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侧板结构和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62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侧板结构和具有其的集装箱,该集装箱侧板结构包括位于集装箱两侧的侧板,其中,侧板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承载件的第一槽形件和用于安装挡货件的第二槽形件,第一槽形件和第二槽形件设置在侧板的预设高度处,以将货物通过放置在承载件上的托盘和挡货件分层装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侧板结构能够多层的放置托盘以形成货物的多层装载,并且防止货物因移动而发生相互撞击或撞击侧板的现象。该集装箱包括托盘、承载件、挡货件和上述集装箱侧板结构,能够实现货物的分层装载,充分利用箱内的运输空间,较好地提高了集装箱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

Container side plate structure and container with its ow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de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container has a container, the container side plate structure comprises a side plat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tainer, which is provided for installation of bearing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groove piece and a second groove installation block shipments shaped pieces, the first and second groove groove piece set in the side of the preset height, to be placed in a tray carrying goods through the shipment and retaining layer loading. The container side plate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lay pallets in multi layers to form multi-layer loading of goods, and prevent goods from striking or striking side plates due to movement. The container includes pallets, load-bearing parts, cargo retaining parts and the side container structure of the container. The container can realize the layering loading of goods, make full use of the transport space in the box,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transport capacity of contai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侧板结构和具有其的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侧板结构和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随着集装箱运输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为方便货物的快速装卸,很多货物都采用托盘装载。由于运输货物尺寸大小的差异,会造成集装箱内部运输空间的浪费。因此,如何更好地根据货物大小调节箱内运输空间,实现箱内空间的多层装载,最大地发挥集装箱的运输效率,提高箱体的运输能力,成为本领域的研发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需要一种集装箱侧板结构和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侧板结构,包括位于集装箱两侧的侧板,其中,所述侧板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承载件的第一槽形件和用于安装挡货件的第二槽形件,所述第一槽形件和所述第二槽形件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预设高度处,以将货物通过放置在承载件上的托盘和挡货件分层装载。根据本方案,由于在侧板上对应设置了第一槽形件和第二槽形件,使得能够在箱体的宽度方向上安装用于放置托盘的承载件和用于防止货物移动的挡货件,使得能够多层的放置托盘以形成货物的多层装载,并且防止货物因移动而发生相互撞击或撞击侧板的现象。优选地,所述侧板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第一槽形件和第二槽形件设置在所述内侧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形件的朝向箱体内侧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成排布置的卡接孔,以用于安装挡货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形件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构造成朝向箱体外侧凹陷的C形槽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形件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槽形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槽形件与所述第一槽形件间隔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形件的朝向箱体内侧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承载件的多个承载基座,所述多个承载基座沿箱体的长度方向成排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形件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槽形件包括第一槽形本体和两个支撑件。所述第一槽形本体与所述侧板在开口处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槽形本体的上下两端通过所述两个支撑件与所述加强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形件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槽形件包括第二槽形本体和连接板。所述第二槽形本体与所述侧板在开口处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槽形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接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槽形本体连接,以在第二槽形本体和连接板之间形成限位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形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布置并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构造成开口朝向箱体内侧的槽形导轨。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形件设置在所述侧板的朝向箱体外侧凹陷的凹部处,所述第一槽形件包括第一槽形本体,所述第一槽形本体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卡接承载件的多个卡接部和用于承载件上下移动的多个滑动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滑动部沿箱体的高度方向交替布置并连通,以形成槽形导轨。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形件设置有多个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呈阵列布置,所述多个第二槽形件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槽形件间隔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形件设置在侧板的朝向箱体外侧凹陷的凹部处并朝向箱体内侧突出,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限位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形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之间的加强件固定。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托盘、承载件、挡货件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侧板结构。根据本方案,使得具有上述集装箱侧板结构的集装箱能够实现货物的分层装载,充分利用箱内的运输空间,较好地提高了集装箱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侧板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第一槽形件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槽形件的一部分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根据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6为根据图1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图7为根据图5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侧板结构的正视图;图9为图8的侧视图;图10为根据图8所示的D-D线的剖视图;以及图11为根据图8所示的E-E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识10、外侧板20、内侧板21、第一开口22、第一端部23、第二开口24、第二端部25、凹部30、保温层40、加强件50、承载件51、承载基座52、卡接件53、连接件54、卡接件110、第一槽形件111、第一槽形本体112、支撑件113、第一侧翼114、第一卡接部115、第一锁紧件116、第一接收口117、第二卡接部118、插入口119、插入部120、插接部130、第二槽形件131、卡接孔132、突出部133、第二槽形本体134、连接板135、限位凹槽136、第二侧翼137、第三卡接部138、第二锁紧件139、第二接收口210、第一槽形件211、槽形导轨212、第一槽形本体213、卡接部214、滑动部215、进出口216、安装部230、第二槽形件231、卡接孔235、限位凹槽121、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代表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图1至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侧板结构,该集装箱侧板结构用于安装承载托盘的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集装箱侧板结构和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集装箱两侧的侧板,其中,所述侧板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承载件的第一槽形件和用于安装挡货件的第二槽形件,所述第一槽形件和第二槽形件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预设高度处,以将货物通过放置在承载件上的托盘和挡货件分层装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集装箱两侧的侧板,其中,所述侧板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承载件的第一槽形件和用于安装挡货件的第二槽形件,所述第一槽形件和第二槽形件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预设高度处,以将货物通过放置在承载件上的托盘和挡货件分层装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第一槽形件和所述第二槽形件设置在所述内侧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形件的朝向箱体内侧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成排布置的卡接孔,以用于安装挡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件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构造成朝向箱体外侧凹陷的C形槽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形件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槽形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槽形件与所述第一槽形件间隔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件的朝向箱体内侧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承载件的多个承载基座,所述多个承载基座沿箱体的长度方向成排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件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槽形件包括:第一槽形本体,所述第一槽形本体与所述侧板在开口处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和两个支撑件,所述第一槽形本体的上下两端通过所述两个支撑件与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之间的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同姜涤清张志勇冯成张冬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