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树莓口服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47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树莓口服液,它包括红树莓浓缩果汁、纯净水、异麦芽糖醇、低聚果糖、枝叶提取物;该口服液组分配伍合理,制备方法简单,酸甜可口,色泽透亮,稳定性好,成本低,营养价值高,制备的口服液中鞣花酸和未知组分在抗基因突变方面起到了协同作用,保健价值高。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制备红树莓口服液。

A red raspberry oral liqui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d raspberry oral liquid, which comprises a raspberry juice concentrate, pure water, Isomalt, oligofructose, leaves extract; the oral liquid fraction is reasonabl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sweet and sour taste, bright color, good stability, low cost, high nutritional value, oral liquid in the preparation of ellagic acid and unknown components in anti gene mutation plays a synergistic effect, the high value of health care.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ed raspberry oral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树莓口服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深加工领域领域,涉及一种红树莓口服液。
技术介绍
我国树莓栽培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最早是由俄罗斯侨民引进,栽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生产出的原料主要用于加工果酱、果酒,产品大部分自产自用。截止到2007年,全国树莓人工种植面积约4266.67公顷,年产量约64000吨。黑龙江尚志市是树莓传统产区,现有种植面积约1000公顷,年出口量1万吨。北京及周边地区是我国树莓品种引进的中心地和新品种栽种面积最多地区,2004年栽培面积200多公顷。从2003年开始,黑龙江、吉林、辽宁己将树莓列入重点扶持项目,从北京引种进行规模化种植,截止2007年黑龙江种植面积为1000公顷,吉林约为266.67公顷,辽宁为1000公顷,而且目前我国树莓种植趋势呈蓬勃发展。全球树莓深加工产品己达多100类、数千品种,形成遍及全球的产品供应链。利用树莓籽可生产药用价值极高的树莓油,其每吨售价高达40万美元,英国己将树莓茎叶提取饮料添加剂,日本将其提取食品添加剂,另外还提取出树莓酮,成为目前减肥效果最佳的功能性产品。树莓叶可做功能性茶叶,其外贸购价为1万元/吨。国际市场95%的树莓果进入深加工领域,5%进入鲜食领域,树莓的鲜果售价为7~8美元/千克,冷冻果售价为2.5-2.8美元/千克。德、美是世界树莓加工的两大中心。德国是西欧的最大原料生产国和加工消费中心,年加工量和消费量都占欧洲市场的50%左右;以德国为中心,连同英、法、西、意五国控制着90%以上的欧洲市场。美国是南北美洲的加工和销售中心,美、加两国占据美洲市场的90%以上。目前,我国己有部分地区或企业涉及了树莓深加工领域,如黑龙江省尚志市已经建成浓缩汁、果酱、果酒等系列产品生产线,其产品果酒香莓酒、果酱马林酱行销国内外,此外,广东中山大学和广州中药总厂合作以树莓为原料研制的“止血灵,注射液获得成功,也为我国树莓的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树莓的深加工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产业。我国树莓果主要集中在鲜果、冻果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内树莓的消费量很低。开发新型树莓加工制品将有利于我国树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对树莓需求。作为有着“黄金浆果”、“抗癌红宝石”等美誉之称的“第三代水果”,红树莓不但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黄酮、鞣花酸、花青素、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各种易被人体吸收的功能性成分,具有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抗衰老,抗氧化、防癌、保护肝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但是树莓果实成熟期持续时间比较长,且浆果容易破碎,机械采收比较困难,鲜果必须靠人工采收,由此导致树莓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树莓鲜果的供应量很少,且价格相对其他水果昂贵,另一方面树莓的加工产品也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较好地开发利用树莓的营养价值,本部分试验以树莓浓缩汁作为基础原料,辅以甜味剂和鞣花酸初步纯化产物,调配出一款口感清爽,酸甜适宜,符合大众口味的树莓饮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树莓口服液,该口服液组分配伍合理,酸甜可口,色泽透亮,稳定性好,制备的口服液中鞣花酸和未知组分在抗基因突变方面起到了协同作用,保健价值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树莓口服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它包括如下组分:红树莓浓缩果汁1份,纯净水20-30份,异麦芽糖醇4-5.5份,低聚果糖1.5-3份,枝叶提取物为0.002-0.01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它还包括如下组分,抗氧化剂0.004-0.005g/L,稳定剂0.0008-0.001g/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抗氧化剂为异Vc钠;所述稳定剂由重量比为2:1的黄原胶和结冷胶复配而成。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种限定,所述红树莓口服液中鞣花酸的含量大于0.34mg/mL。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红树莓口服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口服液质量控制液相指纹图谱,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体积比21:79);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3nm,进样量10μL。在该条件下,色谱图中涉及到未知物1、2、3和鞣花酸四个组分的峰面积比值控制在(1-1.5):(1-1.5):(2.4-3.6):(120-530);鞣花酸的含量大于0.34mg/mL。口服液中的未知物1、未知物2和未知物3与鞣花酸的峰面积比值控制在(1-1.5):(1-1.5):(2.4-3.6):(120-30)。在上述配方中,枝叶提取物为自制的物质,它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进行:称取0.5g干燥的树莓枝,取浓度为1.91mol/L盐酸,于料液比为1:57.5下,在85℃条件下回流151.86min,滤液三效浓缩至原体积的1/3,即为枝叶提取物。利用动物实验证实,该提取液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如下优点:①口服液组分配伍合理,酸甜可口,色泽透亮,稳定性好;②制备的口服液中鞣花酸和未知组分在抗基因突变方面起到了协同作用,保健价值高。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制备红树莓口服液。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红树莓口服液本实施例的红树莓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的步骤顺序依次进行:11)配料:向1kg红树莓浓缩果汁(质量浓度65%)(河北沧华园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加20kg娃哈哈纯净水稀释,搅拌均匀;12)调味: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异麦芽糖醇5kg、低聚果糖1.5kg,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树莓浓缩汁本身含糖量较低,酸度较高,稀释后的树莓汁溶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5%,加入甜味剂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到22%;13)营养强化:向步骤2)依次加入枝叶提取物0.004kg(纯度为15%,自制)、异Vc钠0.005g/L,稳定剂0.0009g/L(其中,黄原胶与结冷胶按照重量比为2:1复配,即黄原胶0.0006g/L和结冷胶0.0003g/L);本步骤中的枝叶提取物为红树莓的枝叶提取物,它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依次进行:称取0.5g干燥的树莓枝,取浓度为1.91mol/L盐酸,于料液比为1:57.5下,在85℃条件下回流151.86min,滤液三效浓缩至原体积的1/3,即为枝叶提取物;14)装瓶、灭菌:将调配好的树莓口服液分装在干净的玻璃瓶中,盖上盖子密封好后,热蒸汽灭菌15min,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成品。本实施例中红树莓口服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体积比21:79);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3nm,进样量10μL。在该条件下,色谱图1中涉及到未知物1、2、3和鞣花酸四个组分的峰面积比值为1.25:1.25:3.0:325,鞣花酸的含量为0.37mg/mL。实施例2-5红树莓口服液本实施例分别为一种红树莓口服液,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红树莓浓缩果汁(质量浓度65%)1kg,稳定剂由重量比为2:1的黄原胶和结冷胶复配,不同之处仅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红树莓口服液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树莓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它包括如下组分:红树莓浓缩果汁1份,纯净水20‑30份,异麦芽糖醇4‑5.5份,低聚果糖1.5‑3份,枝叶提取物为0.002‑0.0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30 CN 20161075979681.一种红树莓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它包括如下组分:红树莓浓缩果汁1份,纯净水20-30份,异麦芽糖醇4-5.5份,低聚果糖1.5-3份,枝叶提取物为0.002-0.0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莓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如下组分:抗氧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益玲郭素萍张雪梅李寒马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玖地树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