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546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能够高品质地成形中央部与外周部的孔格结构不同的蜂窝成形体。该模具具备:第一模具,具有坯土排出面侧的中央部向着坯土的挤出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凸部;以及环状的第二模具,呈与第一模具的凸部互补的形状,在第一模具中形成有第一坯土导入孔并且在凸部的坯土排出面侧形成有格子状的第一狭缝,并且,在第二模具中形成有第二坯土导入孔和与该第二坯土导入孔连通的格子状的第二狭缝,并且,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抵接面具有用于在第一坯土导入孔和第二坯土导入孔相互之间进行坯土移动的槽部。

Die for forming honeycomb structur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old for the forming of a honeycomb structure, which can form a honeycomb form of different structure between the central part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periphery. The mold includes a first mold, the convex part of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extrusion direction has a central portion of blank soil discharge side of the prominent toward the clay; and the annular second mold, and is the first mold convex complementary shape in the first mold is formed in the first blank soil into the hole and discharge side form first a slit, lattice in the blank soil convex part and mold formed in second slits, second second into the hole and the blank soil and the second hole connected into the clay lattice an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molds of the contact surface is used for tank of the blank soil movement in the first blank the soil into the hole and second hole between the billet into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高品质地成形中央部与外周部的孔格结构不同的蜂窝成形体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对从汽车等的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的HC、CO、NOx等有害物质进行净化处理,使用在蜂窝结构体担载了催化剂的结构。此外,蜂窝结构体通过对由多孔质的隔壁划分形成的孔格的开口部实施封孔,还能作为废气净化用的过滤器来使用。蜂窝结构体是具有划分形成作为废气流路的多个孔格的隔壁的柱状结构体。这样的蜂窝结构体在与孔格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中,具有多个孔格以预定周期规则排列的孔格结构。以往,在1个蜂窝结构体中,上述面内的孔格结构为同一种,但近年来以提高废气净化效率等为目的,提出了在上述面内具有2种以上的孔格结构的蜂窝结构体。例如,提出了如下的蜂窝结构体,即,对于在与孔格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的中央部分和外周部分,通过使孔格密度、孔格形状不同,从而在上述面内具有2种孔格结构。这样的蜂窝结构体,通过将含有陶瓷成形原料的坯土利用挤出成形用的模具进行成形来制造蜂窝成形体,并通过对所制作的蜂窝成形体进行干燥、烧成来制作。作为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例如通过在金属制的模具基材中形成用于导入坯土的背孔和与该背孔相连通的狭缝来制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以下,有时将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简称为“成形用模具”或“模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963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287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3288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332604号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模具具有:位于在原料挤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第1模具、和位于下游侧的第2模具。上述第1模具具有从周围向着挤出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凸部,此外,上述第2模具具有与凸部嵌合的贯通孔。而且,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模具中,第1模具的凸部插入到第2模具的贯通孔中,使第1模具和第2模具一体化。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模具,在作为用于成形用来制作具有2种孔格结构的蜂窝结构体的成形蜂窝成形体的模具时,存在设计上的制约这样的问题。即,通常,在用于成形蜂窝成形体的模具中,在模具基材的坯土排出面侧,形成有与蜂窝成形体的孔格结构相对应的“格子状狭缝”。而且,在这样的模具中,以与格子状狭缝的交点部分连通的方式形成有作为原料供给孔的背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模具中,在第1模具与第2模具各自的狭缝的形状不同时,难以使第1模具中的全部背孔(即,第1原料供给孔)与第2模具中的全部背孔(即,第2原料供给孔)完全一致。如果全部背孔不一致,则在将第1模具与第2模具一体化时,在模具内的坯土移动受到阻碍,难以进行均匀的挤出成形。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模具中,对于在第1模具与第2模具中形成的各自的狭缝的形状,需要选择不阻碍上述的坯土移动的形状,设计上的自由度非常低。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的模具不是用于成形具有2种孔格结构的蜂窝成形体的模具,而是以仅提高最外周部的孔格品质为目的的模具。而且,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的模具存在不能应对2种孔格结构的形状及其形成范围在大范围内产生变化的各种蜂窝成形体的成形这样的问题。例如,具有2种孔格结构的蜂窝结构体中,有时在中央部分的孔格结构与外周部分的孔格结构的边界具有以围绕中央部分的孔格结构的方式配设的边界壁。与构成中央部分和外周部分的孔格结构的隔壁相比,边界壁在挤出成形时需要大量的作为成形原料的坯土。在利用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的模具成形如上所述的具有边界壁的蜂窝成形体时,有时用于形成边界壁的坯土的供给跟不上,在边界壁及其附近引起成形不良。此外,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的模具,由于以仅提高最外周部的孔格品质为目的,因而在外壳部的强度方面存在问题,如果仅单纯地扩张外壳部的形成范围,则外壳部发生变形等问题令人担忧。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模具由于是利用挤出压力与相邻的模具主体(diebody)楔形缔合或嵌合的结构,因而存在对坯土的耐压性低、模具易产生破损这样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模具易于引发背孔位置偏移,还存在易于产生成形不良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能够高品质地成形中央部与外周部的孔格结构不同的蜂窝成形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1]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具有:第一模具,其配置在作为成形原料的坯土的挤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坯土排出面侧的中央部向着上述挤出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凸部,以及环状的第二模具,其配置在上述第一模具的下游侧,呈与上述凸部互补的形状,在上述第一模具的上述中央部,形成有第一坯土导入孔和与该第一坯土导入孔连通的格子状的第一狭缝,在上述第一模具的包围上述中央部的外周部,以贯通该第一模具的上述外周部的方式形成有上述第一坯土导入孔,在环状的上述第二模具中,形成有第二坯土导入孔和与该第二坯土导入孔连通的格子状的第二狭缝,上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用于导入从在上述第一模具的上述外周部形成的上述第一坯土导入孔排出的上述坯土,上述第一模具的上述外周部的上述第一坯土导入孔的开口位置,与上述第二模具的上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的开口位置至少一部分不一致,并且,在上述第一模具的凸部的外周面与环状的上述第二模具的内周面之间,具有用于将上述坯土挤出成形为环状的间隙部,上述第一模具与上述第二模具的抵接面具有槽部,上述槽部用于在上述第一坯土导入孔与上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的相互之间进行上述坯土的移动。[2]如上述[1]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上述第一狭缝的形状与上述第二狭缝的形状不同。[3]如上述[1]或[2]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上述槽部形成于上述第二模具。[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上述槽部的宽度为0.1~1.5mm。[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上述槽部的槽的深度为0.1~5.0mm。[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相对于上述第二模具的上述抵接面中的形成有上述槽部的范围的面积,该范围中的上述槽部和上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的开口部分的合计面积的比率为40~90%。[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相对于挤出成形的蜂窝成形体的端面面积,上述第一模具的上述中央部的面积的比例为30~70%。[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上述第一狭缝中的包围一个孔格的狭缝与上述第二狭缝中的包围一个孔格的狭缝,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延伸。[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由上述第一狭缝挤出的蜂窝成形体的孔格结构的排列方向与由上述第二狭缝挤出的蜂窝成形体的孔格结构的排列方向,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延伸。[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上述第一模具中,对于上述中央部与上述外周部,上述第一坯土导入孔的开口直径和各个上述第一坯土导入孔的相互之间的间隔相同。[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蜂窝结构体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具备:第一模具,其配置在作为成形原料的坯土的挤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坯土排出面侧的中央部向着所述挤出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凸部,以及环状的第二模具,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的下游侧,呈与所述凸部互补的形状,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中央部,形成有第一坯土导入孔和与该第一坯土导入孔连通的格子状的第一狭缝,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包围所述中央部的外周部,以贯通该第一模具的所述外周部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在环状的所述第二模具中,形成有第二坯土导入孔和与该第二坯土导入孔连通的格子状的第二狭缝,所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用于导入从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外周部形成的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排出的所述坯土,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外周部的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的开口位置,与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的开口位置至少一部分不一致,并且,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凸部的外周面与环状的所述第二模具的内周面之间,具有用于将所述坯土挤出成形为环状的间隙部,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的抵接面具有槽部,所述槽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与所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相互之间进行所述坯土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9 JP 2016-156974;2016.11.11 JP 2016-220871.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具备:第一模具,其配置在作为成形原料的坯土的挤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坯土排出面侧的中央部向着所述挤出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凸部,以及环状的第二模具,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的下游侧,呈与所述凸部互补的形状,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中央部,形成有第一坯土导入孔和与该第一坯土导入孔连通的格子状的第一狭缝,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包围所述中央部的外周部,以贯通该第一模具的所述外周部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在环状的所述第二模具中,形成有第二坯土导入孔和与该第二坯土导入孔连通的格子状的第二狭缝,所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用于导入从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外周部形成的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排出的所述坯土,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外周部的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的开口位置,与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的开口位置至少一部分不一致,并且,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凸部的外周面与环状的所述第二模具的内周面之间,具有用于将所述坯土挤出成形为环状的间隙部,在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的抵接面具有槽部,所述槽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坯土导入孔与所述第二坯土导入孔相互之间进行所述坯土的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所述第一狭缝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狭缝的形状不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其中,所述槽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具。4.如权利要求1~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泉悠太滨塚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