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塞隆骨青稞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296965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塞隆骨青稞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塞隆骨青稞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塞隆骨5~15份、枸杞20‑50份、乌梢蛇2~15份、肉桂2~10份及青稞原浆酒300~10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塞隆骨青稞酒,以青稞酒为基酒,同时经过合理配伍药食两用中药枸杞、肉桂、乌梢蛇,充分发挥塞隆骨、青稞酒和中草药自身特有的性能和功效,药效彼此互补相辅相成,使其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保健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塞隆骨青稞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塞隆骨的青稞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常侵犯全身各处关节,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性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中医理论认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症”范畴,早在《黄帝内经痹论》中就有记载,“黄帝问曰:痹之安生?歧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说明痹症是指风、寒、湿三种邪气化热而成或风、湿、热三种邪气共同侵入机体,痹阻经络、关节,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严重者阻碍正常活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正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临床治疗主要以驱风除湿、散寒、止痛、调理气血、疏通经脉、恢复关节功能、补虚滋养、提高免疫力为主。塞隆骨为高原特有的鼢鼠的全骨风干品,其性微温、味辛咸,入肝肾经,主要功能为驱风除湿、驱寒、舒筋活络、强筋健骨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等。在八十年代中期被发现后,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塞隆骨的性味、功能、归经、主治等与虎骨几乎完全一致,且塞隆骨资源丰富,因此成为虎骨的理想替代品。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塞隆骨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功效,还能促进骨折愈合、增强机体抗衰老、抗疲劳、抗冷冻、抗骨质疏松的功效,填补了禁止虎骨入药以后中医药虎骨治风湿的空缺。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的海平教授曾发表文章《塞隆骨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通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实验”证明,塞隆骨对组织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角菜胶所致大鼠胸膜炎白细胞游走和液体渗出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和继发性病变(尾结节)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塞隆骨和虎骨在对多种抗炎实验模型上均有明显作用,在驱风除湿、散寒、舒筋活络、抗炎等方面塞隆骨代替虎骨使用是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保健药酒;所述保健酒采用青稞酒为基酒,同时经过合理配伍药食两用中药枸杞、肉桂、乌梢蛇,充分发挥塞隆骨、青稞酒和中草药自身特有的性能和功效,药效彼此互补相辅相成,使其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保健治疗效果。所述塞隆骨青稞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塞隆骨5~15份、枸杞20-50份、乌梢蛇2~15份、肉桂2~10份及青稞原浆酒300~1000份。优选地,所述的塞隆骨青稞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塞隆骨5~12份、枸杞20~35份、乌梢蛇3~10份、肉桂2~8份及青稞原浆酒300~800份。其中,当所述青稞原浆酒的酒精度为50~60度,浸泡药效的效果显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塞隆骨青稞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塞隆骨8~12份、枸杞28~32份、乌梢蛇4~6份、肉桂4~6份及酒精度为50~60度的青稞原浆酒400~600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塞隆骨青稞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塞隆骨10份,枸杞30份,乌梢蛇5份,肉桂5份及酒精度为50~60度的青稞原浆酒500份。青稞: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将青稞制成青稞酒,具有舒筋、祛湿、除筋脉拘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枸杞子:性甘,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作用。其功能成分主要为枸杞多糖和枸杞色素等。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脾经、肾经、心经、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能。乌梢蛇:性平、味甘,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可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等病症。塞隆骨的做为虎骨的理想替代品性味、功能、归经、主治等与虎骨几乎完全一致。几味药材配伍,共同作用,增强抗风湿的效果。上述塞隆骨、枸杞、乌梢蛇、肉桂在青稞酒中浸泡之后,配伍作用,可大大增加其单一治疗的药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塞隆骨青稞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塞隆骨、肉桂、枸杞、乌梢蛇粉碎后加入青稞原浆酒内,浸泡20~40天;2)过滤步骤1)浸泡后的酒,获得粗滤液,二次过滤后,调整所述粗滤液的酒精度至25~35度,陈化20~40天;3)将陈化后的酒经过膜过滤,即得塞隆骨青稞酒。其中,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5~35天,每1~2天搅拌一次,每次搅拌20~40分钟。所述步骤2)具体为:采用钛棒过滤步骤1)浸泡后的酒,获得粗滤液,调整粗滤液的酒精度至28~32度,静置沉淀5~8天,采用钛棒二次过滤,再陈化20~40天;步骤3)中所述膜过滤截留大于分子量5000的物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塞隆骨、肉桂、枸杞、乌梢蛇粉碎后加入青稞原浆酒内,浸泡25~35天,每1~2天搅拌一次,每次搅拌20~40分钟;2)采用钛棒过滤步骤1)浸泡后的酒,获得粗滤液,调整粗滤液的酒精度至28~32度,静置沉淀5~8天,采用钛棒二次过滤,再陈化20~40天;3)将陈化后的酒经膜过滤,截留大于分子量5000的物质,即得塞隆骨青稞酒。优选地,所述步骤2)过滤后,还包括调节口感;其中包括糖度调节、风味调节;主要是掩盖塞隆骨的腥味。所述调节口感可为常规调整方式,根据饮用者的偏爱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任一所述的塞隆骨青稞酒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以塞隆骨、青稞酒、枸杞、乌梢蛇、肉桂为主要原料,合理配伍、共同使用,通过驱风除湿、散寒、止痛、调理气血、疏通经脉、恢复关节功能、补虚滋养、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来达到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酒口感温和不上头,并有塞隆骨、中草药特有的气味。3、经过实验,发现服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酒的志愿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塞隆骨青稞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塞隆骨10份、枸杞30份、乌梢蛇5份、肉桂5份及酒精度为50~60度的青稞原浆酒500份。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塞隆骨青稞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塞隆骨5份、枸杞20份、乌梢蛇5份、肉桂2份及酒精度为50~60度的青稞原浆酒500份。实施例3~4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1~2所述塞隆骨青稞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塞隆骨、肉桂、枸杞、乌梢蛇粉碎后加入青稞原浆酒内,浸泡一个月,每日搅拌一次,每次搅拌30分钟;2)采用钛棒提取步骤1)浸泡后的酒,获得粗滤,调整酒精度至30度,静置沉淀一周,采用钛棒过滤后,调整口感,再陈化一个月;3)将陈化后的酒经过膜过滤,截留大于分子量5000的物质,即得塞隆骨青稞酒。实验例1将实施例1所制得的塞隆骨青稞酒进行分析检验:一、塞隆骨检测1、取塞隆骨青稞酒20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过滤,滤液通过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柱(内径1cm,长10cm,交联度12%),用水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以5%浓氨试液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50%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2、另取塞隆骨对照药材1g,加水30ml,回流提取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通过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柱(内径1cm,长10cm,交联度12%),同法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塞隆骨青稞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塞隆骨5~15份、枸杞20‑50份、乌梢蛇2~15份、肉桂2~10份及青稞原浆酒300~1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塞隆骨青稞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塞隆骨5~15份、枸杞20-50份、乌梢蛇2~15份、肉桂2~10份及青稞原浆酒300~10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隆骨青稞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塞隆骨5~12份、枸杞20~35份、乌梢蛇3~10份、肉桂2~8份及青稞原浆酒300~8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塞隆骨青稞酒,其特征在于,所述青稞原浆酒的酒精度为50~6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隆骨青稞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塞隆骨8~12份、枸杞28~32份、乌梢蛇4~6份、肉桂4~6份及酒精度为50~60度的青稞原浆酒400~600份。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塞隆骨青稞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塞隆骨、肉桂、乌梢蛇、枸杞粉碎后加入青稞原浆酒内,浸泡20~40天;2)过滤步骤1)浸泡后的酒,获得粗滤液,调整所述粗滤液的酒精度至25~35度,二次过滤后,陈化20~40天;3)将陈化后的酒经过膜过滤,即得塞隆骨青稞酒。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仁义李赫宇范冬辉张东星王磊于滢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康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