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69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用于在一输送块对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单个升降操作时将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分离,所述载体上设置有推拉孔,所述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顶分结构,所述顶分结构包括有顶出头,所述顶出头与所述推拉孔之间在竖直配合面上具有偏心,所述顶出头顶出时,通过与所述推拉孔间的偏心配合拉动所述输送块上的所述载体与相邻的所述载体分离;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块上,另一端驱动所述顶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顶出头偏心顶拉,实现载体相互分离,不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方便载体的循环输送使用。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in mobile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
本技术总体而言涉及自动化工件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件输送通常是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工件输送通常仅能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仅可实现输送本身的自动化,而上料、下料过程中的自动化,通常只能依靠人工操作。有些生产线采用价格昂贵的机器人进行操作,以保证准确定位,从而大幅提高成本,而且由于机器人上料通常由于行程问题,不但速度不高,并且节奏与工件输送不一致,从而导致生产线整体节奏变慢,降低效率。另外,在小型工件的输送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治具,而治具需要放入取出,增加了工序,也会导致输送节奏变慢。最后,目前的工件输送过程通常为单一线输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输送过程,某个环节由于操作时间较长还会大幅降低整体输送线的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工件输送、尤其是小型工件输送的自动化水平,从而提高输送效率、降低成本,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水平高、输送效率非常高的自动化输送线的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用于在一输送块对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单个升降操作时将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分离,所述载体上设置有推拉孔,所述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顶分结构,所述顶分结构包括有顶出头,所述顶出头与所述推拉孔之间在竖直配合面上具有偏心,所述顶出头顶出时,通过与所述推拉孔间的偏心配合拉动所述输送块上的所述载体与相邻的所述载体分离并确定所述载体在所述输送块上的位置;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块上,另一端驱动所述顶分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顶出头包括有导引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顶出头为一锥体,所述导引面为弧形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顶出头为一锥体,所述导引面为斜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引面的末端还设置凹槽。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凹槽为两个以上,且呈中心对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块上,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顶分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载体为治具,所述治具用于运送电芯。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自动化输送线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采用顶出头偏心顶拉,实现载体相互分离,不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方便载体的循环输送使用。因此,本技术能够提高整体自动化水平,而且大幅提高输送效率。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循环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循环输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升降脱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升降脱离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升降脱离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治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治具的动作过程立体示意图。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治具的动作过程平面示意图。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位置调整装置的动作过程立体示意图。图1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位置调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循环输送动力装置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循环输送动力装置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双工位移动输送装置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双工位移动输送装置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技术自动化输送线中可调推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第一中间输送平台;102、第二中间输送平台;201、第一循环输送装置;202、第二循环输送装置;20、架体;21、循环输送装置;211、第一输送层;212、第二输送层;22、升降脱离装置;221、支撑架;222、升降结构;223、输送块;23、推顶结构;231、第一推顶模块;232、第二推顶模块;233、推顶块;234、拖链;24、止动结构;241、安装座;242、调节杆;243、止动块;244、调节螺母;25、位置调整装置;251、支撑结构;252、顶出头;253、导引面;254、凹槽;301、第一双工位移动输送装置;302、第二双工位移动输送装置;31、第一抓取结构;32、第二抓取结构;33、固定架;331第一立柱;332、第二立柱;333、移动横梁;34、调整结构;341、调整导轨342、螺杆;343、锁轮;35、38、升降机构;36、翻转机构;37、39、吸取机构;4、治具;41、输送架;42、托块;43、活动夹板;44、安装块;45、弹簧;46、拉块;47、挡块;48、连接板;5、电芯;6、可调推顶装置;61、安装块;62、伸缩结构;621、推顶板;63、顶压结构;631、滚轮;71、滑轨;72、滑块;73、导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在对本技术的不同示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顶部”、“底部”、“前部”、“后部”、“侧部”等来描述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的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可以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小型或中型工件的自动化传输。不但可以作为自动化输送线中的一道单独设立的工序,也可以作为完全独立使用的装置,从而脱离其他装置单独操作使用。在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用于在一输送块对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单个升降操作时将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分离,所述载体上设置有推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顶分结构,所述顶分结构包括有顶出头,所述顶出头与所述推拉孔之间在竖直配合面上具有偏心,所述顶出头顶出时,通过与所述推拉孔间的偏心配合拉动所述输送块上的所述载体与相邻的所述载体分离并确定所述载体在所述输送块上的位置;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块上,另一端驱动所述顶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用于在一输送块对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单个升降操作时将连续输送的载体进行分离,所述载体上设置有推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顶分结构,所述顶分结构包括有顶出头,所述顶出头与所述推拉孔之间在竖直配合面上具有偏心,所述顶出头顶出时,通过与所述推拉孔间的偏心配合拉动所述输送块上的所述载体与相邻的所述载体分离并确定所述载体在所述输送块上的位置;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块上,另一端驱动所述顶分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头包括有导引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输送中的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烜张海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