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以及纺纱用麻纤维技术

技术编号:1534118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47
一种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浸渍处理工序,在含有选自由蛋白质分解酶及淀粉水解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酶和水的处理液中,将原料麻纤维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浸渍30分钟~60分钟;水洗工序,对经浸渍处理的麻纤维进行水洗;干燥工序,对经水洗的麻纤维进行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以及纺纱用麻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以及纺纱用麻纤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球环境上的温暖化现象成为问题,对于人们穿着的衣服也要求凉爽感优异的材料,在纤维市场中,作为天然材料具有干爽触感的麻材料越来越受欢迎,麻纤维布的需求正在扩大。作为与麻相同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棉纤维来源于被称为“棉”的植物的种子,纤维本身很柔软,纺纱性、加工性优异。另一方面,对于麻而言,用于制作布的原料部位是植物的叶、茎。叶、茎由纤维素形成,纤维间存在木质素等成分,因此虽然作为纤维材料的强度高,但硬、纤维表面平滑,有时难以加工,或者加工而得的布的触感粗糙导致触感变差。作为改良麻纤维等纤维素纤维的触感的技术,例如,提出了如下方法:利用纤维素分解酶对纤维素系纤维织物的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利用强碱水溶液进行处理(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5-247852号公报)。该方法是以改良由麻等纤维素纤维形成的织物表面的触感为课题的技术,没有考虑到纺纱用线等纤维原料的加工用途。麻纤维虽然强度高但刚直。因此,在想要利用对麻纤维进行纺纱所得的麻线来纺织或编织加工成织物、编织物的情况下,由于麻纤维的表面平滑,因此存在如下问题:难以挂在用于制造通常使用的捻线的纺纱装置上,纺纱时的纤维的成品率低,容易发生纤维的脱落、断线,生产性低。此外,由于麻纤维刚直,因此难以得到细径的捻线、线的粗细恒定的捻线等,在使用了这些麻线的织物、编织物的制造中也成为生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切割麻等植物的叶及茎来制成纤维原料的方法在历史上从古代开始就进行了。作为其方法,自古以来就进行了如下方法:为了较细地撕开麻纤维、去除纤维素的纤维细胞间的木质素等物质而使其变得柔软,应用在砧板上敲打纤维、或者抄造纤维的物理方法。近年来,还采用纺织麻纤维之前在辊间压缩麻纤维等方法,但现状是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纺纱时的成品率。此外,还已知当利用强碱、强酸处理纤维素纤维时会赋予柔软性,但由于会使纤维的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并不现实。因此,大多数当前流通的麻纤维产品的特征在于,由麻纤维形成的线的不均匀度所引起的独特的触感,希望提供一种像棉那样柔软且通用性高的麻的捻线、麻布。作为对麻纤维进行改性的方法,提出了通过利用含有纤维素分解酶的处理液对麻纤维进行处理来去除存在于麻纤维的纤维素间的果胶、木质素等的方法,公开了通过该处理能得到皮肤刺激性少、纺织性优异的麻纤维(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398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日本特开平5-24785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加工技术是涉及纺织或编织纤维而得的布帛的表面加工的技术,没有考虑到适于纺纱的纤维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平1-139874号公报中,记载有利用纤维素分解酶来去除棉、麻等植物纤维中的木质素等以使其保持柔软性,并且,还记载有通过溶解麻纤维的尖端,具有使尖端变圆以去除尖角、抑制麻纤维的皮肤刺激的效果。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虽然承认纤维素分解酶的使用对棉纤维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已确认还未达到将麻纤维的表面加工至适于使用一般的纺纱装置的纺纱的状态。如此,在以往的麻纤维的处理技术中,虽然布帛表面的触感等得到改良,但并非能将构成布帛的纤维的物性调整到适于使用纺纱装置的纺纱的状态,现状是仍未得到能以工业上的高生产性进行纺纱的麻纤维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以柔软、高生产性进行纺纱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纺纱性优异的麻纤维。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实施方式。<1>一种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浸渍处理工序,在含有选自由蛋白质分解酶及淀粉水解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酶和水的处理液中,将原料麻纤维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浸渍30分钟~60分钟;水洗工序,对经浸渍处理的麻纤维进行水洗;干燥工序,对经水洗的麻纤维进行干燥。<2>根据<1>所述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液含有碱剂。<3>根据<1>或<2>所述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液的pH为9以上且13以下。<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用麻纤维,其中,在所述水洗工序之后具有后处理工序,该后处理工序在含有选自由硝基苯磺酸钠及氰尿酸钠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水的后处理液中浸渍经水洗的麻纤维,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20分钟~50分钟。<5>一种纺纱用麻纤维,其通过<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而得到,所述纺纱用麻纤维与原料麻纤维相比纤维径细,有扭曲,纤维表面具有微细的起毛。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能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以柔软、高生产性进行纺纱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根据其他实施方式,能提供一种纺纱性优异的麻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含有选自由蛋白质分解酶及淀粉水解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酶和水的处理液(以下,有时称为酶处理液)中浸渍原料麻纤维,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30分钟~60分钟的浸渍处理工序(以下,有时称为酶处理工序);对经浸渍处理的麻纤维进行水洗的水洗工序(以下,有时称为水洗工序);以及对经水洗的麻纤维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以下,有时称为干燥工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原料麻纤维”是指,实施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处理之前的、作为纺纱用麻纤维的原料的麻纤维。虽然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尚不明确,但进行了如下考虑。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对含有能分解蛋白质、淀粉等的特定的酶的酶处理液进行加热,在加热后的酶处理液中对麻纤维进行浸渍处理,由此,麻纤维发生溶胀,变得容易渗透水分。随着酶处理液使纤维溶胀,酶与水分一起渗入并停留在纤维间,由此,存在于纤维素间的木质素等也发生溶胀,变成容易去除的状态,纤维变得柔软。对酶处理后的纤维进行水洗、干燥,由此,去除存在于纤维素间的木质素等,纤维素间的空隙被固定化。因此,在麻纤维的表面,在纤维素间的木质素等被去除的部位生成微细的起毛,此外,在麻纤维的中心部形成有微细的中空部分,会进行原纤化,随着向酶处理液浸渍处理后的水洗、干燥,纤维产生扭曲。因此,可以推测能制造表面有起毛,柔软且有扭曲的、容易挂在纺纱装置上的麻纤维。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酶本身是不溶解纤维素的酶,因此,无需担心纤维强度因酶的使用而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不受上述推测机构的任何限制。以下,按照工序顺序对本实施方式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浸渍处理工序>在本实施方式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含有选自由蛋白质分解酶及淀粉水解酶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酶和水的处理液中对原料麻纤维进行浸渍处理。(麻纤维)通常,麻纤维是指苎麻和亚麻,但本说明书中的麻纤维并不限定于这些狭义的麻纤维。作为能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的原料麻纤维,可以是任一种麻纤维。本说明书中的麻纤维以包含来源于例如以下所示的植物麻的麻纤维的任一种的意思来使用。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桑科大麻属大麻(cannabissativa、也被称为大麻);亚麻科亚麻属亚麻(L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浸渍处理工序,在含有选自由蛋白质分解酶及淀粉水解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酶和水的处理液中,将原料麻纤维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浸渍30分钟~60分钟;水洗工序,对经浸渍处理的麻纤维进行水洗;干燥工序,对经水洗的麻纤维进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31 JP 2014-1569201.一种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浸渍处理工序,在含有选自由蛋白质分解酶及淀粉水解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酶和水的处理液中,将原料麻纤维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浸渍30分钟~60分钟;水洗工序,对经浸渍处理的麻纤维进行水洗;干燥工序,对经水洗的麻纤维进行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用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液含有碱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真一郎菱川恵介
申请(专利权)人:爱贝克思集团控股公司吉田真一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