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37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包括转动座、自动化伸缩构件和吊绳;其中,转动座转动连接在排涝车上,连接有第一转动驱动构件;自动化伸缩构件具有连接端和延伸端,连接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并连接有第二转动驱动构件,延伸端连接有收卷组件;吊绳的一端与收卷组件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排水泵相连。在应急排涝作业时,将排涝车停靠在内涝区附近,而后通过转动座的转动、自动化伸缩构件的摆动和伸缩,将排水泵移动至内涝区的正上方,最后通过收卷组件将排水泵放入内涝区域,即可实现内涝区的排水。本申请提供的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免除将排涝车驶入内涝区的过程,提高了应急排涝作业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抢险排涝
,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而没有了土地、草地保护,城市内涝在国内肆虐。根据已有的信息统计,以前的城市内涝主要发生在一些沿海且地势较低的区域,而现有的城市内涝已经发展到了内陆中,并呈现出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的特点,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安全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0003]为了提高抢险排涝作业的效率,抢险人员通常驾驶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至内涝区域,然后将排水泵的进水部分抛入水中,利用排水泵的吸力完成洪水的转移(与排水泵相连的排水管端处在远离内涝区域的位置),从而减轻内涝的影响。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作业步骤需要将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完全行驶到内涝区域,由于内涝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排水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无法完成高效且安全的排涝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用于装配在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上并与排水泵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转动座,用于沿上下方向转动连接在排涝车上,连接有第一转动驱动构件;自动化伸缩构件,能够沿自身轴向延伸,具有连接端和延伸端;所述连接端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座上,并连接有第二转动驱动构件;所述延伸端上连接有收卷组件;以及吊绳,其中一端与所述收卷组件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排水泵相连;在所述排涝车停靠于内涝区附近时,通过转动所述转动座、摆动所述自动化伸缩构件,以及调节所述自动化伸缩构件的长度,能够使所述排水泵移动至内涝区域的正上方;在所述排水泵处于所述内涝区域的正上方时,所述收卷组件能够释放或收卷所述吊绳,以使所述排水泵进入或退出所述内涝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伸缩构件包括:摆动座,沿水平方向铰接在所述转动座上,为所述连接端并与所述第二转动驱动构件相连;第一伸缩臂,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摆动座的摆动端面上,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伸缩臂的轴向平行;第二伸缩臂,沿所述第一伸缩臂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其中一端适于伸出所述第一导向槽,且该伸出端连接有第一直线驱动构件;所述第二伸缩臂的伸出端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臂的轴向平行;以及第三伸缩臂,沿所述第二伸缩臂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其中一端适于伸出所述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三伸缩臂的伸出端为所述延伸端,连接有第二直线驱动构件,且适于与所述收卷组件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臂外壁上的第一直线气缸;所述第一直线气缸的动力输出轴向与所述第一伸缩臂的轴向平行,并且所述第一直线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伸缩臂的外壁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臂的伸出端具有向外延伸、用于抵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延伸端面的第一限位盘;并且,所述第一直线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盘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排涝车用排水泵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王赛王颖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