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式车桥用准零刚度悬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适用于整体式车桥的可实现准零刚度的油气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发展,油气悬架系统由于其非线性特性得到广泛的应用。悬架的刚度越小其减振效果越明显,但悬架行程较大。但目前油气悬架在车辆平衡位置刚度较大,影响其减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行驶平顺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低廉、安装方便的新型油气悬架系统。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悬架使其在平衡位置的刚度近似为零,其它位置刚度与位移成非线性的油气悬架系统。本专利技术专利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整体式车桥的准零刚度非线性油气悬架系统,包括左侧垂直油缸、右侧垂直油缸、左侧水平油缸、右侧水平油缸、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第三蓄能器、第四蓄能器、安装支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第一阻尼孔、第二阻尼孔、第三阻尼孔、第四阻尼孔、滤清器、液压泵、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车桥用准零刚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垂直油缸(41)、右侧垂直油缸(4)、左侧水平油缸(51)、右侧水平油缸(5)、第一蓄能器(8)、第二蓄能器(81)、第三蓄能器(82)、第四蓄能器(83)、安装支架(3)、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71)、第三电磁阀(72)、第四电磁阀(73)、第五电磁阀(74)、第六电磁阀(75)、第七电磁阀(76)、第八电磁阀(77)、第九电磁阀(78)、第十电磁阀(79)、第十一电磁阀(710)、第十二电磁阀(711)、第一阻尼孔(6)、第二阻尼孔(61)、第三阻尼孔(62)、第四阻尼孔(63)、滤清器(12)、液压泵(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车桥用准零刚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垂直油缸(41)、右侧垂直油缸(4)、左侧水平油缸(51)、右侧水平油缸(5)、第一蓄能器(8)、第二蓄能器(81)、第三蓄能器(82)、第四蓄能器(83)、安装支架(3)、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71)、第三电磁阀(72)、第四电磁阀(73)、第五电磁阀(74)、第六电磁阀(75)、第七电磁阀(76)、第八电磁阀(77)、第九电磁阀(78)、第十电磁阀(79)、第十一电磁阀(710)、第十二电磁阀(711)、第一阻尼孔(6)、第二阻尼孔(61)、第三阻尼孔(62)、第四阻尼孔(63)、滤清器(12)、液压泵(10)、第一溢流阀(9)、第二溢流阀(91)、第三溢流阀(92)、第四溢流阀(93)、第五溢流阀(94)、截止阀(11)、油箱(13)和液压管路;右侧垂直油缸(4)和左侧垂直油缸(41)垂向放置,右侧垂直油缸(4)和左侧垂直油缸(41)一端通过支架(3)和车桥(1)铰接,另一端通过支架(3)和车架(2)铰接;右侧水平油缸(5)和左侧水平油缸(51)一端通过支架(3)和车桥(1)铰接,另一端通过支架(3)和车架(2)铰接;当车辆在平衡位置时,右侧水平油缸(5)和左侧水平油缸(51)近似水平放置,不承受垂向载荷;第一蓄能器(8)通过液压管路经过第二电磁阀(71)与左侧水平油缸(51)大腔相连;第二蓄能器(81)通过液压管路经过第三电磁阀(72)与左侧垂直油缸(41)大腔相连;第三蓄能器(82)通过液压管路经过第十电磁阀(79)与右侧垂直油缸(4)大腔相连;第四蓄能器(83)通过液压管路经过第十一电磁阀(710)与右侧水平油缸(5)大腔相连;第二电磁阀(71)、第三电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