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模量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模量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合成
技术背景在家电制造行业,注塑级耐热聚丙烯由于其在负载条件下耐热温度高、光泽度好、弯曲模量和硬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市场需求强劲。提高聚丙烯的刚性按方法可分为釜外增刚和釜内增刚两种。釜外增刚法是指通过共混的方式,对聚丙烯添加填充物、成核剂或增刚剂。填充物主要有碳酸钙、滑石粉、云母、纳米粒子、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它们虽能提高聚丙烯的弯曲模量和热变形温度,但同时也降低了聚丙烯的抗冲击强度、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度等性能,因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用于提高聚丙烯刚性的成核剂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芳基磷酸盐类,如日本旭电化开发的NAl成核剂,美国Miliken公司开发出的HPN-68成核剂等。增刚剂主要是氢化石油树脂,加入聚丙烯进行改性时,随增刚剂添加量的增加,聚丙烯的刚性增强,通常当增刚剂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0%时,聚丙烯的刚性达到最大值。釜内增刚法是指通过改进聚合工艺,或选用适合的催化剂体系,或对催化剂进行改性,或向反应器内添加成核剂,或上述几种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模量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复合成核剂的制备:在无水乙醇中,氮气保护下,将成核剂、硅胶、无水氯化镁混合,在80℃±2℃回流搅拌50~6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喷雾干燥,得球形复合载体;(2)催化剂的负载:氮气保护下,球形复合载体与四氯化钛在‑10℃~‑25℃下搅拌反应50~60min;升温至55~60℃继续搅拌反应25~30min;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5~85℃,再反应110~120min;反应结束后混合液冷却至35~40℃,固体沉降,滤除上层清液;再次加入四氯化钛,升温至115~125℃,搅拌反应110~12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模量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复合成核剂的制备:在无水乙醇中,氮气保护下,将成核剂、硅胶、无水氯化镁混合,在80℃±2℃回流搅拌50~6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喷雾干燥,得球形复合载体;(2)催化剂的负载:氮气保护下,球形复合载体与四氯化钛在-10℃~-25℃下搅拌反应50~60min;升温至55~60℃继续搅拌反应25~30min;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5~85℃,再反应110~120min;反应结束后混合液冷却至35~40℃,固体沉降,滤除上层清液;再次加入四氯化钛,升温至115~125℃,搅拌反应110~120min;然后将混合液降温至35~40℃,干燥,依次用甲苯、己烷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即得流动性良好的球形复合载体催化剂;(3)聚丙烯的制备:在聚合釜中加入聚合级丙烯和三乙基铝己烷溶液,搅拌均匀后,升温至35~40℃,搅拌10~12min;向聚合釜内加入混合型外给电子体及复合载体催化剂,并通过高压氢气管线向聚合釜中加入高纯氢气,搅拌下升温至68~70℃,聚合110~120min;聚合结束后冷却,将聚合釜温度降至室温,从聚合釜的下出料口出料,造粒,得球形聚丙烯。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模量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复合成核剂的制备中,硅胶的平均粒径为2um,堆密度为0.1g/cm3,比表面为340m2/g;成核剂为Millad3988。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模量聚丙烯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呼小洲,张宇婷,梁斌,侯侠,唐靖,鲁风,席静,李亚玲,席满意,朱博超,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