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05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还包括球顶以及主密封圈;且处于关闭位的球顶由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球顶的上球面与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从而改变了现有可膨胀密封圈充气膨胀密封的密封原理,使得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可以做的远远大于气力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物料颗粒的粒径上限,使得圆顶阀中遗留的物料颗粒不会卡在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处,从而从导致现有可膨胀密封圈磨损的外因这一方面解决了圆顶阀中的密封圈容易被磨损的问题,提高了圆顶阀中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力输送
,尤其是涉及一种圆顶阀。
技术介绍
圆顶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阀门,它可以切断进入压力罐的流动料流或者静止料柱,然后关闭实现密封,从而保证压力罐的充填率为100%,且无须依赖于发送罐的料位计,所以控制原理简单可靠。当处理磨琢性物料时,内嵌于圆顶阀座的可膨胀密封圈,保证阀门前后的工作压力差。目前,现有技术中圆顶阀的结构包括阀体、可膨胀密封圈、顶板、球顶以及动力装置,可膨胀密封圈通过上支撑环以及下支撑环固定于顶板上,顶板固定于阀体的上环面上,球顶通过轴承固定在阀体上,且球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其工作过程大致为:当圆顶阀打开时,首先可膨胀密封圈放气收缩,恢复与球顶之间的0.3~0.5mm的间隙,然后球顶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由关闭位转动至打开位;当圆顶阀关闭时,首先球顶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由打开位转动至关闭位,然后可膨胀密封圈充气膨胀,将与球顶之间的0.3~0.5mm的间隙密封。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一个圆顶阀与一个插板阀搭配作为一个组合共同使用,且通常将插板阀设置在圆顶阀的上方,二者的工作过程大致为:当需要向气力输送系统的压力罐送料时,首先圆顶阀动作,由关闭变为打开,然后插板阀动作打开,开始向压力罐送料;当压力罐即将灌满时,首先插板阀先动作关闭,截断料流,然后圆顶阀动作,由打开变为关闭,完成供料。在圆顶阀的上方设置一个插板阀,主要是考虑到圆顶阀是一种精密阀,成本较高,使用一种粗糙且成本低的插板阀对其进行保护,在圆顶阀开合之前,先通过插板阀的开合来截断或者通路粉状物料流,用插板阀来承担的粉状物料流的重量,尽量避免物料流与圆顶阀直接接触,同样也避免了可膨胀密封圈与球顶之间卡满物料颗粒,减少了可膨胀密封圈的磨损。但是,即使是设置了插板阀,在插板阀截断物料流后,不可避免地总有少量的物料颗粒散落在圆顶阀上,然后这些物料颗粒中的大部分就会在自身的重量和/或球顶的转动等动力下发生位移,并最终卡在可膨胀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处,久而久之,卡在此处的物料颗粒越来越多,且随着时间推移,对可膨胀密封圈逐渐磨损,导致可膨胀密封圈经常被磨坏,严重缩短了可膨胀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可膨胀密封圈被磨坏后必须及时停机更换,由此也导致整个气力输送系统经常停机,影响生产。因此,如何在搭配插板阀的情况下,改进圆顶阀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卡在球顶与密封圈之间的缝隙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对密封圈的磨损,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顶阀,通过改进圆顶阀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卡在球顶与密封圈之间的缝隙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对密封圈的磨损,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还包括球顶以及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所述主密封圈通过下支撑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球顶由左支腿以及右支腿支撑,所述右支腿通过右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动气缸的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左支腿通过左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左滑动轴承包括左滑动轴套以及左转轴,所述左支腿包括左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左转轴销轴连接的左套管,所述右支腿包括右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销轴连接的右套管;所述左气缸以及右气缸均为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气缸;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且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球顶,所述左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左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右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右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左塞子孔,所述左塞子孔位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左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右塞子孔,所述右塞子孔位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右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所述左塞子孔中设置有左橡胶塞,所述右塞子孔中设置有右橡胶塞;与所述左气缸连接的两根左气动软管从所述左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且与所述右气缸连接的两根右气动软管从所述右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所述左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以密封,且所述右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带动进行上下往复式运动,且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且在所述球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始终保持为极限内收缩状态,且在所述球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球顶的上球面的球心在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上;在所述球顶向上运动之前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与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之间的竖直间距常态化保持为5mm~20mm中的一个定值。优选的,还包括喷气吹扫装置;所述喷气吹扫装置包括导气盖、外螺纹管以及进气软管;所述导气盖为小半薄壁球壳状,所述导气盖的球心与所述球顶的球心重合,所述导气盖的上球面上沿其竖向中心线开设有第一内螺纹通孔;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上沿其竖向中心线开设有第二内螺纹通孔;所述导气盖通过旋拧入第一内螺纹通孔以及第二内螺纹通孔的外螺纹管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球顶上,所述导气盖的下球面与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之间留有间隙以用于形成喷气通道,所述外螺纹管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通孔通过生料带密封连接,所述外螺纹管的上管口用塞子封闭,所述外螺纹管的上管口与所述导气盖的上球面平齐;所述导气盖的壳厚为1mm,所述喷气通道的径向宽度为2mm;所述进气软管的外端用于与压力气源装置连通,所述进气软管从所述左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球顶的内侧空腔中,所述进气软管的内端与所述外螺纹管的下管口密封连通;所述外螺纹管的位于喷气通道中的管壁上开设有六个矩形通孔,每个矩形通孔的外开口长度等于所述外螺纹管的外径的1/6,六个矩形通孔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三个矩形通孔位于上层,剩余三个矩形通孔位于下层,上层的三个矩形通孔沿圆周360°均匀分布,下层的三个矩形通孔沿圆周360°均匀分布,上层的三个矩形通孔与下层的三个矩形通孔插空交错布置以使得所述外螺纹管的管壁在圆周360°上均有出气口。优选的,所述主密封圈为实心密封圈,且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为用于与所述球顶相贴合的球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还包括球顶以及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带动进行上下往复式运动;且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从而改变了现有可膨胀密封圈充气膨胀进行密封的密封原理,由于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右气缸的右活塞杆的行程不受限制,可以做的比较大,例如5mm~20mm,从而使得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可以比较大,可以远远大于气力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物料颗粒的粒径上限,从而使得圆顶阀中遗留的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圆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顶以及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所述主密封圈通过下支撑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球顶由左支腿以及右支腿支撑,所述右支腿通过右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动气缸的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左支腿通过左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左滑动轴承包括左滑动轴套以及左转轴,所述左支腿包括左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左转轴销轴连接的左套管,所述右支腿包括右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销轴连接的右套管;所述左气缸以及右气缸均为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气缸;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且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球顶,所述左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左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右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右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左塞子孔,所述左塞子孔位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左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右塞子孔,所述右塞子孔位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右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所述左塞子孔中设置有左橡胶塞,所述右塞子孔中设置有右橡胶塞;与所述左气缸连接的两根左气动软管从所述左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且与所述右气缸连接的两根右气动软管从所述右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所述左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以密封,且所述右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带动进行上下往复式运动,且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且在所述球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始终保持为极限内收缩状态,且在所述球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球顶的上球面的球心在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上;在所述球顶向上运动之前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与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之间的竖直间距常态化保持为5mm~20mm中的一个定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顶以及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所述主密封圈通过下支撑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球顶由左支腿以及右支腿支撑,所述右支腿通过右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动气缸的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左支腿通过左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左滑动轴承包括左滑动轴套以及左转轴,所述左支腿包括左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左转轴销轴连接的左套管,所述右支腿包括右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销轴连接的右套管;所述左气缸以及右气缸均为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气缸;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且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球顶,所述左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左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右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右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左塞子孔,所述左塞子孔位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左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右塞子孔,所述右塞子孔位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右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所述左塞子孔中设置有左橡胶塞,所述右塞子孔中设置有右橡胶塞;与所述左气缸连接的两根左气动软管从所述左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且与所述右气缸连接的两根右气动软管从所述右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所述左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以密封,且所述右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带动进行上下往复式运动,且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且在所述球顶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公利李尚英杨成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得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