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东荣专利>正文

一种可收合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24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收合婴儿车,包括上车架、中车架、下车架,上车架的下端与下车架铰接,下车架的上端与中车架的一端铰接,中车架的另一端与上车架铰接,下车架上安装有车轮,还包括用于供婴儿乘坐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下车架铰接,支撑座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下车架铰接,支撑座设置于中车架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婴儿车进行收合操作时,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分别带动支撑座的两端枢转收折,使得婴儿车架的前脚、后脚、车手以及支撑座的连接结构改变,实现婴儿车的折叠,简化了操作步骤,且婴儿车的整体结构更简单、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合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收合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有婴儿的家庭中,目前,为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婴儿车的便携性的需求,婴儿车的车架大多被设计为可折叠结构,这样,婴儿车在使用时呈打开状态,不需使用时,可对婴儿车架进行折叠以使婴儿车收合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当然,婴儿车不仅仅要实现收合,人们对其收合操作的简便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希望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婴儿车架的结构,以减轻其重量,但是现有的一些婴儿车的结构相对复杂,致使婴儿车不够轻便,也造成收合操作不够简便。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收合婴儿车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结构改良的可收合婴儿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合婴儿车,包括上车架、中车架、下车架,所述上车架的下端与下车架铰接,所述下车架的上端与中车架的一端铰接,所述中车架的另一端与上车架铰接,所述下车架上安装有车轮,还包括用于供婴儿乘坐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下车架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收合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合婴儿车,包括上车架、中车架、下车架,所述上车架的下端与下车架铰接,所述下车架的上端与中车架的一端铰接,所述中车架的另一端与上车架铰接,所述下车架上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供婴儿乘坐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下车架铰接,所述支撑座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下车架铰接,所述支撑座设置于中车架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合婴儿车,包括上车架、中车架、下车架,所述上车架的下端与下车架铰接,所述下车架的上端与中车架的一端铰接,所述中车架的另一端与上车架铰接,所述下车架上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供婴儿乘坐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下车架铰接,所述支撑座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下车架铰接,所述支撑座设置于中车架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可收合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包括前脚、后脚,所述上车架的下端与所述后脚铰接,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前脚铰接,所述支撑座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后脚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可收合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脚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脚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荣
申请(专利权)人:蔡东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