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80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属于纺织工业技术领域。它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络筒工序,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经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制成生条,抗静电导电涤纶棉卷定量400‑420克/米,在梳棉工序中将该生条与清花后的纯棉混合,纺制成含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生条,再经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含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纱线,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质量占总质量的0.5‑1.0%。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棉纺工艺流程短,半制品定量大,难于纺制超低比例含量混纺纱线的难题,生产出了含1%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混纺纱线,既满足了客户的质量需求,又为企业降低成本带来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工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棉纺工艺,其工艺流程短、半制品定量大,要在棉纺纱线中加入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难度较高,因为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价格贵,加入量大时,成本高;加入量少时,不够均匀,影响质量。现在只能是少量生产时加入,制得样品,要大批量生产,难度高,特别是难于纺制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含量1%以下的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含量的混纺纱线,得到的含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纱线制备出来的纱线质量差,成本高,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络筒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经清花工序制成合格定量的生条,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棉卷定量400-420克/米,再在梳棉工序中运用给棉平帘积极喂入形式将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生条与清花后的纯棉按定量比例喂入梳棉机,纺制成含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生条,再经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含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质量占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和纯棉总质量的0.5-1.0%。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在清花工序中所用的抓棉机打手刀片缩进肋条0.5厘米,打手升降采用变频控制,小车运转效率控制在90%以上,混开棉机的给棉帘与匀棉帘隔距调整至23-26毫米,第一打手速度520-560转/分钟,第二打手速度820-860转/分钟;开棉机给棉罗拉隔距加大至18-22毫米,打手速度340-380转/分钟;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740-780转/分钟,第二压紧罗拉加装电热丝加热,有利于棉卷成形、拔棍、退卷,抗静电导电涤纶棉卷定量400-420克/米,上述参数优选值为混开棉机的给棉帘与匀棉帘隔距调整25毫米,第一打手速度540转/分钟,第二打手速度840转/分钟;开棉机给棉罗拉隔距加大至20毫米,打手速度360转/分钟;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760转/分钟,抗静电导电涤纶棉卷定量410克/米。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梳棉工序中转速分别为:锡林270-290转/分钟,刺辊610-630转/分钟,道夫15-18转/分钟,盖板单头蜗杆传动速度8-10厘米/分钟,刺辊预分梳板用200毫米弦长小漏底,杜绝落白,盖板与锡林梳理隔距分别为0.3、0.27、0.25、0.25、0.3毫米,出条定量21-22克/5米,上述参数优选为锡林280转/分钟,刺辊620转/分钟,道夫16转/分钟,盖板单头蜗杆传动速度9厘米/分钟,刺辊预分梳板用200毫米弦长小漏底。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条工序用高架积极式喂入型并条机,采用顺牵伸工艺,增强纤维伸直度。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纱工序采用定量8克/10米,捻系数控制在119,增加粗纱的光洁度,减少毛羽的产生。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纱采用重加压、大牵伸工艺,配置压力棒上肖,合金钢领,进口布雷克钢丝圈,减少毛羽、断头的产生,所述的压力为190N。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筒工序采用村田21C自络筒,乌斯特昆腾2电子清纱器,络纱速度1000-1200转/分钟,优选速度1100转/分钟。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条工序中皮辊采用邵氏硬度为81度铝衬胶辊,表面涂覆RC双组涂料,并条为2道并合。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纱皮辊邵氏72度铝衬胶辊,表面涂覆RC双组涂料。所述的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筒电子清纱器用光电式切纱疵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经清花工序制成合格定量的生条,在梳棉中将该生条与纯棉混合,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比例,而且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与纯棉混合均匀;2)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参数,能很轻松的生产出含0.5-1%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混纺纱线,既满足了客户的质量需求,又为企业降低成本带来了经济效益;3)由本专利技术工艺得到的混纺纱线,纱体积比电阻为5.91×108Ω·cm-6.03×108Ω·cm,抗静电性能好,质量好,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用棉型涤纶基导电纤维3.3D×38mm与229A细绒棉以1:99比例混纺生产18.2tex纱线。(1):先将导电涤纶纤维在清花上以圆盘抓棉机堆包,抓棉机打手刀片伸出肋条-0.5厘米,打手升降采用变频控制,小车运转效率控制在90%以上,混开棉机棉箱存量控制在棉箱体积的三分之一,给棉帘与匀棉帘隔距调整至25毫米,第一打手速度540转/分钟,第二打手速度840转/分钟,提高开松效果。开棉机给棉罗拉隔距加大至20毫米,打手速度360转/分钟。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760转/分钟,第二压紧罗拉加装电热丝加热,有利于棉卷成形、拔棍、退卷。导电涤纶棉卷定量410克每米。(2):梳棉,锡林280转/分钟,刺辊620转/分钟,道夫16转/分钟,盖板单头蜗杆传动速度9厘米/分钟,刺辊预分梳板用200毫米弦长小漏底,杜绝落白,盖板与锡林隔距调整为0.3、0.27、0.25、0.25、0.3毫米,出条定量23.5克/5米,制成导电涤纶纤维生条。(3):并条,导电涤纶纤维生条采用高架积极式喂入型并条机,采用顺牵伸工艺,8根并合,牵伸倍数7.833,后区倍数1.72,出条定量24克/5米。(4):229A细绒棉棉卷以清花工序中采用的A002型圆盘抓棉机,打手速度870转/分钟,抓棉机打手刀片伸出肋条0.5厘米,打手升降采用变频控制,A035型混开棉机输棉帘2.7米/分钟,第一打手540转/分钟,第二打手570转/分钟,豪猪打手850转/分钟,106型开棉机给棉罗拉59转/分钟,打手520转/分钟,161型振棉机角钉帘54米/分钟,076型成卷机综合打手1080转/分钟,风叶1200转/分钟,制成的棉卷定量480克/米。(5):梳棉机采用给棉平帘积极喂入形式,配合导电涤纶纤维生条与棉卷一同喂入梳棉机,导电涤纶纤维生条喂入采用光电自停装置控制。经梳理后制成含导电涤纶纤维的生条,梳棉机锡林360转/分钟,刺辊800转/分钟,道夫24转/分钟,出条重量5.6克/米,考虑到棉卷的落棉率,喂入棉卷的定量与导电涤纶纤维生条的定量控制好比例。(6):并条,含1%导电涤纶纤维的生条采用高架积极式喂入型并条机,采用顺牵伸工艺,增强纤维伸直度,减少棉结的产生。(7:粗纱,粗纱工序采用10米8克定量,捻系数控制在119,增加粗纱的光洁度,减少毛羽的产生。(8):细纱,采用重加压,大牵伸工艺,配置压力棒上肖,合金钢领,进口布雷克钢丝圈,减少毛羽、断头的产生。(9):络筒,采用村田21C自络筒,乌斯特昆腾2电子清纱器,络纱速度1200转/分钟,得到混纺纱线。实施例2: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络筒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经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制成合格定量的生条,抗静电导电涤纶棉卷定量400‑420克/米,再在梳棉工序中运用给棉平帘积极喂入形式将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生条与清花后的纯棉棉卷按定量比例喂入梳棉机,纺制成含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生条,再经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含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质量占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和纯棉总质量的0.5‑1.0%;所述的并条工序用高架积极式喂入型并条机,采用顺牵伸工艺,增强纤维伸直度;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在清花工序中所用的抓棉机打手刀片缩进肋条0.5厘米,打手升降采用变频控制,小车运转效率控制在90%以上,混开棉机的给棉帘与匀棉帘隔距调整至23‑26毫米,第一打手速度520‑560转/分钟,第二打手速度820‑860转/分钟;开棉机给棉罗拉隔距加大至18‑22毫米,打手速度340‑380转/分钟;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740‑780转/分钟,第二压紧罗拉加装电热丝加热,有利于棉卷成形、拔棍、退卷;所述的将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生条与清花后的纯棉棉卷按定量比例喂入梳棉机的梳棉工序中转速分别为:锡林270‑290转/分钟,刺辊610‑630转/分钟,道夫15‑18转/分钟,盖板单头蜗杆传动速度8‑10厘米/分钟,刺辊预分梳板用200毫米弦长小漏底,杜绝落白,盖板与锡林梳理隔距分别为0.3、0.27、0.25、0.25、0.3毫米,出条定量21‑22克/5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纺纱方法,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及络筒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经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制成合格定量的生条,抗静电导电涤纶棉卷定量400-420克/米,再在梳棉工序中运用给棉平帘积极喂入形式将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生条与清花后的纯棉棉卷按定量比例喂入梳棉机,纺制成含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生条,再经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含超低比例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质量占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和纯棉总质量的0.5-1.0%;所述的并条工序用高架积极式喂入型并条机,采用顺牵伸工艺,增强纤维伸直度;所述的抗静电导电涤纶纤维在清花工序中所用的抓棉机打手刀片缩进肋条0.5厘米,打手升降采用变频控制,小车运转效率控制在90%以上,混开棉机的给棉帘与匀棉帘隔距调整至23-26毫米,第一打手速度520-560转/分钟,第二打手速度820-860转/分钟;开棉机给棉罗拉隔距加大至18-22毫米,打手速度340-380转/分钟;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740-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国华汪燕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博帆化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