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06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包括主机、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连接在主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软轴;所述主机包括激振器箱体、激振器、设置在激振器下端的簧套、设置在簧套内的振动压簧以及固定连接在簧套下端部的夹桩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传动软轴传输驱动力,便于快速连接,占用空间小,动力来源广泛;激振器采用双齿轮啮合,使一对转轴以同角速度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固定在两转轴上的平衡铁所产生离心力的垂直分力叠加,形成强激振力,驱动激振器上下振动冲击速率高、能量大;采用本打桩机取代目前人力夯打的作业方式,不仅可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防汛抢险打桩机械化。

A portable flood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pi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flood control piling machine, including a flexible transmission shaft host, power device and a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st and the power device; the main machine comprises a box body, vibration exciter,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exciter spring set, set the vibration in the spring sleeve and a pressure spring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pile clamping sleev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flexible shaft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convenient connection, small occupied space, power source widely; exciter with double gear, a pair of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rotat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so that the balance of iron fixed on the two rotating shaft of the centrifuga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stack, forming a strong shock vibration force, driving vibration exciter under high speed, vibration and impact energy; the piling machine to replace the human dynamic play mode of operation,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implement flood control piling mechan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纵横,地形复杂,年降水量集中,大部分地区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特别是我国各大江河中下游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0%的工农业产值,这些地区地面高程有不少处于江河洪水水位以下,靠20余万公里长的堤防保护安全,防洪问题极为尖锐。依靠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防洪工程体系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物质基础,抵御了一次又一次洪水袭击,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洪水造成的损失。自古以来,黄河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河流,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决口达1593次,重要改道26次,有6次是大迁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加大了海河、淮河两大流域的洪水灾害。在防洪抢险过程中,传统的捆抛柳石枕、桩柴护岸、柳石楼厢等抢险技术作为应急抢护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这些抢护方法中,需大量的木桩(铁桩)固定柳枕和厢埽,可见打桩是各种抢护方法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由于防汛抢险环境、地质情况各不相同,防汛木桩、金属桩、混凝土桩的用途也不一样,决定了防汛木桩、金属桩、混凝土桩的直径和打入深度,影响着打桩的难度及劳动强度。长期以来,打桩方式以油锤、人力夯、手砸人工打桩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目前国内外设计制造的打桩机主要用于建筑桩基工程和桥梁工程,由于桩基工程用桩大多为一二十米长的钢板桩、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桩,所以打桩机的激振力吨位大至数十吨,小至数吨,且设备整机重量大、价格昂贵、运输不方便,使用受场地限制。防汛抢险除堵口用长木桩和钢管桩、防汛木桩、金属桩、混凝土桩外,一般用中小型桩,要求打桩机轻巧、便携,机动性好,快速、操作简单。显然,大型的打桩机不适用于抢险打桩作业的要求。现有的其他一些车载打桩机也存在机动性差、操作不便、安全性、稳定性差等缺点,不能满足防汛抢险打桩作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包括主机、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连接在主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软轴;所述主机包括激振器箱体、设置在激振器箱体内的激振器、设置在激振器下端的簧套、设置在簧套内的振动压簧以及固定连接在簧套下端部的夹桩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振器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两侧壁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偏心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平衡铁、偏心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平衡铁以及设置在小齿轮端面上的传动软轴接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平衡铁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偏心力矩与第二平衡铁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偏心力矩对等;所述第一平衡铁与第二平衡铁在激振器箱体内交错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振器箱体上方固定安装有激振器箱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振器箱体外侧壁上设置有盖合第一转轴端部和第二转轴端部的轴承盖;所述轴承处设置有固定在激振器箱体外侧部的小轮轴承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桩套套体侧部设置有通孔、固定设置在通孔处的丝母以及与丝母螺纹连接的丝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桩套外侧还设置有加强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为柴油机、电动机、空压机或动力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软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传动软轴接口相匹配的接头。本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是根据水利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发研制的一种新颖水利建设防汛抢险专用机械,可广泛应用于防汛抗洪抢险、汛前汛后堤岸加固、江河湖塘堤岸维护的打桩作业;采用传动软轴传输驱动力,便于快速连接,占用空间小,动力来源广泛;激振器采用双齿轮啮合,使一对转轴以同角速度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固定在两转轴上的平衡铁所产生离心力的垂直分力叠加,形成强激振力,驱动激振器上下振动冲击速率高、能量大;本技术应用振动冲击理论,具有能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两人抬举便可是是打桩作业、机动性强等优点,采用本打桩机取代目前人力夯打的作业方式,不仅可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防汛抢险打桩机械化。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主机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主机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平衡铁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平衡铁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第一平衡铁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丝杠、2丝母、3夹桩套、4加强套、5振动压簧、6簧套、7激振器箱体、8把手、9激振器箱盖、10第一平衡铁、11传动软轴接口、12小齿轮、13轴承盖、14小轮轴承盖、15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7轴承、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二平衡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如附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包括主机、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连接在主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软轴;所述主机包括激振器箱体7、设置在激振器箱体7内的激振器、设置在激振器下端的簧套6、设置在簧套6内的振动压簧5以及固定连接在簧套6下端部的夹桩套3。所述激振器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7两侧壁上的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齿轮18、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16上且与第一齿轮1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8或第二齿轮19相啮合的小齿轮12、偏心固定在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平衡铁10、偏心固定在第二转轴16上的第二平衡铁20以及设置在小齿轮12端面上的传动软轴接口11;所述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平衡铁10安装在第一转轴15的偏心力矩与第二平衡铁20安装在第二转轴16的偏心力矩对等;所述第一平衡铁10与第二平衡铁20在激振器箱体7内交错设置。所述激振器箱体7上方固定安装有激振器箱盖9。所述小齿轮12、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均通过轴承17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7上。所述激振器箱体7外侧壁上设置有盖合第一转轴15端部和第二转轴16端部的轴承盖13;所述轴承17处设置有固定在激振器箱体7外侧部的小轮轴承盖14。所述夹桩套3套体侧部设置有通孔、固定设置在通孔处的丝母2以及与丝母2螺纹连接的丝杠1,即可固定直径也可根据桩木直径灵活变径,通过旋紧或旋松丝杠1适合多直径规格的桩体。所述夹桩套3外侧还设置有加强套4,加强套4起到加强夹桩套3结构的作用。所述动力装置为柴油机、电动机、空压机或动力站。所述传动软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传动软轴接口11相匹配的接头。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传动软轴两端的接头分别连接在小齿轮12端面上的传动软轴接口11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接口上,将桩体上端装入夹桩套3套筒内,顶紧夹桩套3上端的砧板,转动丝杠1,压紧桩体侧部;由两名操作人员垂直扶住主机和桩体,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机、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连接在主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软轴;所述主机包括激振器箱体(7)、设置在激振器箱体(7)内的激振器、设置在激振器下端的簧套(6)、设置在簧套(6)内的振动压簧(5)以及固定连接在簧套(6)下端部的夹桩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机、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连接在主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软轴;所述主机包括激振器箱体(7)、设置在激振器箱体(7)内的激振器、设置在激振器下端的簧套(6)、设置在簧套(6)内的振动压簧(5)以及固定连接在簧套(6)下端部的夹桩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器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激振器箱体(7)两侧壁上的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齿轮(18)、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16)上且与第一齿轮(1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8)或第二齿轮(19)相啮合的小齿轮(12)、偏心固定在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平衡铁(10)、偏心固定在第二转轴(16)上的第二平衡铁(20)以及设置在小齿轮(12)端面上的传动软轴接口(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汛抢险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平衡铁(10)安装在第一转轴(15)的偏心力矩与第二平衡铁(20)安装在第二转轴(16)的偏心力矩对等;所述第一平衡铁(10)与第二平衡铁(20)在激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