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141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搅拌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输送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动作输送料筒内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首先检测加工材料的搅拌效果,然后根据加工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下一步操作工序,且在搅拌效果差时进一步对加工材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对加工材料的搅拌效果,进而保证米线加工成品的质量。

An intelligent rice line 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米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米线主要以精米为主要原料,产品营养价值较低,制作方法为将大米浸泡后碾成面,加入凉水合成粑,将合成的粑送入米线压榨机制成米线,将米线晾晒干使之回生。在凉水与米面的融合过程中,搅拌效果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米线成品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如何提高对米线加工过程中的搅拌效果,是提高米线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搅拌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输送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动作输送料筒内的材料。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分析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分别在t1、t2、t3……tn时刻采集料筒内的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记为F1、F2、F3……Fn;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的采集结果判断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当|Fi-Fi+1|≤A、|Fi+2-Fi+1|≤A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一状态,当A<|Fi-Fi+1|≤B、A<|Fi+2-Fi+1|≤B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二状态,当|Fi-Fi+1|>C、|Fi+2-Fi+1|>C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三状态;其中,1≤i≤n-2,A、B、C均为预设值,且A<B<C。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一状态时,搅拌装置停止工作;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二状态时,搅拌装置选择第一工作状态;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三状态时,搅拌装置选择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搅拌装置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1,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搅拌装置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2,P1<P2。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搅拌装置选择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搅拌机构启动工作、第二搅拌机构停止工作;搅拌装置选择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均启动工作。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搅拌子机构,多个第一搅拌子机构分别设于料筒内的不同位置,多个第一搅拌子机构的搅拌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搅拌子机构,多个第二搅拌子机构分别设于料筒内的不同位置,多个第二搅拌子机构的搅拌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动作输送料筒内的材料;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一状态时,输送装置动作输送料筒内的材料;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二状态时,输送装置停止动作;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三状态时,输送装置停止动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首先检测加工材料的搅拌效果,然后根据加工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下一步操作工序,且在搅拌效果差时进一步对加工材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对加工材料的搅拌效果,进而保证米线加工成品的质量。具体地:为提高对加工材料的搅拌效果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首先分别在n个时刻采集加工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并分析三个相邻时刻的阻力值的两个差值,通过分析上述两个差值的大小来判断在三个相邻时刻的阻力值是否均衡,当三个相邻时刻的阻力值均衡时,表明加工材料的搅拌效果良好,此时输送材料以进行下一步工序;当三个相邻时刻的阻力值非均衡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根据上述两个差值的范围来选择下一步的搅拌模式,即当上述两个差值较大时选择较多的搅拌机构工作,通过加大搅拌机构的数量来提高搅拌效果,且使搅拌机构保持较大的工作功率,通过加大搅拌力度来保证搅拌效果,从而维持加工材料的良好搅拌状态,进而保证米线加工成品的品质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搅拌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输送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动作输送料筒内的材料。具体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分析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分别在t1、t2、t3……tn时刻采集料筒内的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记为F1、F2、F3……Fn;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的采集结果判断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通过分析n个时刻的n个阻力值来判断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从而方便分析加工材料不同的搅拌状态;当|Fi-Fi+1|≤A、|Fi+2-Fi+1|≤A时,表明三个相邻时刻的三个阻力中,相邻两个阻力值的差值较小,即料筒内的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上下浮动较小,即阻力较为均衡,此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一状态,当A<|Fi-Fi+1|≤B、A<|Fi+2-Fi+1|≤B时,表明三个相邻时刻的三个阻力中,相邻两个阻力值的差值适中,即料筒内的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存在一定的浮动,仍然需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此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二状态,当|Fi-Fi+1|>C、|Fi+2-Fi+1|>C时,表明三个相邻时刻的三个阻力中,相邻两个阻力值的差值较大,即料筒内的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上下浮动范围较大,此时需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搅拌以保证搅拌效果,则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三状态;其中,1≤i≤n-2,A、B、C均为预设值,且A<B<C。所述搅拌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一状态时,即料筒内的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均衡,此时搅拌装置停止工作,不仅避免能源的浪费,而且避免过度搅拌对加工材料造成的影响;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二状态时,即料筒内的材料仍需要进一步搅拌时,搅拌装置选择第一工作状态;当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三状态时,即料筒内的材料需要进行全面搅拌时,搅拌装置选择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搅拌装置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1,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搅拌装置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2,P1<P2;在料筒内的材料需要不同程度的搅拌力度时,调整搅拌装置的工作力度来配合改变搅拌力度,保证对料筒内材料搅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搅拌装置选择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搅拌机构启动工作、第二搅拌机构停止工作;搅拌装置选择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均启动工作;进一步地,当料筒内的材料需要不同程度的搅拌力度时,通过调整搅拌机构的工作个数来调整对加工材料的搅拌力度和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搅拌子机构,多个第一搅拌子机构分别设于料筒内的不同位置,多个第一搅拌子机构的搅拌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搅拌子机构,多个第二搅拌子机构分别设于料筒内的不同位置,多个第二搅拌子机构的搅拌方向一致;将多个第一搅拌子机构的搅拌方向和多个第二搅拌子机构的搅拌方向设置为一致有利于保证对加工材料的保证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对料筒内的材料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搅拌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输送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动作输送料筒内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搅拌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输送装置,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动作输送料筒内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分析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分别在t1、t2、t3……tn时刻采集料筒内的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记为F1、F2、F3……Fn;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的采集结果判断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当|Fi-Fi+1|≤A、|Fi+2-Fi+1|≤A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一状态,当A<|Fi-Fi+1|≤B、A<|Fi+2-Fi+1|≤B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二状态,当|Fi-Fi+1|>C、|Fi+2-Fi+1|>C时,分析模块判定料筒内的材料为第三状态;其中,1≤i≤n-2,A、B、C均为预设值,且A<B<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米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料筒内的材料的搅拌状态选择不同工作状态对料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当料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平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富邦天成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