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用于播种的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334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播种的排种器,包括:第一排种轮、第二排种装置和种箱,在第一排种轮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仅能容纳一粒种子的凹槽;在第一排种轮的斜上方安装有一与该第一排种轮相切的刮种轮;每一凹槽内的种子在经过刮种轮后随第一排种轮的转动从第二开口落入第二排种装置中的两个挡叶之间;在壳体的下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每个凹槽内仅能存放至多1粒种子,通过调节第一排种轮和挡叶的旋转的速度的比,两个挡叶之间能够容纳1或多个凹槽中的种子,即容纳1或多粒种子,精确定位数量后的种子从第一开口中掉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播种的排种器
本技术属于播种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播种的排种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并加快其产业化步伐,确保粮食安全供给是我国长期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等,这些粮食作物都适合进行穴播,穴播粮食作物生产要求成行成穴种植,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品种,行距、穴距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每穴种子粒数对田间有效苗数量影响很大,进而影响粮食作物产量。不同粮食作物品种的每穴粒数要求也是不同的,准确控制每穴种子数量能实现节约用种,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播种的排种器,该排种器能够精确控制每穴种子数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播种的排种器,包括:第一排种轮、第二排种装置和种箱,所述种箱内用于放置种子,所述第一排种轮为能够旋转的圆柱体形且该圆柱体形的轴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排种轮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仅能容纳一粒种子的凹槽,该第一排种轮的上部位于所述种箱内,所述第一排种轮的下部位于所述种箱外;在所述第一排种轮的斜上方安装有一与该第一排种轮相切的刮种轮,以使所述第一排种轮旋转时每一凹槽从所述种箱内移出种子的数量不大于一粒;所述第二排种装置包括:圆柱体形的壳体、第一轴和多个挡叶,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排种轮的斜下方并与所述种箱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轴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能够旋转,多个挡叶沿所述第一轴圆周方向间隔固装,相邻的两个挡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一腔体,且每一所述挡叶靠近所述壳体的边缘与该壳体内壁的距离均小于一粒所述种子的粒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排种轮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在所述刮种轮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第一排种轮外设置有一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的挡板,每一所述凹槽内的种子在经过所述刮种轮后随所述第一排种轮的转动从所述第二开口落入第二排种装置中的两个挡叶之间;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用于将与该第一开口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挡叶之间的种子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排种轮轴接,用于驱动该第一排种轮旋转;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叶旋转。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凹槽间隔均布在所述第一排种轮的圆周面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口上固装有一排种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刮种轮和第二排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排种轮的同一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排种轮和刮种轮封闭所述种箱的下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的形状为弧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排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本技术中每个凹槽内仅能存放至多1粒种子,通过调节第一排种轮和挡叶的旋转的速度的比,使两个挡叶之间能够容纳1或多个凹槽中的种子,即容纳1或多粒种子,两个挡叶之间被精确定位数量后的种子从第一开口中掉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排种管,2为第一开口,3为第二开口,4为凹槽,5为第一排种轮,6为种箱,7为刮种轮,8为挡板,9为第二排种装置,10为挡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排种器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包括:第一排种轮5、第二排种装置9和种箱6,种箱6内用于放置种子,第一排种轮5为能够旋转的圆柱体形该圆柱体形的轴线水平设置,在第一排种轮5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仅能容纳一粒种子的凹槽4,该第一排种轮5的上部位于种箱6内,第一排种轮5的下部位于种箱6外;在第一排种轮5的斜上方安装有一与该第一排种轮5相切的刮种轮7(刮种轮7可以不旋转,也可以旋转,当其旋转时旋转方向与第一排种轮5相反),以使第一排种轮5旋转时每一凹槽4从种箱6内移出种子的数量不大于一粒(当种箱6中没有放置种子时,第一排种轮5旋转时每一凹槽4从种箱6内移出种子的数量为零;当种箱6中放置有种子时,第一排种轮5旋转时每一凹槽4从种箱6内移出种子的数量为一粒)。第二排种装置9包括:圆柱体形的壳体、第一轴和多个挡叶10,壳体位于第一排种轮5的斜下方并(位置)与种箱6相对固定,第一轴安装在壳体内并能够旋转,多个挡叶10沿第一轴圆周方向间隔固装,相邻的两个挡叶10与壳体的内壁围成一腔体,且每一挡叶10靠近壳体的边缘与该壳体内壁的距离均小于一粒种子的粒径,壳体靠近第一排种轮5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3,在刮种轮7与第二开口3之间的第一排种轮5外设置有一与壳体相对固定的挡板8,挡板8用于保证随排种轮5旋转移出种箱的种子能够继续位于凹槽内。每一凹槽4内的种子在经过刮种轮7后随第一排种轮5的转动从第二开口3落入第二排种装置9中的两个挡叶10之间;在壳体的下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2,用于将与该第一开口2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挡叶10之间的种子排出。每个凹槽内仅能存放至多1粒种子,通过调节第一排种轮和挡叶的旋转的速度的比,两个挡叶之间能够容纳1或多个凹槽中的种子,即容纳1或多粒种子,精确定位数量后的种子从第一开口中掉出。作为调节第一排种轮和挡叶的旋转的速度的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电机与第一排种轮5轴接,用于驱动该第一排种轮5旋转;第二电机与第一轴连接,用于驱动挡叶10旋转。作为优选,多个凹槽4间隔均布在第一排种轮5的圆周面上。作为优选,为了更精确得到将种子放置到指定位置,第一开口2上固装有一排种管1。作为优选,刮种轮7和第二排种装置9位于第一排种轮5的同一侧。作为优选,第一排种轮5和刮种轮7封闭种箱6的下端,防止种子从种箱6的空隙掉出。作为优选,挡板8的形状为弧面。以上对本技术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播种的排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播种的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种轮(5)、第二排种装置(9)和种箱(6),所述种箱(6)内用于放置种子,所述第一排种轮(5)为能够旋转的圆柱体形且该圆柱体形的轴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仅能容纳一粒种子的凹槽(4),该第一排种轮(5)的上部位于所述种箱(6)内,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下部位于所述种箱(6)外;在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斜上方安装有一与该第一排种轮(5)相切的刮种轮(7),以使所述第一排种轮(5)旋转时每一凹槽(4)从所述种箱(6)内移出种子的数量不大于一粒;所述第二排种装置(9)包括:圆柱体形的壳体、第一轴和多个挡叶(10),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斜下方并与所述种箱(6)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轴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能够旋转,多个挡叶(10)沿所述第一轴圆周方向间隔固装,相邻的两个挡叶(10)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一腔体,且每一所述挡叶(10)靠近所述壳体的边缘与该壳体内壁的距离均小于一粒所述种子的粒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3),在所述刮种轮(7)与所述第二开口(3)之间的第一排种轮(5)外设置有一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的挡板(8),每一所述凹槽(4)内的种子在经过所述刮种轮(7)后随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转动从所述第二开口(3)落入第二排种装置(9)中的两个挡叶(10)之间;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2),用于将与该第一开口(2)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挡叶(10)之间的种子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播种的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种轮(5)、第二排种装置(9)和种箱(6),所述种箱(6)内用于放置种子,所述第一排种轮(5)为能够旋转的圆柱体形且该圆柱体形的轴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仅能容纳一粒种子的凹槽(4),该第一排种轮(5)的上部位于所述种箱(6)内,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下部位于所述种箱(6)外;在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斜上方安装有一与该第一排种轮(5)相切的刮种轮(7),以使所述第一排种轮(5)旋转时每一凹槽(4)从所述种箱(6)内移出种子的数量不大于一粒;所述第二排种装置(9)包括:圆柱体形的壳体、第一轴和多个挡叶(10),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斜下方并与所述种箱(6)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轴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能够旋转,多个挡叶(10)沿所述第一轴圆周方向间隔固装,相邻的两个挡叶(10)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一腔体,且每一所述挡叶(10)靠近所述壳体的边缘与该壳体内壁的距离均小于一粒所述种子的粒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排种轮(5)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3),在所述刮种轮(7)与所述第二开口(3)之间的第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聪刘玉乐王秀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