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99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源加热装置,涉及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器(5)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上;循环泵(6)的进油口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下,循环泵(6)的出油口与加热器(5)的进油口连通,加热器(5)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能均衡油箱内油源的温度梯度,提高了温度场的均匀性,减小了油源温度波动,避免了引起主轴及导轨等关键部件的微小热变形,保证了超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源加热装置,涉及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参见图1,它包括油箱1、温度传感器2、温控单元3、控制器4、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2的感温部位浸没在油箱1的液面以下,温度传感器2的油温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3的油温信号输入端3a连接,温控单元3的总线端口3b与控制器4的总线端口连接,温控单元3的加热电源输出端3c与加热器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加热器5浸没在油箱1的液面以下。其缺点是:该加热装置造成油箱内油源温度梯度大,越靠近加热器附近油温越高,油温分布不均会造成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温度波动大,引起主轴及导轨等关键部件微小热变形,进而影响超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以便均衡油箱内油源的温度梯度,提高温度场的均匀性,减小油源温度波动,避免引起主轴及导轨等关键部件的微小热变形,保证超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包括油箱1、温度传感器2、温控单元3、控制器4、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2的感温部位浸没在油箱1的液面以下,温度传感器2的油温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3的油温信号输入端3a连接,温控单元3的总线端口3b与控制器4的总线端口连接,温控单元3的加热电源输出端3c与加热器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加热器5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上;循环泵6的进油口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下,循环泵6的出油口与加热器5的进油口连通,加热器5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能均衡油箱内油源的温度梯度,提高了温度场的均匀性,减小了油源温度波动,避免了引起主轴及导轨等关键部件的微小热变形,保证了超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结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包括油箱1、温度传感器2、温控单元3、控制器4、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2的感温部位浸没在油箱1的液面以下,温度传感器2的油温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3的油温信号输入端3a连接,温控单元3的总线端口3b与控制器4的总线端口连接,温控单元3的加热电源输出端3c与加热器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加热器5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上;循环泵6的进油口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下,循环泵6的出油口与加热器5的进油口连通,加热器5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油箱1中的油源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4通过温控单元3精确控制加热器5的工作电流,加热器5位于油源液面以上,循环泵6从油箱1将油泵入加热器5中,对油源进行加热,加热后油液回流入油箱1,从而保证油箱1中油液温度均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的循环泵6是成品件。通过采用本专利所述装置,实现了油箱内油液20℃±0.1℃的控制精度,避免图1所示装置中直接对油箱内的静态油液进行加热导致的油箱内油液的温度梯度超过2℃,导致温控精度超差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包括油箱(1)、温度传感器(2)、温控单元(3)、控制器(4)、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2)的感温部位浸没在油箱(1)的液面以下,温度传感器(2)的油温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3)的油温信号输入端(3a)连接,温控单元(3)的总线端口(3b)与控制器(4)的总线端口连接,温控单元(3)的加热电源输出端(3c)与加热器(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加热器(5)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上;循环泵(6)的进油口位于油箱(1)的液面以下,循环泵(6)的出油口与加热器(5)的进油口连通,加热器(5)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油源加热装置,包括油箱(1)、温度传感器(2)、温控单元(3)、控制器(4)、加热器(5);温度传感器(2)的感温部位浸没在油箱(1)的液面以下,温度传感器(2)的油温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温控单元(3)的油温信号输入端(3a)连接,温控单元(3)的总线端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松保庞信韩海涛杜海涛徐昌语张立斌庞长涛鲍龙祥申珅金秀梅张伟伟孙永春王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