85度。可选地,所述第三角度为88-92度。由此,可根据需求调整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可选地,所述第一阻尼块与所述第二阻尼块相同。由此,可以节约成本、方便制造。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形状与尺寸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与尺寸相同。由此,可节约成本、方便制造。可选地,所述内衬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第一阻尼块和所述第二阻尼块分别设置在螺纹柱上。由此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可通过螺纹柱连接至内衬。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部分部件的分解视图;图2为图1中示出的烹饪器具的俯视图;图3A为沿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B为图3A的正视图;图4A为凸形阻尼块的俯视图;图4B为方形阻尼块的俯视图;图5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B为图5A的正视图;图6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B为图6A的正视图;图7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视图;图7B为图7A的正视图;图8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打开第一角度时的示意图;图8B为图8A中I部分的放大视图;图9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打开第一角度时的另一示意图;图9B为图9A中II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0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打开第二角度时的示意图;图10B为图10A中III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1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打开第二角度时的另一示意图;图11B为图11A中IV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2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打开第三角度时的示意图;图12B为图12A中V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3A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打开第三角度时的另一示意图;以及图13B为图13A中VI部分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0:内衬120/220/320/420:中板121:枢接部111:第一螺纹柱112:第二螺纹柱113:扭簧131/231/331/431:第一阻尼块132/232/332/432:第二阻尼块141/241/341/441:第一配合部142/242/342/442:第二配合部231a:凸形阻尼块连接部231b:凸形阻尼块接触部231c:凸形阻尼块连接孔232a:方形阻尼块连接部232b:方形阻尼块接触部232c:方形阻尼块连接孔151:第一螺钉152:第二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为了清楚起见,将盖体的面盖去除。可以理解,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煲体。煲体通常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用于容纳内锅的凹腔,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该凹腔中或者从凹腔中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通常具有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盖体通过枢轴枢转地连接至煲体,且盖体能够盖合在煲体上,以在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盖体包括内衬110和位于内衬110上方的面盖(未示出),内衬110大致呈方形结构,枢轴设置在内衬110上。此外,内衬110上设置有阻尼块,阻尼块可以由诸如橡胶等可形变的弹性材料制成。煲体的中板120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枢接部121,枢接部121用于与盖体枢接,枢接部121上分别设置有配合部,在盖体从盖合在煲体的状态向打开状态枢转的过程中,配合部能够与阻尼块接触产生摩擦力,使盖体的打开过程平缓。具体地,如图1至图3B所示,在此实施方式中,阻尼块包括第一阻尼块131和第二阻尼块132。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141和第二配合部142,第一配合部141用于在盖体打开过程中与第一阻尼块131接触,第二配合部142用于在盖体打开过程中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内衬,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以及煲体,所述煲体与所述盖体绕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并且所述煲体包括中板,所述中板设置有凸出的枢接部,用于与所述盖体枢接,所述枢接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二配合部;其中,在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状态中,所述第一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使得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煲体打开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阻尼块开始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煲体打开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二阻尼块开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内衬,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以及煲体,所述煲体与所述盖体绕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并且所述煲体包括中板,所述中板设置有凸出的枢接部,用于与所述盖体枢接,所述枢接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阻尼块可接触的第二配合部;其中,在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状态中,所述第一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距离,使得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煲体打开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阻尼块开始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煲体打开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二阻尼块开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触,以产生摩擦力,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状态中,所述第一阻尼块到所述旋转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炯丁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