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线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08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米线成型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米粉入口和磨盘,设备本体上端左侧设置有米粉入口,米粉入口内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前后两端通过转轴与米粉入口壁转动连接,设备本体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前端设电机轮,电机轮通过皮带与搅拌叶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时,第一电机带动搅拌叶轮旋转,将米粉浆充分搅拌,有利于将米粉浆搅拌均,第二电机通过转盘、连杆的配合使磨盘在固定挤压板上做往复挤压运动,有利于将米粉浆研磨细致,同时增加设备内部的压力,在加压室内,第三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加压室内压力增大,有利于将米粉压出成型,形成成型的米线。

A Rice Wire Form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ce noodle forming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 the equipment body, the rice noodle inlet and the grinding disc. The upper left side of the equipment body is provided with rice noodle inlet, and the rice noodle inlet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impeller.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mixing impeller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ice noodle inlet wall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equipmen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tor,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wheel, and the motor wheel passes through a skin. The belt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impeller. In the work of the invention, the first motor drives the impeller to rotate and mixes the rice flour slurry full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mixing the rice flour slurry equally. The second motor makes the grinding disc do reciprocating extrusion movement on the fixed extrusion plat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otating disc and connecting ro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grinding the rice flour slurry finely and increasing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the equipment. In the pressurization chamber, the third motor drives the active gear to rotate so as to make the rice flour Pressure chamber pressure increas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xtrusion of rice flour and the formation of formed rice nood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线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米线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米线,是选用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煮制等工序而成的线状。米线细长,洁白,柔韧,吃法多样。米线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大米经过发酵后磨粉制成的,俗称“酸浆米线”,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另一类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机器中挤压成型,靠摩擦的热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线”。目前米线生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但是机械化生产的米线比较粗糙,质地不均匀,口感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米线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米线成型设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米线成型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米粉入口和磨盘,设备本体上端左侧设置有米粉入口,米粉入口内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前后两端通过转轴与米粉入口壁转动连接,设备本体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前端设电机轮,电机轮通过皮带与搅拌叶轮连接,设备本体内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挡板,挡板下方在设备本体内设置有磨盘,磨盘左端通过连杆与第二转盘连接,磨盘右端通过连杆与第一转盘连接,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外侧均设置有转盘固定室,转盘固定室设置在设备本体壁上,右端转盘保护室下侧在设备本体有右端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转盘连接;磨盘下侧在设备本体内设置有固定挤压板,固定挤压板左右两端与设备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挤压板下端设置有加压室,加压室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内部具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两端与设备本体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加压室左右两侧在设备本体内均设置有限位块,加压室下端设置有成型漏板,设备本体右端下侧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端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通过皮带与主动齿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设备本体的左端下侧设置有辊轴支撑架,辊轴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倾斜横梁,且倾斜横梁上设置有多个辊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辊轴设置在成型漏板下方,且辊轴支撑架右端设置在设备本体下侧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内部具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两端与设备本体1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挤压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成型漏板上设置有多个漏斗形漏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米粉浆从米粉入口倾斜设置,有效的防止搅拌过程中米粉浆飞溅,第一电机带动搅拌叶轮旋转,将米粉浆充分搅拌,有利于将米粉浆搅拌均,有利于后续米粉的挤压成型。2、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第二电机通过转盘、连杆的配合使磨盘在固定挤压板上做往复挤压运动,有利于将米粉浆研磨细致,同时增加设备内部的压力,在加压室内,第三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一起转动,有利于加压室内压力增大,有利于将米粉压出成型,形成成型的米线。3、本专利技术工作时,成型的米线落下后与辊轮接触,在倾斜的辊轮支架的辊轴上划出设备,有利于米粉成型时的冷却,便于操作人员对米线进行剪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米线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米线成型设备的右视图。图3为一种米线成型设备的俯视图。图4为一种米线成型设备中A的放大图。图中:1-设备本体、2-米粉入口、3-搅拌叶轮、4-第一电机、5-挡板、6-磨盘、7-转盘固定室、8-第一转盘、9-第二电机、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二转盘、13-固定挤压板、14-第三电机、15-加压室、16-限位块、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成型漏板、20-辊轴、21-支撑块、22-辊轴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米线成型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米粉入口2和磨盘6,设备本体1上端左侧设置有米粉入口2,米粉入口内设置有搅拌叶轮3,搅拌叶轮3前后两端通过转轴与米粉入口2壁转动连接,设备本体1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的第一电机4前端设电机轮,电机轮通过皮带与搅拌叶轮3连接,设备本体1内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挡板5,挡板5下方在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磨盘6,磨盘6左端通过连杆与第二转盘12连接,磨盘6右端通过连杆与第一转盘8连接,第一转盘8与第二转盘12外侧均设置有转盘固定室7,转盘固定室7设置在设备本体1壁上,右端转盘保护室7下侧在设备本体1有右端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通过皮带与第一转盘8连接;磨盘6下侧在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固定挤压板13,固定挤压板13左右两端与设备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挤压板13下端设置有加压室15,加压室15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7,主动齿轮17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8,加压室15左右两侧在设备本体1内均设置有限位块16,加压室15下端设置有成型漏板19,设备本体1右端下侧设置有支撑块21,支撑块21上端设置有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通过皮带与主动齿轮17连接。设备本体1的左端下侧设置有辊轴支撑架22,辊轴支撑架22上端设置有倾斜横梁,且倾斜横梁上设置有多个辊轴20。辊轴20设置在成型漏板19下方,且辊轴支撑架22右端设置在设备本体1下侧内部。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内部具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两端与设备本体1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固定挤压板1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成型漏板19上设置有多个漏斗形漏孔。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第一连杆10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米粉浆从米粉入口2倒入设备内,米粉浆在进入设备经过搅拌叶轮3时,第一电机4带动搅拌叶轮3旋转,将米粉浆充分搅拌;米粉浆随重力作用向下移动落入磨盘6上,第二电机9带动第一转盘8转动,第一转盘8通过连杆与第二转盘12之间的配合,使磨盘6在固定挤压板13上做往复挤压运动;经挤压过的米粉浆由固定挤压板13漏入加压室15内,第三电机14带动主动齿轮17转动,主动齿轮17啮合从动齿轮18一起转动,使加压室15内压力增大,有利于将米粉压出成型,在较大压力的作用下,将米粉浆从成型漏板19的漏斗形孔挤出,形成成型的米线;成型的米线落下后与辊轮20接触,在倾斜的辊轮支架23的辊轴20上划出设备,有利于米粉成型时的冷却,便于操作人员对米线进行剪切。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线成型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米粉入口(2)和磨盘(6),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1)上端左侧设置有米粉入口(2),米粉入口内设置有搅拌叶轮(3),搅拌叶轮(3)前后两端通过转轴与米粉入口(2)壁转动连接,设备本体(1)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的第一电机(4)前端设电机轮,电机轮通过皮带与搅拌叶轮(3)连接,设备本体(1)内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挡板(5),挡板(5)下方在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磨盘(6),磨盘(6)左端通过连杆与第二转盘(12)连接,磨盘(6)右端通过连杆与第一转盘(8)连接,第一转盘(8)与第二转盘(12)外侧均设置有转盘固定室(7),转盘固定室(7)设置在设备本体(1)壁上,右端转盘保护室(7)下侧在设备本体(1)有右端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通过皮带与第一转盘(8)连接;磨盘(6)下侧在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固定挤压板(13),固定挤压板(13)左右两端与设备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挤压板(13)下端设置有加压室(15),加压室(15)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7),主动齿轮(17)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内部具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两端与设备本体(1)前后两端壁转动连接,加压室(15)左右两侧在设备本体(1)内均设置有限位块(16),加压室(15)下端设置有成型漏板(19),设备本体(1)右端下侧设置有支撑块(21),支撑块(21)上端设置有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通过皮带与主动齿轮(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线成型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米粉入口(2)和磨盘(6),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1)上端左侧设置有米粉入口(2),米粉入口内设置有搅拌叶轮(3),搅拌叶轮(3)前后两端通过转轴与米粉入口(2)壁转动连接,设备本体(1)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的第一电机(4)前端设电机轮,电机轮通过皮带与搅拌叶轮(3)连接,设备本体(1)内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挡板(5),挡板(5)下方在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磨盘(6),磨盘(6)左端通过连杆与第二转盘(12)连接,磨盘(6)右端通过连杆与第一转盘(8)连接,第一转盘(8)与第二转盘(12)外侧均设置有转盘固定室(7),转盘固定室(7)设置在设备本体(1)壁上,右端转盘保护室(7)下侧在设备本体(1)有右端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通过皮带与第一转盘(8)连接;磨盘(6)下侧在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固定挤压板(13),固定挤压板(13)左右两端与设备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挤压板(13)下端设置有加压室(15),加压室(15)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7),主动齿轮(17)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内部具设置有转动轴,且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平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富邦天成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