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958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包含预制柱、预制凸形梁、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再生横肋梁、接合缝;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柱两端预留结构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两端头有预留受力螺纹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中预制有纵向组合肋梁钢筋贯通孔道;所述预制空腔板构件由钢筋砼纵肋梁、钢筋砼横肋梁、空腔体、下翼缘板、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组成;所述钢筋砼横肋梁钢筋伸露;所述空腔板构件下端头横肋凹起安装在预制凸形梁的两侧,凸形梁和端头横肋下凹的凹凸组合,构成无明梁;所述空腔板构件组合缝深度≤50mm;所述再生横肋梁,将两块空腔板构件的伸露横肋梁钢筋进行连接,构成双向受力的空腔楼板。

Assembly type blind beam double bearing cavity floor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系统技术,具体涉及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技术。
技术介绍
为了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提高建筑质量,加快建设速度,实现节能环保,降低工程造价,国家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明确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并要求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和钢·混组合结构体系中广泛应用,明确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应用领域;但是,大跨度水平结构的装配式建筑楼板刚起步,并且采用的是普通叠合楼板,技术系统末建立导致造价高,不接地气,制约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如专利技术人的ZL200410082381.9“一种空腹小密肋楼盖”和ZL200820126232.1“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空心填充体埋在现浇楼盖中形成“T字型”受力截面空心层,解决了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的问题。为了使纵横肋梁钢筋通过工字钢梁腹板,形成连续板带的现浇空心楼板,在工字钢梁腹板中预留的孔太多并孔径太小,加工麻烦;同时,水泥空心填充体凝固硬化时间长,模具利用率低,空心填充体密度大质重,生产运输不便和填充体整体性差易破损等缺陷。为实现工业化生产,专利技术人又申请ZL201310332173.9“一种现浇空心楼盖成孔用网状箱形构件”和ZL201510331724.X“一种新型钢—混组合现浇空心楼盖”,对现浇空心楼盖技术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了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和大大减轻了空腔楼盖的自重,增添了自保温隔热性能,结构安全性强,解决了实现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的空心楼盖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不断提升自己现浇空心楼盖
技术介绍
,为装配式建筑大跨度、无明梁的水平结构奠定了坚石的基础;虽然解决了成孔构件工业化生产的问题,但是,都是现场浇注与装配式建筑产生矛盾。又为了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专利技术人申请的ZL201620408935.8“被动式建筑节能一体化系统”和ZL201620409015.8“一种免支模预制装配式空腔板”把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通过创造转型扩展到装配式建筑领域,解决了装配式建筑结构整体性差、大跨度无明梁、构件超大、构件工业化、建筑质量可控性、工效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专利技术,虽然为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夯实了基础,但是还存在长条型预制装配式空腔板构件受力的单向性、两块预制装配式空腔板拼合时缝隙的裂纹、双向受力空腔楼板横方向钢筋的连接空间限制等问题。目前,由于装配式建筑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沒有解决,导致建筑造价高,推广受阻;为了促进建筑科学技术进步,采用多功能、经济性、科技含量、节能环保和市场需求大、安全系数高、成本低,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建筑结构体系。因此,专利技术人又在自已现有
技术介绍
的基础上,将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创造性的应用到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形成新型的装配式空心楼板结构体系和钢·混组合装配式建筑楼板结构体系;将现浇空腔楼盖难点技术问题在工厂化解决,定型生产装配式预制柱、预制梁、空腔板构件、其他预制构件、钢结构构件,楼板结构整体受力通过现场后浇上翼缘板和组合肋梁或预应力的方式解决,把工厂化生产预制装配式预制构件与钢结构构件有机结合起来。又为了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健康发展,最近,专利技术人在自己生产基地参与由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国家天津消防科研主持的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大跨度无次梁的钢结构空腔楼板足尺试验”、“装配式大跨度无明梁钢筋混凝土结构足尺试验”、“利用装配式空腔楼板的消防排烟试验”来检验专利技术人现有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合理性和安全性;试验采用连续板带的多跨荷载加压足尺试验和装配式楼板极限荷载加载足尺试验,极限荷载加载试验具体数据是所做的无梁装配式实验模型跨度8.4m、四周悬挑1.6m、边长11.6m、受压面积134.56m2、使用动荷载2KN,实际加载荷载22KN;极限裂缝国标是1.5mm,实际裂缝只有0.5mm;按国标计算极限挠度为168mm,实际挠度39mm;通过试验验证了装配式建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明梁或钢结构无次梁的结构的安全性;试验验证了将单向受力楼板构件变为双向受力楼板、将单块简支楼板构件变为连续板带的楼板结构;彻底解决了大跨度楼板构件结合缝开裂、防火、隔音、常年维护、装配工艺等问题,特别是把装配式建筑造价下降了20%;通结构足尺试验,为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创新夯实了实践基础;但是,试验揭示装配式建筑结构内力分配的变成规律,还有在确保装配式建筑结构安全要求的前题下,装配式建筑技术还有很多优化的空间。研发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解决该结构水平方向楼板整体性、防火、多功能、接合缝裂纹等问题;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已经成为装配式建筑
创新的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发挥创新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把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柱、预制凸形梁、预制空腔板构件、墙板等预制构件,通过现场装配后浇砼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国家日前倡导预制率达到40%,将采用本专利技术组合框架结构最新技术后预制率达到75%;在两件预制柱连接处的周边形成柱帽或加腋梁,增加抗冲切和抗剪能力;预制凸形梁采用空心梁,减轻梁的自重,在梁中采取后张法施加预应力;两块空腔板构件拼装组合肋梁空槽的形成为横向肋梁钢筋的连接提供了空间,产生了再生横肋梁,将构件受力的单向性变为双向受力;为纵向受力提供了纵向组合肋梁的空间,解决了将简支板变为连续板带;在结合缝上施加了纵向组合肋梁,又彻底解决空腔板构件接合裂纹的再现;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节省现有装配式叠合楼板技术所占层高空间产生的效益,结构合理,达到优化现有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克服了现有结构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包含预制柱、预制凸形梁、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再生横肋梁、接合缝;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柱两端预留结构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两端头有预留受力螺纹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中预制有纵向组合肋梁钢筋贯通孔道;所述预制空腔板构件由钢筋砼纵肋梁、钢筋砼横肋梁、空腔体、下翼缘板、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组成;所述钢筋砼横肋梁钢筋伸露;所述空腔板构件下端头横肋凹起安装在预制凸形梁的两侧,凸形梁和端头横肋下凹的凹凸组合,构成无明梁;所述空腔板构件组合缝深度≤50mm;所述再生横肋梁,将两块空腔板构件的伸露横肋梁钢筋进行连接,构成双向受力的空腔楼板。所述预制柱上端结构钢筋端头与待对接的预制柱下端结构钢筋端头进行对接,将预制柱升高;所述每件预制柱对接升高高度为楼房层高;所述对接方式为机械对接或注浆对接;所述每件预制柱预留钢筋对接为错位对接。所述预制柱预留钢筋端头对接后的钢筋长度>预制凸形梁的高度,在预制柱预留钢筋端头对接后形成的钢筋长度空间中,串入预制凸形梁钢筋,对该钢筋长度部位浇注砼,形成装配式钢筋砼框架结构。所述预制柱与预制凸形梁结合部位设置现浇实心柱帽;所述现浇实心柱帽的面积≥1.0m2。所述预制凸形梁中有预应力钢筋或连接预制凸形梁相邻两边空腔构件肋梁钢筋的孔洞;所述预制凸形梁上表面有钢筋或吊环外露。所述空腔板构件中的空腔体,含带肋钢网镂或预制空腔或塑料空腔或发泡水泥块或泡沫块;所述带肋钢网镂为扩张带肋钢网镂或鱼鳞带肋钢网镂。所述空腔板构件纵钢筋砼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

【技术保护点】
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包含预制柱、预制凸形梁、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再生横肋梁、接合缝;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柱两端预留结构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两端头有预留受力螺纹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中预制有纵向组合肋梁钢筋贯通孔道;所述预制空腔板构件由钢筋砼纵肋梁、钢筋砼横肋梁、空腔体、下翼缘板、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组成;所述钢筋砼横肋梁钢筋伸露;所述空腔板构件下端头横肋凹起安装在预制凸形梁的两侧,凸形梁和端头横肋下凹的凹凸组合,构成无明梁;所述空腔板构件组合缝深度≤50mm;所述再生横肋梁,将两块空腔板构件的伸露横肋梁钢筋进行连接,构成双向受力的空腔楼板。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包含预制柱、预制凸形梁、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再生横肋梁、接合缝;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柱两端预留结构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两端头有预留受力螺纹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制凸形梁中预制有纵向组合肋梁钢筋贯通孔道;所述预制空腔板构件由钢筋砼纵肋梁、钢筋砼横肋梁、空腔体、下翼缘板、预制空腔板构件端头横肋下凹组成;所述钢筋砼横肋梁钢筋伸露;所述空腔板构件下端头横肋凹起安装在预制凸形梁的两侧,凸形梁和端头横肋下凹的凹凸组合,构成无明梁;所述空腔板构件组合缝深度≤50mm;所述再生横肋梁,将两块空腔板构件的伸露横肋梁钢筋进行连接,构成双向受力的空腔楼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其特在于所述预制柱上端结构钢筋端头与待对接的预制柱下端结构钢筋端头进行对接,将预制柱升高;所述每件预制柱对接升高高度为楼房层高;所述对接方式为机械对接或注浆对接;所述每件预制柱预留钢筋对接为错位对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无明梁双向受力空腔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预留钢筋端头对接后的钢筋长度>预制凸形梁的高度,在预制柱预留钢筋端头对接后形成的钢筋长度空间中,串入预制凸形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淼王海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王本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