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旭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21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壳体、第一驱动电机和初级旋切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主动辊、旋转盘和离心料斗,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主动辊配合的挤压齿,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壳体底部、主动辊并固定于旋转盘底部,所述主动辊的上下端部设置有用于避免主动辊和驱动轴之间相对转动的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初级旋切装置将原料进行初步旋切,再经过离心料斗将旋切后的小颗粒原料甩入壳体底部由主动辊和挤压齿进行造粒,由于采用竖直安装主动辊,并在主动辊外侧圆周上配合挤压齿,使得挤压面积增大,提高了造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
技术介绍
好造粒机广泛应用于颗粒状肥料、食品等产品的加工中。造粒机的造粒过程是;干物料在转动辊的挤压作用下团聚成致密坚硬的料块,料块再被转动辊破碎筛分呈为颗粒,经造粒机生产后的颗粒强度能达到产品规定的要求,现有的食品造粒机,常采用人工转辊挤压的方式进行造粒生产,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专利号为CN2014459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驱动装置、造粒主动转辊、造粒从动转辊以及料槽,所述料槽装设在机架上,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之间留有间隙,驱动转动驱动连接造粒主动转辊,造粒主动转辊转动连接造粒从动转辊。此申请虽然解决了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大块物料无法从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之间的间隙经过,进而挡在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的间隙之间,影响进料;2、参见图10,由于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只有部分挤压齿相接触,这样容易造成物料从造粒主动辊和造粒从动辊周围没有接触挤压的间隙流出,而造成造粒不充分,同时造粒效率也有待提高。因此,如何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第一驱动电机(2)、壳体(3)、主动辊(4)、初级旋切装置(5)、离心料斗(6)和驱动轴(9),所述壳体(3)固定于支架(1)上,所述支架(1)左侧顶端固定立柱(7),所述初级旋切装置(5)固定于立柱(7)上,初级旋切装置(5)上设置有进料口(505)和第一出料口(506),所述第一出料口(506)连接离心料斗(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固定于壳体(3)中部正下方的支架(1)上,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9),所述壳体(3)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主动辊(4)、旋转盘(10)和离心料斗(6),所述主动辊(4)竖直设置于壳体(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第一驱动电机(2)、壳体(3)、主动辊(4)、初级旋切装置(5)、离心料斗(6)和驱动轴(9),所述壳体(3)固定于支架(1)上,所述支架(1)左侧顶端固定立柱(7),所述初级旋切装置(5)固定于立柱(7)上,初级旋切装置(5)上设置有进料口(505)和第一出料口(506),所述第一出料口(506)连接离心料斗(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固定于壳体(3)中部正下方的支架(1)上,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9),所述壳体(3)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主动辊(4)、旋转盘(10)和离心料斗(6),所述主动辊(4)竖直设置于壳体(3)内,壳体(3)内壁上设置有与主动辊(4)配合的挤压齿(11),所述离心料斗(6)固定于旋转盘(10)上,所述驱动轴(9)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壳体(3)底部、主动辊(41)并固定于旋转盘(10)底部,所述主动辊(4)的上下端部设置有用于避免主动辊(4)和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张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