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29550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共聚物中丙烯含量为20%~80%,1‑丁烯质量含量为20%~80%,聚丙烯均聚物质量含量为不大于10%,聚1‑丁烯均聚物质量含量不大于10%。该共聚物的结晶部分具有两个熔点:其中丙烯链段结晶区具有较高熔点,1‑丁烯链段结晶区具有较低熔点;高熔点区域作为永久交联点、低熔点区域作为可逆交联点,可以使该共聚物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共聚物中的非结晶部分不具有熔点,但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使该共聚物具有优良的韧性。这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与形状记忆相结合的功能性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聚烯烃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丙烯/1-丁烯共聚物材料和其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作为产量大、应用广的聚烯烃树脂材料,具有综合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然而其韧性差、延展性能不足、加工温度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将丙烯与乙烯、1-丁烯等烯烃单体进行共聚,是对聚丙烯进行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共聚合,不仅能够降低聚丙烯的熔点从而降低材料的热加工温度,还能够赋予材料更加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其中,丙烯与少量1-丁烯(通常要求丁烯质量含量低于10%)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已经作为热封起始温度低和挺度高的聚丙烯薄膜材料(特别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材料)获得广泛应用,这类共聚物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较低熔点,还具有令人满意的刚性、较高的流延性能、良好的双向拉伸性能、长期的光学透明性和稳定的雾度等优点。文献(Macromol.Chem.Phys.2005,206,2333-2341)报道了利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在气相聚合工艺下制备丙烯/1-丁烯共聚物,共聚物中的1-丁烯摩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1049218.html" title="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丙烯/1‑丁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其特征是:所述丙烯/1‑丁烯共聚物材料中丙烯质量含量为20%~80%,1‑丁烯质量含量为20%~80%,聚丙烯均聚物质量含量为0~10%,聚1‑丁烯均聚物质量含量为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物,其特征是:所述丙烯/1-丁烯共聚物材料中丙烯质量含量为20%~80%,1-丁烯质量含量为20%~80%,聚丙烯均聚物质量含量为0~10%,聚1-丁烯均聚物质量含量为0~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5~10个碳原子的烷烃和/或6~10个碳原子的芳香烃有机溶剂、助催化剂、丙烯、1-丁烯、主催化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上述聚合反应中,丙烯和1-丁烯的总质量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000:100;加入的丙烯与1-丁烯的质量比为0.1~5:1;聚合反应温度为0℃~100℃;聚合压力为0.01~6MPa;聚合时间为0.1~12小时;主催化剂选自Ziegler-Natta催化剂或茂金属催化剂,助催化剂选自烷基铝化合物或烷基铝氧烷化合物;当主催化剂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时,助催化剂选自烷基铝化合物;当主催化剂采用茂金属催化剂时,助催化剂选自烷基铝氧烷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iegler-Natta催化剂是以卤化镁为载体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所述过渡金属选自钛、钒;所述Ziegler-Natta催化剂中还含有内给电子体成分,内给电子体选自丁二酸二乙酯、己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或9,9-二(甲氧基甲基)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iegler-Natta催化剂中过渡金属质量含量为0.1-10%;内给电子质量含量为0.1-2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茂金属催化剂为具有双茂配体结构的茂金属催化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慧刘心志尹文静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