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80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面料技术及制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该类型产品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功能单一的问题: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8‑12份、次亚磷酸钠5‑8份、珍珠纤维3‑5份、抗菌整理剂12‑18份、鸭绒纤维40‑55份、咖啡碳纤维35‑50份、聚酰胺纤维65‑80份、渗透剂10‑15份、甲苯3‑5份、丁酮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编织面料、浸泡、晾晒熨平三个步骤。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对提高羽绒服面料的性能以及低碳环保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面料技术及制备
,主要涉及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服的面料成分越来越关注,对其功能的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低碳环保、无公害、功能多样的绿色面料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目前市场上该类型产品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能满足环保兼顾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节能环保,工艺简单,功能多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8-12份、次亚磷酸钠5-8份、珍珠纤维3-5份、抗菌整理剂12-18份、鸭绒纤维40-55份、咖啡碳纤维35-50份、聚酰胺纤维65-80份、渗透剂10-15份、甲苯3-5份、丁酮2-4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精炼剂5-8份、双氧水10-16份、硅酸钠8-12份、碳酸钠8-12份、氢氧化钠1-2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羽绒服面料与抗菌整理剂的浴比1:5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鸭绒纤维、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经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半成品面料。步骤一所述经纱包括壳聚糖纤维25根、珍珠纤维15根和鸭绒纤维50根,分别编织成纱线,然后将三种纱线混纺而成;所述纬纱包括咖啡碳纤维18根和聚酰胺纤维50根,分别织成纱线,然后将两种纱线混纺而成,再通过复精梳、链条针梳、回缩、精梳以及整理工序,形成半成品面料。优选地,步骤一所述半成品面料为斜纹组织结构,经密为500根/10厘米,纬密变化分别为220、240、260、280、300根/10厘米。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形成的半成品面料,经温水浸湿后放入次亚磷酸钠、抗菌整理剂、渗透剂、甲苯和丁酮混合液中浸泡。步骤二所述所述温水温度为45-55摄氏度,浸泡时间为45-60分钟。步骤三,将浸泡过的面料经水洗、晾晒,最终熨平得到成品面料。进一步地,所述水洗过程包括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优选地,所述第一次水洗水温为80-95摄氏度,第二次水洗水温为65-80摄氏度,第三次水洗水温为45-60摄氏度,所述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时间均为15分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配比以及实验步骤所得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咬合特性,不含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壳聚糖纤维与珍珠纤维的加入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性,鸭绒纤维的加入又大幅度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质地柔软。而且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对改善生活水平以及低碳环保具有重要作用,适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8份、次亚磷酸钠5份、珍珠纤维3份、抗菌整理剂12份、鸭绒纤维40份、咖啡碳纤维35份、聚酰胺纤维65份、渗透剂10份、甲苯3份、丁酮2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精炼剂5份、双氧水10份、硅酸钠8份、碳酸钠8份、氢氧化钠1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羽绒服面料与抗菌整理剂的浴比1:5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鸭绒纤维、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经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半成品面料;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形成的半成品面料,经温水浸湿后放入次亚磷酸钠、抗菌整理剂、渗透剂、甲苯和丁酮混合液中浸泡。步骤三,将浸泡过的面料经水洗、晾晒,最终熨平得到成品面料。步骤一所述经纱包括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和鸭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包括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纺而成。步骤一所述半成品面料为斜纹组织结构。步骤二所述所述温水温度为45摄氏度,浸泡时间为45分钟。步骤三所述水洗过程包括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所述第一次水洗水温为80摄氏度,第二次水洗水温为65摄氏度,第三次水洗水温为45摄氏度。所述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时间均为15分钟。实施例2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9份、次亚磷酸钠5.5份、珍珠纤维3.5份、抗菌整理剂13份、鸭绒纤维45份、咖啡碳纤维38份、聚酰胺纤维70份、渗透剂11份、甲苯3.5份、丁酮2.5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精炼剂6份、双氧水12份、硅酸钠9份、碳酸钠9份、氢氧化钠1.2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羽绒服面料与抗菌整理剂的浴比1:5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鸭绒纤维、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经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半成品面料;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形成的半成品面料,经温水浸湿后放入次亚磷酸钠、抗菌整理剂、渗透剂、甲苯和丁酮混合液中浸泡。步骤三,将浸泡过的面料经水洗、晾晒,最终熨平得到成品面料。步骤一所述经纱包括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和鸭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包括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纺而成。步骤一所述半成品面料为斜纹组织结构。步骤二所述所述温水温度为48摄氏度,浸泡时间为50分钟。步骤三所述水洗过程包括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所述第一次水洗水温为85摄氏度,第二次水洗水温为70摄氏度,第三次水洗水温为50摄氏度。所述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时间均为15分钟。实施例3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10份、次亚磷酸钠6份、珍珠纤维4份、抗菌整理剂15份、鸭绒纤维48份、咖啡碳纤维42份、聚酰胺纤维73份、渗透剂13份、甲苯4份、丁酮3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精炼剂6.8份、双氧水14份、硅酸钠10份、碳酸钠10份、氢氧化钠1.4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羽绒服面料与抗菌整理剂的浴比1:5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鸭绒纤维、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经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半成品面料;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形成的半成品面料,经温水浸湿后放入次亚磷酸钠、抗菌整理剂、渗透剂、甲苯和丁酮混合液中浸泡。步骤三,将浸泡过的面料经水洗、晾晒,最终熨平得到成品面料。步骤一所述经纱包括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和鸭绒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包括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纺而成。步骤一所述半成品面料为斜纹组织结构。步骤二所述所述温水温度为50摄氏度,浸泡时间为54分钟。步骤三所述水洗过程包括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所述第一次水洗水温为87摄氏度,第二次水洗水温为73摄氏度,第三次水洗水温为52摄氏度。所述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和第三次水洗时间均为15分钟。实施例4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11份、次亚磷酸钠7份、珍珠纤维4.5份、抗菌整理剂17份、鸭绒纤维52份、咖啡碳纤维46份、聚酰胺纤维77份、渗透剂14份、甲苯4.5份、丁酮3.5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精炼剂7份、双氧水15份、硅酸钠11份、碳酸钠11份、氢氧化钠1.8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羽绒服面料与抗菌整理剂的浴比1:5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壳聚糖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8‑12份、次亚磷酸钠5‑8份、珍珠纤维3‑5份、抗菌整理剂12‑18份、鸭绒纤维40‑55份、咖啡碳纤维35‑50份、聚酰胺纤维65‑80份、渗透剂10‑15份、甲苯3‑5份、丁酮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材料按重量分混合制成:壳聚糖纤维8-12份、次亚磷酸钠5-8份、珍珠纤维3-5份、抗菌整理剂12-18份、鸭绒纤维40-55份、咖啡碳纤维35-50份、聚酰胺纤维65-80份、渗透剂10-15份、甲苯3-5份、丁酮2-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精炼剂5-8份、双氧水10-16份、硅酸钠8-12份、碳酸钠8-12份、氢氧化钠1-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羽绒服面料与抗菌整理剂的浴比1: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羽绒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壳聚糖纤维、珍珠纤维、鸭绒纤维、咖啡碳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经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半成品面料;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形成的半成品面料,经温水浸湿后放入次亚磷酸钠、抗菌整理剂、渗透剂、甲苯和丁酮混合液中浸泡;步骤三,将浸泡过的面料经水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弘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普嘉服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