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9650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润滑油和添加剂:所述润滑油由以下原料组成:硅油80‑100份、机油60‑80份和主轴油70‑95份,所述添加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聚乙烯醇水溶液15‑20份、三缩水甘油基三聚异氰酸酯16‑20份、聚丙烯酸钠10‑15份、9,11‑亚油酸7‑12份、偏苯三酸‑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盐20‑25份、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13‑16份、石蜡烯15‑22份、己二酸二17‑25份、氯化钠8‑14份、磺酸钙10‑17份、硼酸铵20‑26份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13‑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适应极压润滑、高温和低温,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具有防腐、抗磨、抗氧和降凝的效果,使得该纺织润滑剂具有优异的润滑效果,并增大了该纺织润滑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剂
,具体为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织物在织造和前处理等工艺过程中,很多因素可能使织物变得手感粗糙,均需加润滑剂提高手感。润滑剂是一种能赋予衣物和织物在手感、穿着和使用时有柔软愉悦感觉的日用化工产品。润滑剂的润滑和柔软作用主要是使用后可减少织造中断头,适合于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纱及其混纺纱,由于润滑剂吸附在纤维表面以后,防止纤维与纤维直接接触,降低了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减少织物组分间的阻力和织物与人体之间的阻力,以达到手感柔软、滑爽和穿着舒适的效果。而传统的纺织润滑剂虽然具有润滑的效果,但同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磨损性、氧化性和絮凝性,使得润滑剂的润滑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油和添加剂:所述润滑油由以下原料组成:硅油80‑100份、机油60‑80份和主轴油70‑95份;所述添加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聚乙烯醇水溶液15‑20份、三缩水甘油基三聚异氰酸酯16‑20份、聚丙烯酸钠10‑15份、9,11‑亚油酸7‑12份、偏苯三酸‑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盐20‑25份、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13‑16份、石蜡烯15‑22份、己二酸二17‑25份、氯化钠8‑14份、磺酸钙10‑17份、硼酸铵20‑26份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13‑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油和添加剂:所述润滑油由以下原料组成:硅油80-100份、机油60-80份和主轴油70-95份;所述添加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聚乙烯醇水溶液15-20份、三缩水甘油基三聚异氰酸酯16-20份、聚丙烯酸钠10-15份、9,11-亚油酸7-12份、偏苯三酸-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盐20-25份、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13-16份、石蜡烯15-22份、己二酸二17-25份、氯化钠8-14份、磺酸钙10-17份、硼酸铵20-26份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13-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油和添加剂:所述润滑油由以下原料组成:硅油80份、机油60和主轴油70份;所述添加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聚乙烯醇水溶液15份、三缩水甘油基三聚异氰酸酯16份、聚丙烯酸钠10份、9,11-亚油酸7份、偏苯三酸-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盐20份、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13份、石蜡烯15份、己二酸二17份、氯化钠8份、磺酸钙10份、硼酸铵2份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效果优异的纺织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并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再将环体经裂解和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和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保军刘申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