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005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配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接口与外置充电设备连接;输入充电单元,所述输入充电单元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与所述输入充电单元电连接;输出充电单元,所述输出充电单元与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且所述输出充电单元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配置于所述壳体上;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上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时需要额外的充电线,功能单一,导致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A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便携移动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移动充电领域中,移动充电装置很多,应用最多的就是充电宝,当手机没有电时,可以很方便的给手机进行充电,满足用户在外没有电的正常的使用要求,目前的充电宝种类繁多,有大容量的,也有应急的小容量迷你型,有采用锂电池的,也有电容器等等。但本申请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相对大容量的充电宝,又重又大不便携带,充电时还要额外的充电线,自身蓄能一次需要很长的时间,容量大而危险性也比较大。小容量的迷你充电装置功能单一,自身蓄能和对外手机设备充电时,需自备连接线,导致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多功能充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时需要额外的充电线,功能单一,导致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解决手机在应急情况下的电量保障,不需要额外的充电线或转接接头,携带方便,功能多样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配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接口与外置充电设备连接;输入充电单元,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配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接口与外置充电设备连接;输入充电单元,所述输入充电单元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且所述输入充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与所述输入充电单元电连接,且所述储电单元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输出充电单元,所述输出充电单元与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且所述输出充电单元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配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接口与外置受电设备连接;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器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配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接口与外置充电设备连接;输入充电单元,所述输入充电单元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且所述输入充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与所述输入充电单元电连接,且所述储电单元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输出充电单元,所述输出充电单元与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且所述输出充电单元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配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接口与外置受电设备连接;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器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数据存储单元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位置处;且,所述第一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二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帅鑫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