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491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及制作方法,所述连接件整体呈圆筒型,且其侧面具有一断口,还具有外卡件(1)、内卡件(2)及缓冲部(6);所述外卡件(1)分别设置在连接件上下两端的端口,所述缓冲部(6)设置在内表面中部,由内表面凸起形成,具有一开口,所述内卡件(2)设置在缓冲部上。

A high pressure metal connector socket connector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pressure metal connector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cylindrical, and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racture, but also has a wild card (1 cards), (2) and buffer (6); the Ministry of external parts (1)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port, the buffer portion (6)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entral, formed by the convex inner surface, with an opening, the inner member (2) is arranged in the buffer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连接器插孔接触媒介,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传输领域,随着对高电压、大电流的引入,在连接器的设计及选用方面,需要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实现高压、大电流的电力传输,这就使得我们在设计高压连接器时对其接触对的性能进行优化。国内现有的许多接触对产品在性能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有大电流经过时,会产生巨大的发热量,对产品有较大的损耗,产品使用寿命短,并且在制造过程中,连接器内壁容易被划伤,连接件易变形破损,安装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及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整体呈圆筒型,且其侧面具有一断口,还具有外卡件、内卡件及缓冲部;所述外卡件分别设置在连接件上下两端的端口,所述缓冲部由内表面凸起形成,具有一开口,所述内卡件具有一缺口,内卡件设置在缓冲部上。进一步,所述外卡件为片状,均匀分布在沿端口的圆周上。进一步,所述外卡件向外翻起,外卡件边缘形成的直径最大的圆为该连接件的外圆,具有外圆直径。进一步,所述缓冲部均匀分布在内表面形成的同一圆周线上。进一步,所述缓冲部一侧具有开口,所有的开口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分布。进一步,所述内卡件为片状,具有倒角。进一步,所述缺口设置在内卡件倒角上。进一步,所述内卡件倒角背离缓冲部开口延伸方向与缓冲部连接。进一步,沿所述内卡件倒角边缘形成的直径最小的圆为该连接件的内圆,具有内圆直径。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选定插孔规格确定连接件周长;(b)将连接件预弯曲成圆筒型;(c)缩小断口宽度,将连接件放入插头;(d)外卡件与插头内平台抵触;(e)插针预装配,插针与缺口卡合;(f)拔出插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插孔连接件采用圆筒形结构,在插孔中与插针配合,满足高压金属连接器的装配设计要求。2、结构简单,生产原料容易获取。3、采用此种结构后,电气性能方面,可保证长时间大电流传输,从温升、接触电阻等方面能有效地服务10mm、12mm和14mm系列高压连接器产品。4、机械性能稳定,可实现约大于1500次插拔,其插拔力变化较小。5、制作方法简单,省时省力,且可避免连接器内壁划伤。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的安装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剖视图。图中标记:1为外卡件,2为内卡件,3为外圆,4为内圆,5为金属连接器内平台,6为缓冲部,7为缺口。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外卡件1设置在端口处,沿端口圆周均匀分布,实施例为片状齿型,外卡件1向圆筒外部翻起,沿外卡件1边缘形成的直径最大的圆为该连接件的外圆3,具有外圆直径。该连接件安装到连接器时,与连接器内壁卡合,外卡件1还具有弹性系数,在卡合时因受力产生弹性形变,安装到位后,恢复形变,从而节省用力,使安装方便。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的俯视图,如图所示,连接件整体呈圆筒形,且具有一断口。缓冲部6设置在连接件内壁的中部位置,由连接件内壁向内圆心凸起形成,缓冲部6一侧具有开口,缓冲部6具有弹性系数,且均匀分布在内表面形成的同一圆周线上(该圆是该曲面上直径最小的圆),所述开口沿该圆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分布。当插针插入到插孔中时,缓冲部6接收来自内卡件2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增大内圆4半径,使插针顺利进入插孔,节省插入力,使操作更加方便。如图1所示,内卡件2为片状,实施例为片状三角形,其中一只角为倒角,该倒角具有一缺口7,所述倒角背离缓冲部6开口延伸方向与缓冲部连接,沿内卡件倒角边缘形成的直径最小的圆为该连接件的内圆4,具有内圆直径。当金属连接器插针与插孔连接时,内卡件2被挤压,受力而产生弹性形变,内圆直径瞬时增大,插针与内卡件倒角上的缺口顺利卡合后,内卡件2受力减小,恢复形变。该过程相较以前的设计更加省力,且操作方便。如图3所示为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安装效果图。如图4所示为专利技术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的剖视图,标记5为金属连接器插孔内平台,当连接件下端的外卡件与插孔内平台相抵触时,连接件安装到位。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连接件适应内直径分别为10mm、12mm及14mm的金属连接器插孔,当使用内直径为10mm的连接器时,其对应的内圆直径为9.4mm;当使用内直径为12mm的连接器时,其对应的内圆直径为11.4mm;当使用内直径为14mm的连接器时,其对应的内圆直径为13.5mm。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选定插孔规格确定连接件周长;(b)将连接件预弯曲成曲型;(c)缩小断口宽度,将其连接件放入金属连接器插头;(d)下推连接件使其下端的外卡件与金属连接器插头内平台抵触;(e)用对应规格的插针预装配,插针与缺口7卡合;(f)拔出插针。其中,步骤(a)中的插孔规格有10mm、12mm及14mm,对应的连接件周长分别为34mm、44mm及50mm。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及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整体呈圆筒型,且其侧面具有一断口,还具有外卡件(1)、内卡件(2)及缓冲部(6);所述外卡件(1)分别设置在连接件上下两端的端口,所述缓冲部(6)由内表面凸起形成,具有一开口,所述内卡件(2)具有一缺口(7),内卡件(2)设置在缓冲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整体呈圆筒型,且其侧面具有一断口,还具有外卡件(1)、内卡件(2)及缓冲部(6);所述外卡件(1)分别设置在连接件上下两端的端口,所述缓冲部(6)由内表面凸起形成,具有一开口,所述内卡件(2)具有一缺口(7),内卡件(2)设置在缓冲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件(1)为片状,均匀分布在沿端口的圆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件(1)向外翻起,外卡件(1)边缘形成的直径最大的圆为该连接件的外圆(3),具有外圆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6)均匀分布在内表面形成的同一圆周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高压金属连接器插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6)一侧具有开口,所有的开口沿顺时针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江舟王斌卢一鹏樊迟赵阳高兰刘伟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