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粘稠性的机械润滑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助剂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高粘稠性的机械润滑剂。
技术介绍
润滑剂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润滑剂对摩擦副还能起冷却、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为了改善润滑性能,在某些润滑剂中可加入合适的添加剂。选用润滑剂时,一般须考虑摩擦副的运动情况、材料、表面粗糙度、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润滑剂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在机械设备中,润滑剂大多通过润滑系统输配给各需要润滑的部位。机械设备多由金属制备,金属在摩擦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容易出现凹槽类的损伤,金属表面多涂覆有防锈层,出现损伤后,容易出现锈蚀,而现有润滑剂除了润滑之外无法短暂弥补该损伤,容易造成损伤的扩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润滑剂除了润滑之外无法短暂弥补该损伤,容易造成损伤的扩展,目的在于提供高粘稠性的机械润滑剂,覆盖损伤表面,暂时弥补损伤凹槽。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高粘稠性的机械润滑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醋酸丁脂3~7份、硼酸5~10份、锆锰粉混料3~9份、硬脂酸2~7份、甘油4~11份、烷基硫酸钠3~13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
【技术保护点】
高粘稠性的机械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醋酸丁脂3~7份、硼酸5~10份、锆锰粉混料3~9份、硬脂酸2~7份、甘油4~11份、烷基硫酸钠3~13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2~8份、氯化石蜡1~9份、石墨5~12份、分散剂5~10份、基础油60~90份、亚磷酸脂20~40份、抗氧剂6~10份、硅烷偶联剂30~40份、桦叶菊萜酸50~60份、齐墩果酮酸60~70份、枸橼酸甲酯30~60份、盐酸10~20份、增粘剂1~20份、磷酸1~50份、二异氰酸酯10~30份、氯化石蜡5~10份、液体石蜡30~40份、正构十六烷烃10~20份、硅油30~50份、白油7~13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粘稠性的机械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醋酸丁脂3~7份、硼酸5~10份、锆锰粉混料3~9份、硬脂酸2~7份、甘油4~11份、烷基硫酸钠3~13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2~8份、氯化石蜡1~9份、石墨5~12份、分散剂5~10份、基础油60~90份、亚磷酸脂20~40份、抗氧剂6~10份、硅烷偶联剂30~40份、桦叶菊萜酸50~60份、齐墩果酮酸60~70份、枸橼酸甲酯30~60份、盐酸10~20份、增粘剂1~20份、磷酸1~50份、二异氰酸酯10~30份、氯化石蜡5~10份、液体石蜡30~40份、正构十六烷烃10~20份、硅油30~50份、白油7~13份、磷片石墨4~6份、耐磨剂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稠性的机械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醋酸丁脂3份、硼酸3份、锆锰粉混料3份、硬脂酸2份、甘油4份、烷基硫酸钠3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2份、氯化石蜡1份、石墨5份、分散剂5份、基础油60份、亚磷酸脂20份、抗氧剂6份、硅烷偶联剂30份、桦叶菊萜酸50份、齐墩果酮酸60份、枸橼酸甲酯30份、盐酸10份、增粘剂1份、磷酸1份、二异氰酸酯10份、氯化石蜡5份、液体石蜡30份、正构十六烷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念英,李睿阳,倪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梅塞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