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和树脂注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497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7:56
一种装置,包括:模具单元和收纳单元,其从层叠方向上的两侧夹持层叠铁芯本体,该层叠铁芯本体包括多个层叠的铁芯片和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树脂孔;柱塞,该柱塞挤出形成在模具单元中的树脂积存部的内部的树脂;以及废料板,该废料板布置在层叠铁芯本体与模具单元之间。废料板在与柱塞对置的一侧包括与树脂的紧密接触部,紧密接触部包括凸部或凹部,该凸部超过形成在废料板中的流道的槽底而向柱塞侧凸出,该凹部超过流道的槽底而向层叠铁芯本体侧凹入。

Resin injector and resin injection method for laminated iron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和树脂注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层叠多个铁芯片构成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和所述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层叠多个铁芯片而构成的层叠铁芯包括形成有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树脂孔的定子铁芯(或定子)或者转子铁芯(或转子)。例如,如在作为专利文献1的JP-A-2002-34187中所述,转子铁芯形成有由在轴向上贯通的树脂孔制成的孔部,并且利用填充孔部的内部的树脂来固定配合到孔部内的永久磁石。并且,例如,如在作为专利文献2的JP-T-2003-529309中所述,定子铁芯形成有由沿着高度方向的树脂孔制成的轴向容纳部,并且通过使注入到轴向容纳部内的树脂硬化而固定多个堆叠的薄金属片。专利文献1:JP-A-2002-34187专利文献2:JP-T-2003-529309
技术实现思路
硬化的树脂中的从树脂孔中凸出的多余树脂分别附着于层叠铁芯侧和用于注入树脂的模具单元,并且阻碍去除多余树脂。结果,当将层叠铁芯从模具单元脱离时,趋向于在从树脂孔凸出的树脂中的具有最弱强度的部分中发生破裂(断裂)。因此,存在要求将通过破裂而分离的多余树脂分别从模具单元和层叠铁芯去除的操作的问题。已经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不受限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和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方法,其能够制造层叠铁芯,并且提高去除多余树脂的可操作性而不在树脂中产生破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具单元,该模具单元包括树脂积存部;收纳单元,该收纳单元与所述模具单元配对,并且从层叠方向上的两侧将层叠铁芯本体夹持在该收纳单元与所述模具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层叠铁芯本体包括多个层叠的铁芯片和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于所述层叠的铁芯本体内的贯通的树脂孔;柱塞,该柱塞挤出在所述模具单元中形成的所述树脂积存部的内部的树脂;以及废料板,该废料板布置于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与所述模具单元之间,并且该废料板包括流道,挤出的所述树脂通过所述流道注入到所述层叠铁芯本体的所述树脂孔,其中,所述废料板在与所述柱塞对置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树脂的紧密接触部,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凸部或凹部,该凸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槽底而向所述柱塞侧凸出,该凹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所述槽底而向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侧凹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废料板设置于层叠铁芯本体与模具单元之间的情况下,将所述层叠铁芯本体布置并夹持在收纳单元与所述模具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层叠铁芯本体包括多个层叠的铁芯片和在层叠方向上于所述层叠的铁芯本体内的贯通的树脂孔;在夹持所述层叠铁芯本体的情况下,利用柱塞挤出形成在所述模具单元中的树脂积存部的内部的树脂,并且将所述树脂通过所述废料板注入到所述树脂孔内,其中,所述废料板在与所述柱塞对置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树脂的紧密接触部,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凸部或凹部,该凸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流道的槽底而向所述柱塞侧凸出,该凹部超过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所述槽底而向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侧凹入;在所述树脂孔中的所述树脂硬化之后,在将所述废料板与多余树脂一起从所述模具单元脱离之前,通过使所述柱塞在远离所述层叠铁芯本体的方向上移动给定距离,而将所述多余树脂从所述柱塞分离;以及在将所述多余树脂从所述柱塞分离之后,使所述柱塞向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侧移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和树脂注入方法中,所述废料板中的与所述柱塞对置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树脂的紧密接触部,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凸部或凹部,该凸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槽底而向所述柱塞侧凸出,该凹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所述槽底而向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侧凹入,结果,能够增大与树脂接触的面积(表面积),并且能够提高废料板与树脂之间的紧密接触性。因此,能够减少和进一步防止多余树脂中的破裂,并且能够提高去除多余树脂的工作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树脂的使用量。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A至1D是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的树脂注入方法的说明图;图2A是在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中形成的多余树脂的平面图,并且图2B是废料板(cullplate)沿着图2A的箭头IIB-IIB截取的部分放大图和截面图;图3A至3D是使用根据参考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的树脂注入方法的说明图;图4A是在根据第一变形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中形成的多余树脂的平面图,并且图4B是废料板的沿着图4A的箭头IVB-IVB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4C是废料板的沿着图4A的箭头IVC-IVC截取的截面图;图5A是在根据第二变形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中形成的多余树脂的平面图,并且图5B是废料板的沿着图5A的箭头VB-VB截取的截面图;图6A和6B分别是使用根据第三和第四变形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的树脂注入方法的说明图;图7A至7D是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的树脂注入方法的说明图;图8A是在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中形成的多余树脂的平面图,并且图8B是废料板的沿着图8A的箭头VIIIB-VIIIB截取的部分放大图和截面图;以及图9A是在根据第五变形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中形成的多余树脂的平面图,并且图9B是废料板的沿着图9A的箭头IXB-IXB截取的截面图。在下面列出了与实施例的一些元件对应的参考标记和标号。10:铁芯片11:树脂孔12:层叠铁芯本体13:树脂20:模制装置21:下模具(模具单元)22、22a:树脂积存罐(树脂积存部)23:柱塞24:废料板25:流道25a:槽底26:浇口孔27:凸部28:紧密接触部29:外周面(周侧表面)30:多余树脂31、32、32a、33、33a:树脂部34:接触面35:对置面40:紧密接触部41:废料板42:第一加宽部43:多余树脂44:树脂部45:紧密接触部46:废料板47:虚设流道48:多余树脂49:虚设浇口孔50:紧密接触部51:凸部52:对置面53:废料板54、54a:下模具(模具单元)55、56:第二加宽部57:内周面58:多余树脂60:模制装置61:废料板62:凹部63:紧密接触部64:多余树脂65:树脂部66:外周面(周侧表面)67:对置面70:紧密接触部71:凹部72:辅助凸部73:废料板74:多余树脂75:树脂部80:废料板具体实施方式随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将理解本专利技术。首先,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应用到的层叠铁芯,并且然后,将描述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和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方法。如图1A至1D以及7A至7D所示,层叠铁芯具有层叠铁芯本体12,该层叠铁芯本体12通过层叠多个环状的铁芯片10而构成,并且内部形成有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树脂孔11。例如,从条状工件(薄金属板)冲裁并且形成铁芯片10,该条状工件由具有大约0.10mm至0.5mm的厚度的非晶体材料或电磁钢板制成。另外,铁芯片10可以是从一个条状工件冲裁的片,或者是从多个(例如,两个或三个以上)堆叠的条状工件冲裁的片。铁芯片10具有环状的一体结构,然而该铁芯片10可以具有能够将多个圆弧形的铁芯片部环状地接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和树脂注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具单元,该模具单元包括树脂积存部;收纳单元,该收纳单元与所述模具单元配对,并且从层叠方向上的两侧将层叠铁芯本体夹持在该收纳单元与所述模具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层叠铁芯本体包括多个层叠的铁芯片和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在所述层叠的铁芯本体内贯通的树脂孔;柱塞,该柱塞将所述模具单元中形成的所述树脂积存部内的树脂挤出;以及废料板,该废料板布置于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与所述模具单元之间,并且该废料板包括流道,挤出的所述树脂经过所述流道注入到所述层叠铁芯本体的所述树脂孔,其中,所述废料板在与所述柱塞对置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树脂的紧密接触部,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凸部或凹部,该凸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槽底而向所述柱塞侧凸出,该凹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所述槽底而向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侧凹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0 JP 2016-1577441.一种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具单元,该模具单元包括树脂积存部;收纳单元,该收纳单元与所述模具单元配对,并且从层叠方向上的两侧将层叠铁芯本体夹持在该收纳单元与所述模具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层叠铁芯本体包括多个层叠的铁芯片和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在所述层叠的铁芯本体内贯通的树脂孔;柱塞,该柱塞将所述模具单元中形成的所述树脂积存部内的树脂挤出;以及废料板,该废料板布置于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与所述模具单元之间,并且该废料板包括流道,挤出的所述树脂经过所述流道注入到所述层叠铁芯本体的所述树脂孔,其中,所述废料板在与所述柱塞对置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树脂的紧密接触部,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凸部或凹部,该凸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槽底而向所述柱塞侧凸出,该凹部超过形成在所述废料板中的所述流道的所述槽底而向所述层叠铁芯本体侧凹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其中,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所述凸部,并且所述凸部的外侧宽度朝着所述柱塞侧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其中,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所述凹部,并且所述凹部的内侧宽度朝着所述柱塞侧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其中,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所述凹部,并且所述凹部的内部还包括向所述柱塞侧凸出的凸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其中,所述紧密接触部还包括第一加宽部,该第一加宽部的内侧宽度比所述树脂积存部的内侧宽度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铁芯的树脂注入装置,其中,所述流道连通到所述第一加宽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普浩敏松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