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粘合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094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的粘接固定、汽车构件的粘接固定等的剪切粘合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面粘合带是在基材的两面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所述基材由发泡体构成,层间强度为10N/5mm以上且30N/5mm以下,至少一侧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20℃的储能弹性模量G’为2.5×10

Double sided adhesive tape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with excellent shear bonding force f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such as bonding and fixing of automotive components, adhesion and fixation of automobile components. The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is double-sided with acrylic adhesive layer on the substrate side of the substrate by the adhesive tape, foam composition, interlaminar strength is above 10N/5mm and below 30N/5mm,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on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20 degrees in the storage modulus of G is 2.5 *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面粘合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的粘接固定、汽车构件的粘接固定等的剪切粘合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
技术介绍
对于移动电话、移动信息终端(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PDA)等便携电子设备,考虑到从使用者的手中跌落到脚下这种情况,正在研究即使施加冲击而部件也不会脱落或损坏的部件的固定配置或设备主体的设计。因此,作为用于使部件固定于设备主体的双面粘合带,也期望即使在施加冲击的情况下部件也不会脱落并且不会对部件施加强的冲击的双面粘合带。作为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固定于设备主体的减震带,正在研究例如具有由聚烯烃发泡体构成的基材的双面粘合带。专利文献1和2记载了一种减震带,其中,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在基材层的至少单面进行层叠一体化,基材层是具有特定的交联度和气泡的长径比的交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另外,在将汽车构件(例如,车载用面板)固定于汽车主体的用途中也使用双面粘合带,作为这种双面粘合带,也使用减震性能优异的具有由聚烯烃发泡体构成的基材的双面粘合带。近年来,在大型便携电子设备中的部件的粘接固定、汽车构件的粘接固定等用途中,需要贴合重量大的部件或构件,在剪切方向施加于双面粘合带的负荷变大。因此,在以往的双面粘合带中,存在无法耐受这种大的剪切方向的负荷而发生剥离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25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582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的粘接固定、汽车构件的粘接固定等的剪切粘合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粘合带是在基材的两面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所述基材由发泡体构成,层间强度为10N/5mm以上、30N/5mm以下,至少一侧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20℃的储能弹性模量G’为2.5×105Pa以上,在20℃的损耗弹性模量G”为2×105Pa以上。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基材的两面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中,通过将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20℃的储能弹性模量G’和损耗弹性模量G”调整为特定范围,从而使得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具有适度的硬度,可得到优异的剪切粘合力。然而,在基材为发泡体的情况下,存在基材不耐受剪切方向的负荷而会产生破坏(层间破坏)的问题。针对此,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将基材的层间强度调整为特定范围,从而能够防止这种基材的层间破坏,以至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粘合带具有由发泡体构成的基材。上述发泡体只要是在树脂中存在气泡的发泡体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聚烯烃发泡体。上述基材的层间强度为10N/5mm以上且30N/5mm以下。通过将上述基材的层间强度调整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防止上述基材不耐受剪切方向的负荷而产生破坏(层间破坏)的情况,得到剪切粘合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上述基材的层间强度小于10N/5mm时,对双面粘合带施加大的剪切方向的负荷时,产生上述基材的层间破坏。上述基材的层间强度优选为15N/5mm以上。上述基材的层间强度大于30N/5mm时,上述基材的柔软性受损。上述基材的层间强度优选为20N/5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基材的层间强度可以如以下所示地进行测定。图1示出了显示基材的层间强度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基材(宽5mm)1的两面涂布粘合剂(未图示)至50μm的厚度,将该基材的一个面用厚度23μm的PET膜裱衬(未图示),将另一个面贴合于SUS板2,养护48小时而制作试验样品。接下来,以23℃、50%RH在180°方向以100m/min的速度剥离基材1,将基材1发生层间破坏时的剥离强度作为层间强度。上述基材的层间强度可以根据上述基材的密度、发泡倍率、交联的程度、拉伸倍率而调整至期望的范围。上述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的下限为80μm,优选的上限为300μm。上述基材的厚度小于80μm时,上述基材的强度降低,会有上述基材易于发生层间破坏或者双面粘合带的抗冲击性降低的情况。上述基材的厚度大于300μm时,会有上述基材的柔软性降低,双面粘合带的抗冲击性降低的情况,另外,双面粘合带的总厚度增加,会有不适于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的粘接固定、汽车构件的粘接固定等用途的情况。上述基材的厚度的更优选下限为100μm,更优选上限为200μm。上述基材的密度优选为0.35g/cm3以上且0.7g/cm3以下。通过上述基材的密度为0.35g/cm3以上,从而即使在对双面粘合带施加大的剪切方向的负荷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上述基材的层间破坏。上述基材的密度更优选为0.45g/c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g/cm3以上。通过上述基材的密度为0.7g/cm3以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双面粘合带的抗冲击性。上述基材的密度的更优选上限为0.6g/cm3。需要说明的是,基材的密度可以根据JISK-6767而使用MirageCorporation制的电子密度计(商品名“ED120T”)进行测定并算出。上述基材的发泡倍率的优选下限为1.2倍,优选上限为2.8倍。通过上述基材的发泡倍率为1.2倍以上,从而能够提高双面粘合带的柔软性和抗冲击性。通过上述基材的发泡倍率为2.8倍以下,从而能够防止上述基材不耐受剪切方向的负荷而产生破坏(层间破坏)的情况,得到剪切粘合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上述基材的发泡倍率的更优选下限为1.4倍,更优选上限为2.2倍,进一步优选下限为1.7倍,进一步优选上限为2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材的发泡倍率可由上述基材的密度的倒数算出。作为上述层间强度为10N/5mm以上且30N/5mm以下的、由发泡体构成的基材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将作为原料的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进行交联后进行发泡的方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在基材为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具有以下工序(1)~(3)的方法进行制造。工序(1):将聚烯烃系树脂、热解型发泡剂及其他添加剂供给至挤出机并进行熔融混炼,从挤出机挤出片状,由此得到成为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工序(2):将成为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交联的工序工序(3):将交联了的片状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加热,使热解型发泡剂发泡,在MD方向或TD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进行拉伸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交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除了该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国际公开第2005/007731号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作为工序(1)中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举出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可以为乙烯均聚物,但优选为通过将乙烯与少量的α-烯烃进行共聚而得的聚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中,更优选为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通过使上述聚乙烯系树脂为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从而能够提高发泡体的柔软性,进一步提高抗减震性。作为上述聚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α-烯烃,可举出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和1-辛烯等。其中,优选碳数4~10的α-烯烃。上述聚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α-烯烃的优选下限为30重量%,更优选下限为10重量%。作为上述聚乙烯系树脂,还优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是含有50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面粘合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是在基材的两面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所述基材由发泡体构成,层间强度为10N/5mm以上且30N/5mm以下,至少一侧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20℃的储能弹性模量G’为2.5×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1 JP 2016-0100651.一种双面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是在基材的两面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所述基材由发泡体构成,层间强度为10N/5mm以上且30N/5mm以下,至少一侧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20℃的储能弹性模量G’为2.5×105Pa以上,在20℃的损耗弹性模量G”为2×105Pa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双面粘合带的总厚度为50~4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德之岩井勇树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