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161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顺序串联的吸收塔(1)、吸收液再生系统(2)、氧化装置(3)和脱水装置(4),所述吸收塔(1)为两段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收段(13)和第二吸收段(14),所述吸收塔包括设置在第二吸收段底部的烟气进气口(11)、设置在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12)和设置在吸收塔底部的排液口(15),并在每一吸收段的顶部分别设置喷淋装置(131、141)。

A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device.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eries of absorption tower (1), the absorption liquid regeneration system (2), (3) oxidation device and dehydration device (4), the absorption tower (1) for the two stage absorption tower, from top to bottom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absorption section (13) and second (absorption section 14), the absorption tower comprises a flue gas inlet sec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bsorption in second (11), arranged in the exhaust port on the top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12) and arranged in the liquid discharging port at the bottom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15), and were set up at the top of each spraying device of the absorption section (131, 14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硫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超过90%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石灰石-石膏湿法也是世界范围技术最为成熟、应用业绩最广的脱硫工艺。但由于各种原因,该工艺在我国大型燃煤电厂的应用出现大量腐蚀、磨损、结垢严重、堵塞、高能耗等问题。特别是我国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执行以来,要求火电厂达到世界最严的排放限值。“超净排放”目标更进一步增加了烟气脱硫、烟尘排放的治理难度。这些新标准、目标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使火电厂新一轮改造不断增加新的措施、诸如串联双塔、湿式静电除尘等等,电厂以“不计代价、不惜成本”的方式加以应对。目前,国内外的烟气脱硫技术比较多,目前石灰石-石膏法是主流工艺,但存在诸多问题,工程应用中的脱硫塔大多为空塔喷淋,还有一小部分填料塔,然而空塔喷淋效率偏低;而填料塔存在易于结垢堵塞等问题出现。在越来越高的环保形势下,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原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已不复存在。迫切需要研究探讨更具优势的新工艺。双碱法目前基本上用于小机组脱硫,由于吸收液再生时分离效果不佳,易于形成CaSO3容易结垢,使得使用填料塔等高效塔容易堵塞。海水脱硫通过控制pH值基本没有积垢情况发生,而且经济上运行经济合理,但目前该技术对内陆地区的大型燃煤电厂尚不适用。焦炉气体脱硫有两段法相关工艺报道,焦炉气主要成分为H2,CH4,CO,H2S,NH3等,其整体是还原性氛围,氧含量0.3%~0.8%,其脱硫指的是脱除其中的H2S。除了少量要脱除的污染物外基本都是目标产品,属于有明显经济效益的较为洁净的气体处理方法,基本不需要考虑结垢等问题,其负荷控制及结构设计也相对较宽松,采用传统的塔型或进行较简单的分段可以实现。对于燃煤电厂高含尘量高结垢倾向的工况并不适用。针对目前常规的电厂烟气脱硫工艺结垢严重的问题,如何在避免结垢的同时维持整体较高的负荷,有效去除大流量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方法;该方法使用钠基脱二氧化硫吸收液进行烟气脱二氧化硫。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顺序串联的吸收塔1、吸收液再生系统2、氧化装置3和脱水装置4。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吸收塔1为两段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收段13和第二吸收段14,所述吸收塔包括设置在第二吸收段底部的烟气进气口11、设置在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12和设置在吸收塔底部的排液口15,并在每一吸收段的顶部分别设置喷淋装置131、141。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在第一吸收段顶部还设置除雾装置132,以及在第一吸收段底部或第二吸收段顶部或第一吸收段和第二吸收段交界处设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133。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吸收液再生系统2包括串联的混合装置21和分离装置22,所述混合装置21与吸收塔的排液口15连接,所述分离装置22与氧化装置3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混合装置21和分离装置22为一体式设计。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装置为一台分离器或者至少两台分离器组成的分离器组,所述分离器包括进料口221、再生液出口222和固体出口223,所述进料口与混合装置连接,所述再生液出口与吸收塔连接,所述固体出口与氧化装置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装置为2-8台分离器组成的分离器组。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器组为2-8台分离器串联组成的分离器组,其中第一台的进料口与混合装置连接,最后一台的再生液出口与吸收塔连接,中间按照前一台的再生液出口与后一台的进料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台的固体出口与氧化装置连接,其余的固体出口汇聚后与第一台的进料口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器组为2台分离器。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器组为2-8台分离器串联组成的分离器组,其中第一台的进料口与混合装置连接、再生液出口与吸收塔连接,其余的照前一台的固体出口与后一台的进料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最后一台的固体出口与氧化装置连接,其余的再生液出口汇聚后与第一台的进料口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器组为2台分离器。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器组为2-8台分离器并联组成的分离器组,其中每台的进料口分别与混合装置连接,每台的固体出口分别与氧化装置连接,每台的再生液出口与吸收塔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分离器组分为顺序连接的两组,每组包括1-4个分离器,其中第一组的各分离器的进料口与混合装置连接,再生液出口汇集后与第二组的各分离器的进料口连接,第二组的各分离器的再生液出口汇集后与吸收塔连接;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各分离器的固体出口汇集后与氧化装置连接。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第一组包括1个或4个分离器,第二组包括4个分离器。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脱二氧化硫装置还包括泵5,所述泵5分别连接吸收塔1和再生系统2。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泵分别连接吸收塔1的排液口15和再生系统2的混合器。本技术的装置,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双碱法脱二氧化硫“干净”的吸收塔及烟气系统的优点和海水法脱二氧化硫填料塔成功应用的优点,改进了“混合再生”、“分离”、“氧化”、系统与装置,在合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前提下,实现SO2、烟尘超净排放目标。传统工艺中吸收液再生-氧化是一体的,CaSO3氧化为石膏时,Na2SO3被大量氧化,影响石膏品质。本技术一方面基于吸收液高效混合再生技术,使得吸收液与置换浆液高效充分混合反应后,将CaSO3通过高效分离器富集并在高湍流反应器中进行强制氧化,提高石膏品质的同时减少系统结垢。本技术另一方面采用分区式填料塔,塔内最大限度的采用较便宜的防腐材料和轻质填料。吸收液在非结垢区域以高浓度运行,高pH区域采用新吸收液,避免结垢;易结垢区域采低负荷低pH运行,大量使用再生吸收液,降低成本;脱二氧化硫的最后阶段,通过较高浓度新鲜碱液来实现末端吸收,获得99%以上的去除率。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在第一吸收段顶部还设置除雾装置132。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在第一吸收段底部设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133。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吸收液再生系统2包括串联的混合装置21和分离装置22,所述混合装置21与吸收塔的排液口15连接,所述分离装置22与氧化装置3连接。基于多相流高效静态混合技术,使得吸收液与置换浆液高效充分混合反应再生。混合器采用光滑的内壁面,在混合器内部设置多个导流板,并选取流速范围15-25m/s,来实现其内部流体雷诺数不低于105量级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效的混合,并通过颗粒的剧烈冲刷来抵消设备结垢倾向。根据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脱二氧化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顺序串联的吸收塔(1)、吸收液再生系统(2)、氧化装置(3)和脱水装置(4),所述吸收塔(1)为两段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收段(13)和第二吸收段(14),所述吸收塔包括设置在第二吸收段底部的烟气进气口(11)、设置在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12)和设置在吸收塔底部的排液口(15),并在每一吸收段的顶部分别设置喷淋装置(131、1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顺序串联的吸收塔(1)、吸收液再生系统(2)、氧化装置(3)和脱水装置(4),所述吸收塔(1)为两段式吸收塔,自上而下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收段(13)和第二吸收段(14),所述吸收塔包括设置在第二吸收段底部的烟气进气口(11)、设置在吸收塔顶部的排气口(12)和设置在吸收塔底部的排液口(15),并在每一吸收段的顶部分别设置喷淋装置(131、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其中,在第一吸收段顶部还设置除雾装置(132),以及在第一吸收段底部或第二吸收段顶部或第一吸收段和第二吸收段交界处设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1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其中,所述吸收液再生系统(2)包括串联的混合装置(21)和分离装置(22),所述混合装置(21)与吸收塔的排液口(15)连接,所述分离装置(22)与氧化装置(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其中,所述分离装置为一台分离器或者2-8台分离器组成的分离器组,所述分离器包括进料口(221)、再生液出口(222)和固体出口(223),所述进料口与混合装置连接,所述再生液出口与吸收塔连接,所述固体出口与氧化装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脱二氧化硫装置,其中,所述分离器组为2-8台分离器串联组成的分离器组,其中第一台的进料口与混合装置连接,最后一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慧谷吉林柳冠青杨李宁段翠佳王珍邹重恩张国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