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0640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2:21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配制浓度为0.5~2 mg/mL的硫酸铜水溶液与磷酸盐水溶液;按硫酸铜与十二烷基硫酸钠5:1质量比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将其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在搅拌状态下,按硫酸铜、可溶性磷酸盐质量比5:3~5,前述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磷酸盐溶液,充分搅拌;将前述产物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密闭高压反应器中,晶化,温度160~180℃,时间12~24 h;将反应器降至室温,洗涤产物,分离、收集;将前述产物完全冻结,冷冻干燥,得到纯相的羟基磷酸铜。本方法无需后续热处理等过程,工艺简单;产物具有晶体比表面积低、所用原料环境友好等优点。

Preparation of a copper electrode material with thin porous structur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hydroxyl phosp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关于羟基磷酸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催化领域,Cu2(OH)PO4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nnm点群。在其每个独立非对称结构单元中包括PO4四面体,Cu(1)O5三角双锥、Cu(2)O6八面体,以及联在两个Cu之间的OH,骨架中无P-O-P键的存在。Cu2(OH)PO4的BET比表面仅有1.4m2·g-1,这表示样品表面没有微孔或介孔,然而其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非常优异。这是因为OH在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优异的催化活性主要来自于其OH和Cu的协同作用。正是由于羟基磷酸铜如此高的活性使其在钠离子电池中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首圈放电容量,达299mAh·g-1。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可溶性铜盐与磷酸盐为原料,在阴离子表面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浓度为0.5~2 mg/mL的硫酸铜水溶液、磷酸盐水溶液;2)按硫酸铜与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比5:1的比例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并溶于溶解量的去离子水中,使其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搅拌均匀;3)在搅拌状态下,按硫酸铜、磷酸盐质量比5:3~5,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磷酸盐溶液,充分搅拌;4)将步骤3)产物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密闭高压反应器中,保持溶液静止,进行晶化,温度160~180℃,时间12~24 h;5)将反应器降至室温,洗涤产物,分离、收集;将前述产物完全冻结,冷冻干燥,得到纯相的羟基磷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浓度为0.5~2mg/mL的硫酸铜水溶液、磷酸盐水溶液;2)按硫酸铜与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比5:1的比例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并溶于溶解量的去离子水中,使其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搅拌均匀;3)在搅拌状态下,按硫酸铜、磷酸盐质量比5:3~5,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磷酸盐溶液,充分搅拌;4)将步骤3)产物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密闭高压反应器中,保持溶液静止,进行晶化,温度160~180℃,时间12~24h;5)将反应器降至室温,洗涤产物,分离、收集;将前述产物完全冻结,冷冻干燥,得到纯相的羟基磷酸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包括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薄片多孔结构的羟基磷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丽云党欢黄剑锋李嘉胤齐慧吴建鹏徐培光郭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